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5 簡短課摘 by 美慧師姐 課程錄音: . .
http://p2.i234.me/1599/20190219/159903.php 課程聽帶範圍: 始 http://p2.i234.me/1599d/20190215d.php
止 http://p2.i234.me/1599d/20190218d.htm
簡短課摘:
讚頌
:『佛陀的眼睛』 立理副班長:眼睛是心靈之窗,眼神是沒辦法騙人的,師父的眼神炯炯有神又很慈悲,透過師父了解到佛法是這麼這麼的美。 我們現在的進度是『皈依』觀想佛時,會不會有人觀想不起來?可是我們透過師父的眼神,看到了佛,因為師父是佛的化身,看到他的眼神升起了信心,談到皈依:佛經記載不可思議的力量,是否相信?我們來看: 《與善知識心靈對話》 很多佛經公案都講神通 是否確有其事? 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世上有不可思議的事,佛經上有不可思議的事 看完如得法師開示,現量大家都理解,比量用推理的部分。 所謂比量,比如:過去宗仁所說的話,我都相信,所以他所說的話每一件事,我都相信;那佛不打狂語,佛菩薩有一件事情是真的,我們就推理祂講的每一件事都是真的。例如在十二緣起,識種子在結胎時,胎兒在母親裡的狀態,祖師大德在描述一個胎兒在母親肚子裡的過程,大家會不會很震憾?在那個時代沒有超音波沒有技術的時候,居然有神通看得出來胎兒在母親肚子裡的活動、怎樣受孕、長大及出生的過程,這個是古書記載的,在那個時代一定有神通能力是我們不能理解的,就像那個時代不能理解網路、email.,就像我們不能理解可能是我們看不到,希望這個段落能讓大家對佛菩薩升起信心、禮敬,有些事情可能有些侷限,這些侷限隨著我們學習讓我們越來越謙卑、越來越謙虛,自己的所知真的有限。 駱班長:剛剛從影片中看到如得法師、如俊法師年輕時,20初頭就跟著師父,在世間也是聰明的,可是跟著師父1、20年以後,我們看現在的如得法師、如俊法師有沒有覺得不可思議? 在這影片中如得法師談神變,這很困難喔,談到四個不可思議: 物力不可思議、業力不可思議、咒力不可思議、佛菩薩神變力不可思議 這四個不可思議是有層次的, 物力不可思議:通世間法 業力、咒力、佛菩薩神變力不可思議:通出世間法,因為我們看不到 我們比較能接受的是物力不可思議,所以如得法師選擇物力不可思議來講,佛法一離世間覺,因為物力跟我們世間比較接近,例如以前的人說講話千里以外可以聽的見,相信嗎?現在我們的手機、視訊就是這樣,不但聽得到還看得到,現在天涯若比鄰,就可以看得到聽得到,乃至於一部大藏經裝在USB
2G裡面…。 如得法師的智慧不可思議,能把世間法到出世間法貫穿起來,讓我們體會到物力不可思議你能接受的話,其實業力、咒力、佛菩薩神變力不可思議,你就可以慢慢按照比量推演而出,所以講了現量、比量、聖言量,所以佛陀的聖言量,我們沒辦法體會,眼睛看不到,推理也推理不到,推理也推理不到代表我們智力沒有到達那個層次,當我智力有到達那個層次時,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理解,叫做推理而證成,而以我們現在的智力、三度空間呢,物質界、時間、空間的障礙,所以我們沒有辦法接受四度、五度空間,這個時候我們智力無法到達,我們稱祂為聖言量,就是佛陀的話我信,我的智力不斷的推演,有朝一日我們逐步走向佛陀,我們就能聽到、看到、想到、就能推演到,如得法師說聖言量:『這個人前後不相違,前後不相違背,這個人就可以信』,拿到世間檢查這個人講話是對還是錯的?