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8
課程預習:精進度(二)
師父手抄稿(聽帶) http://p2.i234.me/20013d/20231228d2.php http://p2.i234.me/20013d/20231228d3.php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廣論科判 寅四、精進度 卯一、精進自性 卯二、趣入修習精進方便 卯三、精進差別 辰一、正明差別 辰二、發生精進之方便 巳一、捨離障礙精進違緣 午一、明所治品 午二、修斷彼之方便 巳二、修積順緣護助資糧 午一、發勝解力 午二、發堅固力
午三、發歡喜力 午四、暫止息力 巳三、依止二緣發勤精進
巳四、由此身心堪能之理
卯四、正修行時應如何修 卯五、此等攝義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第二發生精進之方便者。如前所說,二種資糧一切白法,由依此故生住增長,故修精進極為重要。此亦唯見寂天菩薩論說,易解便修最圓滿故,當說此宗。 二、發起精進的方法 前面講過福德智慧資糧、一切善法,都要靠精進而產生、安住、增長、圓滿,所以修精進最為重要。發起精進的方法,只有在寂天菩薩《入行論精進品》中,說得最容易了解,最方便修持,解釋最為圓滿,所以下面就來說明自宗的這一個教規。 此中分四:一、捨離障礙精進違緣;二、修積順緣護助資糧;三、依上二緣發勤精進;四、由此身心堪能之理。 初中分二:一、明所治品;二、修斷彼方便。
今初 不入道者略有二類,一雖見能修而不趣入,二怯弱不入,謂我豈能如是修習。雖尚有餘能不能修未嘗思擇而不趣者,然此是說求解脫者,彼非此說。 正修精進之方法,可分四個步驟:(一)捨離障礙精進的違緣;(二)修積助長資糧的順緣;(三)依此二緣策發精進;(四)由此達到身心堪能之目的。以下分別說明: (一)
捨離障礙精進的違緣 1.
明所治品
( 須先了解精進的違緣,知曉所需對治者為何 ) 通常有二種人不能入道修行,第一種是明知道大乘之功德,自己也能修行,卻隨著懈怠而不去修;另一種是心性怯弱不敢去修,認為「我是沒辦法修的了。」除了這二種,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是對大乘之功德或對自己要不要修,從來就沒有想過而沒有趣入的人。由於此處是針對求解脫者而言,所以根本沒想到要修行的那些人,不在我們討論範圍內。 P308L1∼P308LL1初中有二∼破除怯弱。 初中有二,一推延懈怠,謂念後時有暇能修。二雖非如是,然於庸常諸下劣事,貪著覆蔽。如《入行論》云,「說其所治品,懈怠,耽惡事,自輕而退屈。」能生懈怠之因者,謂諸懶惰味著微樂,愛睡眠樂,不厭生死。如云,「懶惰受樂味,愛習近睡眠,不厭生死苦,當生諸懈怠。」有釋前二句文,謂明如何生起之相。 第一種人又有二種心態:一是推延懈怠,總是想著以後有空再修;次者雖非如此,然而因耽著享樂及無意義的下劣事,被貪心所障蔽而不修行。如《入行論》說:「精進所要對治的有:推延懈怠、耽著下劣惡事、以及自輕而退卻。這些都是不能上進之因。」產生懈怠的原因,就是懶惰、貪著眼前小樂、愛著睡眠之樂,以及對輪迴不感到厭離。如《入行論》所說:「懶惰、享受世間樂受、愛著貪睡之習;由於不厭患輪迴之苦,所以會產生種種懈怠。」前二句,是說明懈怠如何生起的行相。 修斷彼方便分三,初破除推延懈怠者,略有三種,謂已得之身速當壞滅,命終之後墮諸惡趣,如此人身極難再得。由修此三能除執為有暇懈怠,引發恆覺無暇之心。此三於前下士之時,已廣宣說。 2.
