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9 簡短課摘 by 尚琦師姐
課程錄音
: . .
師父手抄稿(聽帶)
: 始 http://p2.i234.me/1599d/20190213d.php 止 http://p2.i234.me/1599d/20190214d.htm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
簡短課摘 : 【讚頌】旅程
駱班長: 師父覺得在世間能體會他法語的人很少,雖然有七大弟子在身邊,可是心靈很寂寞。師父示寂前急忙趕去大陸,把衣缽、唸珠、法傳給上師,在那裡圓寂了。真正的覺者只要有一天師長不在身邊,是很寂寞的,就像回家沒有光。皈依是皈依佛陀,佛陀不在身邊時,皈依自己上師。無限生命裡,你我孤獨地來,孤獨地走,真的去覺察就能體會到生命的本質是孤獨的。在孤獨的生涯中,誰能伴著我,給我光明、溫暖、一路陪著我在旅程中增長?就是我們師長!佛陀化現成我們的師長,給我們溫暖,一路陪伴著我們,所以這首讚頌叫旅程。無限生命的旅逞裡不能沒有師長、沒有佛菩薩的陪伴,生命中生老病死是必然,覺察生命本質是孤獨但卻對週遭無常要能放得下。宇宙的真正單位是10的23次方,跟我們所想的十、百、千、萬不一樣,其實我們對於生命中的了解是很淺的! 【進度】廣論P100LL1 語功德~P101L8應如是唸 皈依佛,佛最大的恩德在於法功德,為我們說法的功德。正皈依是法。(念誦一遍語功德這一段原文,帶一遍消文,大家請讀原文與消文) 【誦般若經】第438卷 (日常老和尚聖誕 全球僧俗齊誦) 淨遠法師前行: 我引老師全廣提到般若經殊勝的內容做前行,老師說師父非常重視誦般若經,每天必誦般若,不論飛到哪裡也都帶著般若經,師父在很累,甚至生病的時候,都是堅持頌般若經從來不間斷,據說老師也是這樣子。現在我們團體裡也有很多堅持誦般若經,這非常值得隨喜,再全球共修般若經重要的法會,依循師父老師的引導,成千上萬的居士,跟隨著僧團一起來共修般若經因緣非常殊勝! 【土豆精進禪三】如得法師主法 日期: 4/29~5/1 地點: 麻布山林 費用: 會員à 雙人房10000元/ 單人房15000元 非會員à
雙人房13000元/ 單人房18000元 請踴躍報名,盡量於2月底報名完! 【休息時間】
30分鐘
新四組組聚 分享善行 【善園善緣】 3/10到竹北善園種棵屬於你的樹,明鳳師姐安排,
邀請大家參加!竹北市嘉興路394巷186即到達 【師父手抄】#6 P114LL1 且初聞尊語~P117L9這樣學的 117頁L3師父為何要舉小孩的例子? 是讓我們自己體會!佛法是要我們去體會的。要我們體會甚麼?小孩為甚麼甚麼都不要,眼睛只盯著巧克力?為什麼我們學廣論有一搭沒一搭?沒有好樂心?上週已有很多人念廣論(原文紅字體3次/白話黑字體6次),真實有唸的對於原文就會知道了。這週降低,改念各2次即可,為何班長對經論標準不斷降低,我們才願意勉強配合?修學的第一大道次第是「聞法勝利」,法有如何地殊勝,就好像說善園去栽菜有多好一樣,善園的次第是找專業人來專門種菜,
眾生看一大片田心中只想到太陽,望而生畏,怎麼開始?
由專業師兄種一些菜出來,收成滿車分享給其他班長吃,傳出了菜的美味,大家問「還有嗎?」於是第二次就有人來摘菜,後續就越來越多人聞風而至了,據說這次義工有20位,顯然都有「吃」到好處,這叫「聞法勝利」!一塊田是這樣,我們心的耕耘也是這樣,我們一定要去體會法的好處。為何要這樣安排? 先要種,專業的農夫種出來,然後一些人去收割,收割後送給別人吃,於是就有人想種、有人想收! 我們雖持續種,但這樣不夠,接下來要美化,就是我們這次的工作,要把樹種滿,當樹都長起來後就風情萬種了!
一塊田有了圍籬、又有各式各樣的作物後,就有很多的點子出現活化這片田了。這裡面都有佛法的道次第,怎麼一步一步吸引眾生?
這裡面有爸、媽、哥哥、弟弟都啓動了,安養天年不能不做事,有了這塊田所有人都來,大部分來的是門外漢,需要兩老指點,廣論的師兄姐都會說好話、長輩開心全家動起來,看到這塊田越來越豐富。 要去體會法的勝利,我們才能真正體會! 佛陀講話可瞬間奪我意,為什麼我們講話沒人聽?按照四攝法,講的話有人聽、會有愛語,就是佈施夠!
佛陀生生世世用法語佈施一切眾生,慈悲跟智慧讓一切眾生受益。佛無所不在,你我憑甚麼不可得佛陀加持?
只要信與皈依我們就可得!
信、皈依之後要照著做,認真把六度想清楚,認真佈施,各位去種樹就是佈施。一般的田不會用樹圍起來,我們做有機想要跟別人隔絕,而且要讓田豐富,讓大家對這塊田,不只希望得到農作物,而且產生更多創造力,讓眾生的生活與生命可共同結合的一個地方,於是有種樹的邏輯乃至於搭帳篷等種種想法形成。說不定以後固定有一塊田,專門做廣供!我們去種樹佈施讓這塊田不一樣,佈施種種美麗風景給周遭親友鄰居們! 今後對田不再只是產農作物或把田賣掉的選項了。寶藏是田不是錢! 佛陀說話眾人心悅臣服,我們希求生生世世智慧慈悲越累越大,跟著佛走、照著做,這就是皈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