至少要『前後都不違背』;所以只要是迷信的,檢查一下就會知道前後矛盾的,那時候就要謹慎了! 佛陀是諦實語沒有妄語的,讓我想到『佛陀的眼睛』影片中的賴學長,當師父拿200萬給賴學長做有機,賴學長詢問後有人二年花了3000萬仍失敗,而勸退賴學長,可是師父開創事業用200萬,師父說『眾生有福德會成就』,現在我們福智有機商品驗證佔全台33%,有機商品台灣第一名,有機田或輔導的有機田也是台灣第一名,是我們當年無法想像的,可是師父為什麼敢做呢?不可思議! 我到底要跟大家說什麼呢?當年我進入團體很不相應,看了師父影片師父的身影,而不哭一場,就開始認真學廣論了,這個叫做『皈依』,我今天才慢慢體會到當心嚮往之,你看到一個人,當這個人點石成金,當時朴子那麼小的地,就這麼辛苦了,又跟台糖租了160甲地做有機田,有沒有不可思議?光撿石頭就撿很久,真的不可思議!從這件事情當我的師父說佛法僧三寶是可以皈依的地方,那你我就要應該要相信,祂在我面前顯現的不可思議,我要相信祂,祂所講的話,我就要相信。 當佛的語功德『以一言音答一切問』很不可思議,每一個人用不同的語言、不同的問題,所有的人用自己的語言聽到正確的答案。譬如說看完電影每個人心中有什麼問題就會看到答案,有人得到安慰、有的人得到鼓勵,所以世間的導演在拍片時就在做這個企圖『以一言音答一切問』。 目前進度的語功德、身功德,的確不可思議,眼前師父的功德乃至於祂培養的弟子有這麼高的聰明才智,我認為他們無論跟著世間任何一個人學習都不會達到這種地步的,可是師父能讓一般20歲的年輕人成就,這樣的業功德,我覺得不可思議!還有上師也不可思議,上師旁邊如法法師、如密法師都是11歲跟著上師學習的,到現在也不過31歲,現在這些法師滿腦子經論、還有辯證、譯經,有沒有不可思議!現在的小沙彌背書功力,不可思議!所以我們做不到,心要嚮往之,所有的成就來自於信,所以皈依,要有一個心嚮往之的企圖說:有人能達到,有一天我也會達到,我相信你,我跟隨你,我就能變成你!這才是真實的皈依,我相信你,我跟隨你,我最後就會變成你!乃至於超越你!信佛菩薩無上智慧,無上悲心。 廣論 P101LL5-P102L5 原文熟文 廣論原文:意功德分二…應隨意念。 意功德分二。智功德者,謂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一切所知,如觀掌中菴摩洛迦,智無礙轉,能仁智遍一切所知。除佛餘者,所知寬廣,智量狹小,悉不能遍。如《讚應讚》云,「唯尊智能遍,一切所知事,除尊餘一切,唯所知寬廣。」又云,「世尊墮時法,一切種生本,如掌中酸果,是尊意行境。諸法動非動,若一若種種,如風行於空,尊意無所礙。」應如是念。 佛的意功德,分為智功德和悲功德。智功德,是說佛的智慧是遍知一切的。不論是勝義諦的如所有性
(根本智;其特質即是空性)、或是世俗諦的盡所有性
