[首頁]

本週課程內容           

本週廣論消文           

課程內容回顧

2023.04.06 課程預習:解脫正道(七)

師父手抄稿(聽帶)

http://p2.i234.me/20013d/20230406d1.php

http://p2.i234.me/20013d/20230406d2.php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http://p2.i234.me/20013/20230406/02.php

廣論科判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己一、正修意樂

    庚一、明求解脫之心

    庚二、發此之方便

      辛一、由於苦集門中思惟

      辛二、由於十二緣起思惟

  己二、彼生起之量

  己三、除遣於此邪執分別

  己四、抉擇能趣解脫道性

    庚一、以何等身滅除生死  

    庚二、修何等道而為滅除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又睡眠,昏沉,掉舉,懈怠,放逸,無慚,無愧,忘念,不正知等,諸隨煩惱最易生起,障修善品,當知過患修習對治,率爾率爾令漸微劣。其過患者,如《親友書》云,「掉悔瞋恚及昏沉,睡眠貪欲並疑惑,應知如是五種蓋,劫善法財諸盜賊。」

睡眠、昏沉、掉舉、懈怠、放逸、無慚、無愧、忘念、不正知等二十種隨煩惱,其特點是:最容易生起,又會障礙修習善法。因此,應當認識其各別的過患,勤修對治,念念皆不放鬆地使它的力量漸趨微弱。隨煩惱的過患,如《親友書》中說:「掉悔、瞋恚、昏沉及睡眠、貪欲、疑惑等五種煩惱,應知是劫奪善法財的盜賊。」

《勸發增上意樂經》云,「若樂睡眠與昏沉,痰癊風病及膽疾,其人身中多增長,令彼諸界極擾亂。若樂睡眠與昏沉,集飲食垢腹不清,身重容顏不和美,所發言語不清晰。」又云,「若樂睡眠與昏沉,其人愚癡失法欲,凡稚退失一切德,退失白法趣黑闇。」《念住經》云,「諸煩惱所依,獨一謂懈怠,誰有一懈怠,彼便無諸法。」

《勸發增上意樂經》中說:「喜歡睡眠、昏沉的人,體內多痰,容易引發風病和膽疾,導致四大不調;如果喜歡睡眠與昏沉,體內將多積食物垢穢,容易導致腸胃不清,使得身體沉重,面無光澤,說話時口齒也不清晰。」又說:「喜歡睡眠、昏沉的人,愚癡性重,容易退失修法欲樂,凡庸無知致使一切功德很難生起,加上遠離善法,只有日漸趨向無明黑暗。」

《念住經》中說:「一切煩惱的所依,無非是由懈怠而來;一有懈怠,正法便無法積累。」

P201L1〜P202L1《集法句》云〜共中士道次第。

《集法句》云,「若行於放逸,即壞凡夫心,如商護財貨,智當不放逸。」《本生論》云,「捨慚為天王,意違於正法,寧瓦缽蔽衣,觀敵家盛事。」《親友書》云,「大王應知念身住,善逝說為唯一過,故當勵力勤守念,失念則壞一切法。」《入行論》云,「雖諸具多聞,正信樂精進,由無正知過,而令有犯染。」不能如是斷諸煩惱及隨煩惱,然當不順煩惱,不執彼品,視如怨敵,是為現在必不容少,故應勵力攝對治品,破除煩惱,清淨自內所受尸羅。

《集法句經》中說:「行為放逸,會失壞自心。智者應當像商人善於護守財貨一般,謹慎而不放逸。」《本生論》中說:「要我捨棄慚愧心,違背正法,換得天王的享樂,那我寧願手持瓦缽、身著破衣,到怨家門前去乞討,看著怨敵享受富樂,也不願意造此等罪。」

《親友書》中說:「大王!我們應該時時將身心安住在正念之上,佛說我們唯一的過失就是忘失正念。因此應當勵力守護正念,若失正念,就會失壞一切善法。」

《入行論》中說:「雖然具足多聞、正信、及精進等功德,但若缺乏正知來防護正念,則仍將因失念而心生煩惱,而易染犯罪行。」

如果還不能依照這些方法斷除煩惱和隨煩惱,至少不要隨著煩惱起舞,任由它增長、串習。應該不執著於貪等煩惱,而將它視為怨敵,這是現階段必不可少的。因此一定要努力修習各種對治品,破除煩惱,以維持自心戒律的清淨。

大覺口窩 弟子吉祥阿蘭若師謂內鄔蘇巴云,「智然,後有人問,汝弟子眾以何而為教授中心,則定答為已發神通或見本尊。然實應說於業因果漸漸決定,於所受戒清淨護持。」故修之成就,當知亦是無明等惑,漸趣輕微。

阿底峽尊者的弟子阿蘭若師,對他的弟子內鄔蘇巴說:「智然!以後有人問起:『你們這群弟子,以何為教授中心?』他們肯定回答是引發神通或親見本尊。其實應當說:『最重要的教授是對業果道理漸具信解,對所受戒律也漸能清淨護持。』」所謂修行的成就,應知是無明等煩惱越來越輕才對。

能感現後二世純大罪苦,謂與他鬥爭。然於爾時一切眾苦,捨命強忍,其傷疤等返自顯示,謂此即彼時所傷。若斷煩惱發精進時,忍耐苦行,極為應理。

能夠招感今生和來世重大痛苦的業因,就是與人爭鬥。在戰場上爭鬥時,即使身體遭受莫大痛苦,也會拼命強忍;回來後,還會把身上傷疤拿出來炫耀:「這是在那次戰鬥時受傷的。」所以,如果在斷煩惱而須發起精進時,忍耐一時的小苦,應該是很合理的。

《入行論》云,「無義被敵所毀傷,若尚愛為身莊嚴,為大義故正精進,小苦於我豈為損。」若能如是戰勝煩惱,乃名勇士。戰餘怨敵如割死屍,雖不殺害自亦當死。《入行論》云,「輕蔑一切苦,摧伏瞋等敵,勝此名勇士,餘者如斬尸。」故又如論云,「住煩惱聚中,千般能安住,如野干圍獅,煩惱不能侵。」道所治品,莫令侵害而當勝彼。已說共中士道次第。

《入行論》說:「為了世間沒有意義的打鬥而為敵所傷,尚且自豪地把傷疤視為身體的榮耀;現在為了希求解脫和成佛的大義利而發起真實的精進,受點小苦,怎麼能算傷害?」若能這般刻苦而戰勝煩惱,才稱得上是勇士。戰勝世間其他怨敵,如同斬殺死屍一般,因為即使不加殺害,他也早晚會死,終究不過是一具屍體。《入行論》中說:「在鬥煩惱的過程中,若能輕忽任何痛苦,則必能摧伏瞋恚等敵人;能戰勝煩惱,才是真勇士。世間殺敵就如同斬屍一般,毫無意義。」又如《入行論》中所說:「即使身處煩惱群敵的環伺當中,仍能處之泰然;就像獅子被狐狸包圍,也毫無懼色一般。如此,煩惱又豈能侵害於我?」以上是說,要勇敢對治煩惱,不要怕受到它的侵害,而應當戰勝它。

以上共中士道修心次第,已全部宣說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