修習斷除精進違緣的方法 如何斷除精進的障礙?應從對治三種懈怠的過失做起。 (1)
破除推延懈怠 有三種方法:一、思惟死亡無常,生命速當壞滅;二、思惟死後墮諸惡趣;三、思惟暇滿人身極難再得。透過這三種方法的修習,去除妄執「以後還有時間」的懈怠心,引發「已經沒有時間」的警覺心,而一心一意趕快修行。這個道理在前面道前基礎、共下士道時已經講過。 二破除貪著惡劣事業者,應觀正法,是能出生現後無邊喜樂之因,無義狂談掉等散亂,是能失壞現前大利,引發當來無義眾苦無依之處,修習對治而正滅除。如云,「棄妙善正法,無邊歡喜因,汝何故反喜,苦因散掉等。」 (2)
破除貪著下劣惡事之懈怠 應當觀察只有正法才能出生今生及後世無量樂因,而無意義的閒談、掉舉等散亂,不僅失壞今生大利,還為來生引發毫無意義的無邊大苦。以此思惟、修習對治,徹底去除對下劣惡事的貪著。如《入行論》說:「為什麼把能引發無邊喜樂的善妙正法丟棄一旁,反而沉迷於能產生無邊痛苦的散亂、掉舉呢?」 三破除退屈或自輕者,如是破除推延耽惡事已,雖於正法能起勇悍,然非以此便為喜足,應於大乘精勤修學,故應除遣於彼怯弱,謂念如我何能修證。此中分三,於所應得破除退屈,於能得方便破除退屈,於所安住修道處所破除怯弱。 (3)
破除退屈或自輕之懈怠 破除推延和耽著惡事的懈怠後,雖然對修習正法能發起一點勇悍心,但不能就此而滿足,必須更精進地勤修大乘學處,去除怯弱心,遣除「我一定沒辦法修證大乘法」的自輕心理。破除退卻自輕,又可分三點來討論:即破除所應得佛果的怯弱心、破除能得各種修成佛果方便的怯弱心、破除應安住於修道處所而行種種難行苦行的怯弱心。 P309L1∼P310L1所得佛者∼而生怯弱。 所得佛者。謂是永盡一切過失,畢竟圓滿一切功德,我修一德斷一過失且極艱難,故我豈能獲如是果。若實發起如此退怯,已捨發心過患極重,設未實起,亦應從初滅不令起。 1破除所應得(佛果)的怯弱 我們往往會害怕佛果難得。因為要成就佛果,必須盡斷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而想到自己只修一分功德,斷一分過失都如此困難,將來怎麼可能有機會證得佛果呢?因此產生退怯。一旦生起「我無法成佛」的退怯心,就等於退失了原來的發心,這種過失就非常嚴重。因此,如果這種怯弱心還沒有生起,那麼一開始就要小心防護,別讓它生起。 破除道理者,應作是念策舉其心,佛薄伽梵定量士夫,是諦語者是實語者,不虛妄語不顛倒語,彼尚記說蚊虻等類能證菩提,何況我今生在人中身報賢善,有智慧力觀擇取捨。故我若能精進不廢,何故不能證得菩提。如云,「不應自退怯,謂不證菩提,如來諦語者,作此諦實說。所有蚊虻蜂,如是諸蟲蛆,彼發精進力,證無上菩提。況我生人中,能知利非利,不捨菩提行,何不證菩提。」 對所求佛果心生怯弱,應如何對治呢?應該依著以下的思惟,自我提策,破除怯弱心。第一個思惟:佛薄伽梵是定量士夫、諦語者、實語者,從來不說虛妄、顛倒的話,祂都曾授記蚊虻等類小蟲皆能得證菩提,何況我今世生在人道中,具有善根、智慧、觀擇取捨的能力。若我能發起精進、不懈怠,哪有不能證得菩提的?如《入行論》說,「不應自我退怯,擔心無法證得佛果。如來是諦語者,曾說過『不論蚊虻、蜜蜂、昆蟲、蛆類,若能發起精進,一樣能證得菩提。』更何況我生在人道,具有抉擇是非的智慧,只要不捨菩提道,精進修持善法,哪有不證得菩提的道理?」 