(後得智;指一切緣起之相),佛都完全通達,就像看自己手掌中的菴摩洛果,一樣的內外透徹、清清楚楚,沒有任何障礙。所以佛的智慧是遍及一切,無所不知的。除了佛以外,其他聖者的智慧,有的寬廣,也有的智量狹小,惟都不能像佛一樣的周遍一切。 如《讚應讚》中所說:「只有世尊的智慧能遍知一切事物,其他的菩薩、緣覺、聲聞等等,其所知的雖然寬廣,但還不圓滿。」又說,「世尊對於一切世間之相,一切眾生的種性根本,就像看掌中的菴摩洛果般的清楚了然,這是世尊智慧才能到達的境界。不論是有情或無情,一法或多法,所有法類的共相或別相,世尊的智慧都能完全的徹知通達,如同風行於空中,來去無礙。」應當這樣來憶念佛的智功德。 悲功德者,如諸有情為煩惱縛,無所自在,能仁亦為大悲繫縛無所自在。是故若見諸苦眾生,常起大悲恆無間斷。 佛的悲功德。如同有情受煩惱繫縛不得自在,世尊則為大悲心所繫縛也不得自在。世尊看到眾生仍在苦海中流轉,總是生起大悲心,而且是恆常、沒有間斷過。 如《百五十頌》云,「此一切眾生,惑縛無差別,尊為解眾生,煩惱長悲縛。為應先禮尊,為先禮大悲,尊知生死過,令如此久住。」《諦者品》亦云,「若見癡黑暗,常覆眾生心,陷入生死獄,勝仙發悲心。」又云,「若見欲蔽意,大愛常耽境,墮愛貪大海,勝者發大悲。見煩惑眾生,多病憂逼惱,為除眾苦故,十力生大悲。能仁常起悲,終無不起時,住眾生意樂,故佛無過失。」應隨憶念。 如《一百五十頌》中說:「一切眾生都被煩惱繫縛不能自在,而世尊是為了解救眾生的煩惱,才恆常地被大悲心所繫縛而不能自在。所以在禮敬世尊之前,應該先禮敬世尊的大悲心才對。雖然世尊深知輪迴生死的過患,卻因為大悲心,而自願久住輪迴,濟度一切眾生。」 《諦者品》也說:「世尊看到眾生被愚癡黑暗所覆蓋,遮住了原本清淨的自性,以致於陷在生死三界的牢獄當中;為了讓眾生能解脫生死的牢獄,所以世尊發起了無盡的悲心。」又說:「看見眾生被欲望所蒙蔽,貪執外境而不斷的追求,沈溺在貪愛的大海當中,總是被煩惱所苦,於是世尊發起了強烈的悲心。又見到眾生被煩惱迷惑,被病苦逼惱,為了拔除眾生的痛苦,於是世尊生起了恆常、無間斷的十力大悲心。世尊因繫念眾生,所以隨時隨地的受悲心驅轉,只要眾生的煩惱無有窮盡,世尊的悲心會永遠住在這個世間救渡我們。所以世尊好像跟我們眾生一樣在世間當中,實際上世尊是以悲心完全觀照眾生,因為悲心而不住涅槃,佛沒有任何過失。」應當這樣來憶念佛的悲功德。 駱班長收攝:意功德分二:智功德、悲功德: 智功德: 如所有性(空性,了解一切種相),
盡所有性(緣起,一切事物因緣而起) 智遍一切所知(佛法的「所知」是專有名詞,所知是心所面對的境界;所以我心面對的一切境界都能了解即智遍一切所知) 悲功德: 為大悲繫缚無所自在(眾生被業跟煩惱所繫缚,六道皆苦因我根本不能自主,人是被動的,六道眾生皆由業跟煩惱所綁,有些是好的業,有的是壞的業;佛菩薩進入輪廻裡,是為大悲所綁,看到眾生苦,主動的想要幫大家) 影片 :
頭大佛 杜王副班長:頭大佛高13.5米,原先在墓園從來沒有人注意祂,安藤忠雄想吸引眾生來參拜供養,利用人性越看不到越想要看的心理,把佛祖的頭部以下,都用薰衣草植物覆蓋。種植了15萬株的薰衣草,從入口引道走向佛殿堂,接著看到長方形的水池,把心淨化沈澱,再來走入隧道道路的尾處,才能一睹佛像,佛垂眼視眾生,我們看到佛的慈悲,再向上仰望天空,像是凡夫坐井觀天,要如何看到一整片薰衣草及天空呢?我們必須效學佛,注意看佛的眼睛高度露出在沒有被覆蓋,所以我們要效學佛的視野,用佛的眼光去看整個世界,像我們學習佛法用佛的眼睛看事情的真相, 師父音檔:又云
若見欲蔽意..已經百分之一百二十錯了。 •廣論:
P102L3-L5 •手抄:
#6 P121LL4~P123L3 又云:「若見欲蔽意,大愛常躭境,墮愛貪大海,勝者發大悲。見煩惑眾生,多病憂逼惱,為除眾苦故,十力生大悲。能仁常起悲,終無不起時,住眾生意樂,故佛無過失。」應隨憶念。 這裡面最後這個一偈,我把它解釋一下。那最後一偈說「能仁常起悲」,「能仁」就是佛,他恆常,他那個悲心是永遠在轉,沒有一剎那停止的,所以「終無」,在任何情況之下,絕不可能沒有大悲;不但是我們世尊,十方一切諸佛都是。所以因為他大悲,所以他一直在救我們,大悲的行相就是緣苦惱的眾生,所以只要有苦惱的眾生在一天,佛永遠安住在這個世間救我們,所以叫「住眾生意樂」。所以他雖然跟我們眾生在這個世間當中,但是他沒有過失,他自己是徹底解決的,圓滿解決的,這是我們要了解。 你了解了這一點以後,前面已經說過了,我們自然會反省,說原來是內支不具足,這是第一點。第二點你更進一步說,你真正去求善知識的時候,你不會責備善知識的過;善知識之所以現種種過錯,是為了救我們。我們現在所以找不到善知識,為什麼?就自己的看錯、看不見,只看見別人的錯,這是真正的原因。所以現在有人說:「欸,那這些人難道是善知識嗎?」這些人
─是!容或是善知識,容或不是善知識,正因為現在有這個情況,讓你好好地從這個上面努力。然後呢,把看人家的過失,還過頭來看自己,你有了這個本事以後,然後佛在你眼前的話,你才有機會接近他。否則佛一來,你這個無始以來的習慣,專門看人家的過失,佛到了你面前,你一看他的過失,你造無邊的罪過,那個時候只有一條路好走
─墮落!你想到這裡的話,那個對方眾生的這種錯誤,你感激得不得了,你怎麼還會去責備人家去?所以懂得了這個道理,我們去責備人家絕對不可能,反過來說,你責備人家,咳!你就根本沒有懂道理。所以我們現在總是覺得自己好像很有道理,說的「你錯了!」到這個地方為止,了解得很清楚,當你說「你錯了!」以後,修學佛法的人,已經百分之一百二十地錯了! 杜王副班長: 師父這段說到我們的行相,我們常喜歡談別人過失,挑別人毛病是很容易的,認為把毛病挑出來才會進步,而事實的真相是這樣嗎?如果我不挑毛病的話,事情會改善嗎?所以師父在講這個觀點跟我們的認知是有出入的,這裡講「當你責備人家,你根本沒有懂道理」這是什麼道理?當你說「你錯了!」以後,修學佛法的人,已經百分之一百二十地錯了! 師父說修學佛法的人是指我們,如果我們跟一般人世間看法的話,那我修學佛法就沒什麼二樣了,這裡師父看到了心對境時,是自他心中的善惡行相。事情當然有對錯,師父說的道理我覺得是業的道理,一個人做事一定會經過幾個步驟,即是造業的過程:事、意樂、加行、究竟。如果這個事遵循的是對錯是世間的,而佛法注重的是意樂:善、惡,對事情是用善惡來觀察的話,那會接近是師父所說真正的道理也就是真相,也是我們抉擇的標準,學佛是幫助別人離苦得樂,與責備他人對錯的角度是不一樣的,提醒我們看事情不要看表面,要深入探討。 討論 : •
看到周邊的人做錯事, 責備他, 我有錯嗎?錯在那裡? •
修學佛法的人該如何做? 駱班長:這個題目很難,有的人說無論別人對或錯,我們要懷著慈悲,當我們懷著慈悲、寬容,基本上認為對方是錯的,就走入了師父說的:當你說「你錯了!」以後,修學佛法的人,已經百分之一百二十地錯了! 佛法談到的不是寬容,佛法不是說我要用比較慈悲的心看別人,佛法是對大是大非這件事情有一個決斷,例如:假如我覺得他是壞人,他兒子覺得他是好人,那他到底是壞人還是好人呢?佛法說他是個人,但沒辦法定義他是壞人還是好人;同學說有朋友坑殺我,為什麼專門坑殺你不坑殺別人?到底是我的因素多呢還是對方的因素多呢?