又於往昔過去諸佛及現在佛並未來佛,此等亦非先已成佛次修諸道,初唯如我,由漸昇進而得成佛及當成佛,由如是思破除怯弱。《寶雲經》云,「菩薩應念所有如來應正等覺,謂諸已現等覺,今現等覺,當現等覺,此等皆以如是方便,如是修道,如是精進,已現等覺,今現等覺,當現等覺。」乃至說云,「此諸如來亦非皆是成如來已而現等覺,故我亦當於其無上正等菩提而現等覺,我亦應發共同一切有情精進,普緣一切有情精進,如是如是策勵尋求。」 第二個思惟: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也並非是先成佛再修諸道,他們一開始也跟我一樣平凡,是從依道修持,漸昇漸進,而慢慢成佛或即將成佛的。以這種思惟破除自心怯弱。《寶雲經》說:「菩薩應當思惟,不論已現等覺、今現等覺、當現等覺的如來們,都是依止同樣的方便、同樣的修道次第、同樣的精進,而於過去成佛、現在成佛,未來成佛。」乃至說:「諸佛並不是先成佛以後再去修的,他們也是從凡夫位慢慢進步,漸次增上,而於最後得到佛果位。所以,我也要以無上正等菩提為目標,發願與一切有情共同努力,普緣一切有情精進,如此來策勵自己精勤修學。」 《無邊功德讚》云,「雖諸已得善逝位,亦曾墮諸極下處,佛墮險時不自輕,不應自輕壯亦怯。」 第三個思惟:如《無邊功德讚》說,「這些已經獲得佛果位的諸佛們,也曾經投生到比我們還低劣的地方,例如三惡趣等;但他們在墮落的時候從不看輕自己。所以,我也不應該氣餒,否則就算很有力量的強者也會退失信心。」 生此怯弱是由善知諸佛功德無有邊際,果隨因行,故修道時,須無量門引發功德,及無量門滅除過失。次觀自身而生怯弱。 至於產生怯弱心的原因,是由於瞭解了諸佛功德沒有邊際,而依照果隨因行的法則,他們必定是修習無量方便,才能累積無量功德,並以無量方便來滅除一切過失。回過頭來看看自己,連斷一分過、集一分德都沒有,於是心生退怯。 P310L1∼P310LL1若謂諸佛∼全無難行。 若謂諸佛無量功德於修行時,僅由專懇修學一分微少功德即能成就,於道生此顛倒了解,則於現在全無所怯。然此非是賢善之相,是於修道之理未獲定解,或雖少有散渙了解,然皆未曾親切修持,總覺容易障覆所致。若至實行雖略顯示道之首尾粗概次第滿分之體,生恐懼云,若須如是誰復能修而捨棄故。 另外有些人一開始對諸佛無量的圓滿功德不了解,認為在修行時只要專心修學一種法門、修積微少功德就能成就,這是對於整個圓滿道體的內涵、次第沒有正確了解,以致反而信心滿滿、全不怯弱。然而,這種因顛倒見而毫無畏怯的現象,並不見得是好事,那說明了對於修道的內涵未獲定解,或雖有少許粗淺的認識,可是缺乏親身實修的經驗,以為修持很容易,由此而產生覆蔽的障礙。一旦這些人進入實際修行,乃至於粗略地認識到圓滿道體的內容、修道的先後次第,就會開始心生恐懼了,繼而想到:「若真要這樣修的話,誰能做得到呢?」那時候他們就會完全棄捨了。 霞惹瓦亦云,「未曾實行諸菩薩行,如看射箭總覺甚易全無怯弱,現在之法無完善者,故不致到怯弱自輕之地,若善圓滿恐必多起怯懼自輕。」此言極實。 祖師霞惹瓦也說:「沒有親修菩薩行的人,就像在一旁看人射箭,覺得好像很容易,沒有一點怯弱;現在對修行的體會也是如此,就是因為對修法沒有完整善巧的認識,所以不知道自輕害怕;一旦了解整個圓滿法要,恐怕都會感到畏怯自輕了。」這句話講得非常實在。 以上是針對所應得的佛果而說的,主要強調須如理、如量地精勤修學。 