你會發現他坑殺的人絶對是少數,不能坑殺的人是多數,因為一個人的能力有限,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他的惡的本質跟業緣本質,其實業緣的本質比較大,所以佛法要找到根本因找不到,當你找不到時,從對錯逃出時,開始走入解脫了,因為佛法說一切法無自性,所以佛法只能說他是人,但沒辦法貼標籤是壞人還是好人,那為什麼我的心看出去他是壞呢?跟我的心有關係,所以佛法說從我們的心上去調,當你回顧以往你就會發現今天的因緣是我過往造了很多貪嗔,從他的行為反觀自心,我才能體會到其實我本身雖然是受害者,可是過去我造成更多人傷害,理解了後,你就會想要幫他了,這叫慈悲!慈悲不可能在你確定他錯的時候產生的,這才是真實的問題,所以你要從錯走到不知道,然後走到懺悔,檢查自己身心上的錯誤,體會到這個境界是要教導我,是我讓他做了不該做的事情,所以我要幫他。
為什麼佛法說你確定他錯了,你就百分之一百二十地錯了!是因為你走對錯的眼光,走進去了之後,你違背了空性理論,你會越來越苦。 明杰師兄:例如有人闖紅燈,請問對還是錯?事項上是錯的,我們學習佛法如果掉入對方是錯的,那就枉費學習,有可能他有急事或家人在醫院,我們應該不是想對方是錯的而破口大駡,可能會想對方有什麼事必需闖紅燈,而祝福他小心,安全達到目的,因為我們不了解他,不知道因緣是什麼。 廣論 P102L6-P102LL1:業功德者…皆能現為教授。 •原文熟文 •白話消文 •義理收攝 業功德者。謂身語意業,由其任運無間二相,而正饒益一切有情。此復由於所化之別,堪引化者,能仁無不令其所化會遇圓滿,遠離衰損,定作一切所應作事。如《百五十頌》云,「尊說摧煩惱,顯示魔諂動,說生死苦性,亦示無畏所。思利大悲者,凡能利有情,此事尊未行,豈有此餘事。」《讚應讚》云,「尊未度眾生,何有是衰損,未令世間會,豈有此盛事。」應憶念之。 業功德
佛的業功德,即佛陀的身語意三業,是由自然任運和相續不斷二種行相,來行饒益一切眾生的事業。由於所要教化眾生的因緣不同,能夠化度者,佛陀都會毫無遺漏的一一化導,令他們圓滿一切功德成就,遠離一切惡作衰損,佛陀一定要成辦一切饒益眾生的事業。
如《一百五十頌》所說:「世尊宣說摧伏煩惱的法門,揭露心魔迷惑眾生的技倆,闡述生死輪迴的苦性本質,開示遠離怖畏的正道。世尊繫念眾生的悲心從未停止,任何能利益眾生的事,而世尊還沒有成辦,這是不可能的。」《讚應讚》中說:「若說世尊還有應度而未度的眾生,有什麼比這更衰損的事?如果世尊沒有安住世間,又豈會有這麼圓滿的事?因為佛所做的,除了利益一切眾生外,沒別的了。」我們應當這樣憶念佛的業功德。 此是略說念佛道理,若由種種門中憶念,亦由多門能發淨信。若能數數憶念思惟,則勢猛利常恆相續。餘二寶德,亦復如是。 以上是概略地說明思惟佛功德的內容。修習的時候,若是能透過不同的角度,由多方面來憶念佛陀身語意業的功德,那麼淨信心就會愈增長啟發。只要能數數憶念思惟佛陀功德,就一定能更猛利恆常於相續間生起淨信心。對於其餘法寶、僧寶的功德,也應該以同樣的方法來憶念、思惟,也一樣能由多方面發起清淨的信心。 由如是修,若善了解,則諸經論多是開示三皈功德,此等皆能現為教授。 唯有如此思惟修習,才能夠真正善巧了解「所有經論都是宣說皈依三寶功德,都是指導修行要訣」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