於能得方便破除怯退者。謂念成佛須捨手足等,我不能爾,如此之苦應須堪忍。即不修行自任運住,流轉生死,亦曾多受斫裂刺燒此等大苦,不可說數,然亦未能承辦自利。為求菩提難行之苦,較其前苦尚無一分,然能成辦自他大利。 2破除能得方便的怯弱 我們往往對成佛須修種種方便會感到害怕。因為一想到成佛必須要捨頭目手足等,這種難行苦行的事,自己肯定做不到,於是便退怯了;但即便如此,這種苦還是要忍耐,為什麼?首先應該思惟:如果不修,必然會隨著生死輪迴流轉,無始劫來我們已經數不清多少次在地獄裡反覆遭受斫、裂、刺、燒等大苦,而結果也未能利益到自己,可說是白白受苦。現在為了追求菩提而修難行苦行,這個痛苦的程度,相較於反覆生死輪迴的痛苦,連千萬分之一都不到,而且也不是永無止盡的痛苦,最後還能成辦自他大利,那為什麼不能忍受呢? 如云,「若謂捨手等,是我所怖畏,是未察輕重,愚故自恐怖。無量俱胝劫,曾多受割截,刺燒及解裂,然未證菩提。我今修菩提,此苦有分齊,為除腹內病,如受割身苦。諸醫以小苦,能治令病癒,故為除眾苦,小苦應堪忍」 如《入行論》說:「若說必須布施自己的手足頭目等,這是我做不到的,因而產生怖畏的話,那是因為不了解真實情況,自己嚇自己的愚痴行徑。從無量劫以來,我曾在地獄受過多少次的割截、刺燒和解裂等無盡痛苦,結果對求證菩提一點助益也沒有。於今我好好修習菩薩行,眼前這些修行之苦,和地獄苦比較起來,那是很有限的,就像罹患盲腸炎必須忍受開刀小苦。若受點小苦就能治癒病痛,那麼現在為了去除輪迴無邊眾苦,這個修行上的小苦應該要能堪忍。」 又捨身者,初怖畏時非可即捨,先於布施漸次學習,至於自身全無貪著,大悲心力開發之時,若有大利方可施捨,故正捨時全無難行。 第二應該思惟:要布施身命,並非在自己還沒有能力時就要割捨,而是從布施價值不高、身外物開始慢慢學習,一直到布施的心量愈來愈大,對自己身體已無絲毫的貪著,那時在大悲心的策發之下,才能為無比殊勝的大利益捨身;這時候捨身已經是很自然、不困難的事了。 P310LL1∼P312L1如云∼非難圓滿。 如云,「如此治療法,勝醫且不用,以柔和儀軌,治無量大病。導師先令行,惠施蔬菜等,習此故而後,自肉漸能施。若時於自身,覺如諸菜葉,爾時捨肉等,於此有何難。」 如說:「像割手、足、身體那種猛烈而沒有次第的治療方法,高明的醫師是不會用的;佛陀大醫王即是用柔和漸進的方法,治療眾生的無量頑疾。佛陀導師先是教導眾生布施蔬菜等微不足道的物品,養成布施習慣後,再慢慢漸進到布施身肉。當菩薩真正趣入空性,觀待自身如同菜葉,那時對菩薩來說捨身體就像捨菜葉一樣,沒有任何困難。」 是故有說波羅蜜乘,須捨身命故生逼惱是難作道。今此教典善為破除,謂於發生難行想時不須即捨,如與菜等極易捨時,方可捨故。 如果有人說,害怕修學大乘道必須捨棄身命,認為大乘道非常難行,那麼前面根據教典所說的道理,應該已善巧破除謬見了。至於何時才能布施自身?只要在內心對於布施身命仍舊會生起一絲「難行」之念頭時,就應該不捨,直到視自身如菜葉般棄之無妨時,才算時機成熟,才可以真正捨身。 於所安住修道處所破除怯弱者。謂念成佛須於生死受無量生,爾時生死眾苦逼惱,故我不能修如是行。 3破除安住修道處所的怯弱 我們往往對修道須長時處於輪迴中而感到害怕。一想到要成佛,須經無量劫生死,而生死中又反覆地承受無邊苦惱,因此自認無法修如是行,而生退怯。
應如是思,菩薩由其已斷諸惡以因遮故,必不能生苦受之果,堅固通達,生死如幻悉無自性,故心無苦,若其身心安樂增盛,雖處生死無厭患義。如云,「斷惡故無苦,善巧故無憂,謂由邪分別,罪惡害身心。福令身安樂,智故心亦安,利他處生死,悲者何所厭。」又云,「故遍除疲厭,騎菩提心馬,從樂而趣樂,有智誰退屈。」 此時應該思惟:菩薩已經遮止苦因,盡斷諸惡,即使長處輪迴也不會遭遇苦果;加上菩薩洞悉諸法無自性、生死如幻的道理,故於內心亦無痛苦。若其身心無苦無憂,安樂自在;那麼縱處生死輪迴當中,也不會恐懼厭患。如《入行論》說:「菩薩已經斷除一切惡業種子,不會再感苦果;菩薩已經善巧通達二諦,不會再有憂惱。反之,眾生是因無始無明、執苦為樂,由邪分別而造作種種惡業,逼惱身心,才會在輪迴中受盡痛苦。若能恆常修積福德資糧,可以令身安樂;具足智慧資糧,心意自然無憂。當知菩薩發心,為饒益一切有情,雖長劫處於生死當中,具大悲的菩薩又怎麼會厭患?」又說:「菩薩不辭勞苦往返生死救度眾生,騎著菩提心馬,從身心安樂的大乘道,奔向菩提之樂,智者又哪裡會退屈呢?」 如是雖延無量時劫不應怯弱,唯時長久非厭因故。謂苦極重,雖時短促亦生厭離,無苦安樂,時雖久遠無所厭故。《寶鬘論》云,「重苦雖時短,難忍況久遠,無苦而安樂,無邊時何害。此中身無苦,意苦從何有,唯悲世間苦,由此而久住。故謂佛久遠,智者無退屈,為盡過集德,恆勤修資糧。」 像這樣快樂增上的情況,生死雖長如無量劫,也不應怯弱;要知道,時間的長短並非厭患之主因,眾生真正害怕的是痛苦啊!如果痛苦極重,哪怕時間很短,也會想要快快出離。反之,若無痛苦,惟有安樂,那麼時間再長,也無所厭患。《寶鬘論》也說:「假如這個苦很重的話,哪怕很短的時間,也是難以忍受,何況久遠!反過來,如果是快樂之事,那麼時間長又有什麼關係?既然菩薩已遠離身苦,意苦從哪來的呢?菩薩是因為悲愍眾生,由悲心發願而久住輪迴。所以說證道時間雖然久遠,智者也不應退怯,而是必須恆常精進,以盡斷過失,積聚功德,勤修福智資糧。」 又念成佛必須圓滿無邊資糧,此極難作故我不能,亦莫怯退。若為利益無邊有情,求證諸佛無邊功德而為發起,住無量劫,欣樂修集無邊資糧而受律儀,則於一切,若睡未睡心散不散,乃至有此律儀之時,福恆增長量等虛空,故無邊資糧非難圓滿。 如果又想到,成佛必須圓滿無邊資糧,自己一定做不到;但即便如此,還是不能退怯。應該思惟:經論上都有說,若為利益無邊有情、求證無邊功德,須先發起菩提願心,願意住在世間無量劫,歡喜修集無邊資糧,再行受持菩薩律儀;若能發此大願,則於一切時處,不管行持也好、睡眠也好,專注也好、散亂也好,只要菩薩戒的戒體不失,功德資糧都在迅速增長、且量同虛空。在這種情況下,圓滿無邊資糧並不如想像中的困難。 P312L1∼P313L1即前論云∼不應喜足。」 即前論云,「如一切諸方,地水火風空,無邊如是說,有情亦無邊。菩薩普悲愍,此無邊有情,欲度諸苦厄,安立於佛位。如是堅住者,從正受戒已,隨其眠不眠,及放逸而住。如有情無邊,恆集無邊福,無邊福非難,證無邊德佛。若住無量時,為無量有情,求無量菩提,而修無量善。菩提雖無量,以此四無量,資糧非久遠,如何不得證。」 即如《寶鬘論》所說:「譬如盡法界、虛空界的任何一處,『地水火風空』無所不遍,有情的數量也一樣無量無邊;而菩薩的悲心是廣被一切眾生,想要濟度眾生超脫痛苦,引導眾生達到圓滿果位。凡是堅守願心、正受菩薩律儀的大乘修行者,之後無論是醒著或睡著、精進或放逸,福德資糧都一直在增長。這種情況之下,本來是要救度無邊有情,結果卻是無邊的有情幫助修行者積集無邊的福德資糧。由此可知無邊福德與無邊功德,並非難以圓滿、難以獲得。雖然菩提功德沒有邊際,但是如以無量時間,緣無量有情,求無量菩提,修無量善法,以此四無量相續作用,要圓滿資糧並非久遠的事,哪有不能證得菩提的道理?」 是故若由最極猛利大慈大悲,及菩提心衝動其意,為利有情,願於短時速成佛者,極為希有。然若未近此之方隅,僅由見於極長時劫,須正修學無邊諸行及多難行,便作是念誰能如是,故妄說云求速近道,此於願心間接損害,正損行心,令大乘種漸趣劣弱,故於成佛反極遙遠。以與龍猛無著決擇如來密意,最極增長菩提心力所有道理極相違故。 所以,如果能以最極猛利的大慈大悲、大菩提心來策發意樂,為了利益有情,希望短時間內迅速成佛,這樣的發心極為稀有難得。可惜許多人連大慈大悲、大菩提心的邊都還沾不上,只看到成佛需要長劫時間修證無邊學處、實踐難行苦行,便認為「誰能這樣做?」還妄稱一定有其他更快速、方便的修行捷徑。這種人不但間接損害願心、直接損害行心,更削弱自己的大乘種性,使成就佛果變得遙遙無期。這種追求速成方便道的言行,完全背離了以龍樹菩薩及無著菩薩所抉擇如來密意的根本,亦違背了所有增長菩提心力的教理。 如是若僅怯弱而住,全無所益,反漸怯劣,故應善知諸能修證菩提方便,策舉其心,則辦諸利如在掌內。如《本生論》云,「怯弱無益悅匱乏,是故不應徒憂惱,若依能辦利聰叡,雖極難事亦易脫。故莫恐怖莫憂惱,如其方便辦所作,智者威堅而策舉,辦一切利如在掌。」
總之,單單看見事情就害怕、退怯,不但無法幫助自己取得任何利益,反而養成愈來愈怯弱的心性。應該要善巧了解修證菩提的方便,自我提策,那麼所要成辦的各種利益自然垂手可得。如《本生論》說:「畏縮怯弱不但於事無益,反而離自己所要的安樂越來越遠、也越缺乏,所以不應徒具憂惱。只要依止正確的引導,為成辦自他利益之目標,再難的事也能夠做到,再大的困苦也能透脫出來。不用擔心害怕與憂惱,如果正確揀擇修習方便的教法,然後堅決努力去做,就能做到。真正的智者,一定先有正確的認識,然後策發自心堅固猛利,最後所要成辦的義利自能輕易掌握。」 聖者無著數數說為,「當具二事,一雖善了知於廣大法學習道理,應無怯弱,二於下劣功德不應喜足。」 聖無著菩薩常說:「修行必須具備二件事:一、雖然善巧了達廣大學處的修學道理,但心絕不怯弱。二、對自己有一點點下劣功德絕不沾沾自喜,以為滿足。」 P313L1∼P314L2然現在人∼棄實奇哉。」 然現在人,若生少分相似功德,或生少分真實功德,便覺已進極大道位,計唯修此便為滿足。若為智者知道扼要,依於教理善為開曉,謂此雖是一分功德,然唯以此全無所至。果能了解意必怯退,是故能於一分功德不執為足,要求上勝,及知須學無邊學處而無怯弱,極為稀少。 現在有些人,只要生起一點點相似功德,或者少分真實功德,就自認境界超凡、感覺能修成這樣已很滿足。通達教法扼要的智者看到這種情況,一定會依著教理,善巧的告訴這些修行人:「雖然這也是一分功德,然而光靠這一分功德,是無法得到什麼好結果的。」假如他們能接受智者教誨,真實了解原來這麼難行,勢必會心生退怯吧!所以說,能夠不以一分功德執為喜足,繼續追求無上佛道,並且了知須修學無邊學處而不退怯的人,真的很少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