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6 簡短課摘 by 杜王 課程錄音
: . .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 師父手抄稿(聽帶)
簡短課摘 :
讚頌:思念的河
皈依福有色,三界器猶狹。 贊鴻副班長:
生命的長河,如何確定是圓滿的? 我皈依的心如長河,思念三寶的功德有多廣,所獲得的福報就有多大。 因為三寶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就質來說非常深微,不是我們現在的心識所能夠思議的。就量來說,那是大到我們無法想像。要怎麼跟它相應呢?就是「信」!如同數學,任何一個數跟無窮大相乘,結果還是無窮大,所以信心越純,所得的也越純,越不可思議。 「為什麼我們都皈依了,怎麼好像沒有這麼大的福報?」問題在於我們真實皈依了沒有?皈依要得到皈依體,假使真正皈依做到了,要生天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如果是皈依阿彌陀佛,一心皈投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超脫三界輪迴。能夠超脫三界輪迴是不得了的事,這麼大的福,三千大千世界怎能容納得了呢?
摘錄自《福智之聲》第151期 複習:攝分中出分二 攝分中出
第一 四聚 1.
親近善士 2.
聽聞正法 3.
如理思惟 4.
法隨法行 攝分中出
第二 四聚 1.
諸根不掉 2.
受學學處 3. 悲愍有情 4.
勤修供養 師父音檔: 悲愍有情者,謂聖教,由悲差別…人家就容易接受了。
廣論: P106 LL2
手抄: #6 P189 L7- P191
LL6 有人偷了人家的羊,然後做兒子的人跑得去證,說我父親偷了羊了。這個世間的人來看,「哎喲,這個對。」聖人看起來,不對。聖人怎麼說?孔老夫子怎麼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真正的直道是這樣的,真正的直道是這樣的。 世間的聖人尚且如此,何況是佛!所以佛引導我們,也是用種種的委曲婉轉的方便法門,這個我們應該了解。不過對這一點,「損害」兩個字,我們不必講很深的道理,我們回過頭來,人家拿這個道理來指責你的時候,你是不是覺得心服情願地接受?對不起,我想我們很少人做得到。既然我們做不到的話,我們也不要拿這個大道理去卡人家。 影片:父為子隱,子為父隱 心靈對話:如何理解佛所說,不能證人入罪這句話 討論: 什麼叫做佛法不離開人情? 如何做到人情與法理兼顧? 瑞南師兄:我們都是凡夫,常以世間的法律為標準,仍然很難接受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的判決標準。 德麟師兄:自己也有類似的經驗,初到美國求學,因為不熟路況,違反交通規則,體驗當時法官在法庭上,有充分的權力,如同影片中法官的判決,可以在人情與法律上做權宜取捨,達到最適當的裁決,。 林松師姐:憶及早期在台東鄕下教書時,幫助貧困孩子唸書,當孩子成績不好時,不從事相表面去責備孩子,而是真實地去了解其苦處,解決最迫切的苦因,成績就有改善了。 杜王副班長:師父的手抄稿開示父親偷羊公案中,孔子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隱,是掩藏,真正要隱藏的是惡心,而不是所謂世間的對錯標準,唯有隱惡而揚善,才是真正的直道。影片中法官,了解其動機是因為孝心,不忍母親辛苦工作,不直接責備孩子為母親隱瞞事實,而是鼓勵孩子要孝順,長大有能力要幫助他人。 駱班長:佛陀證得,是從人開始,從世間法,透過佛法理路的驗證,而達到出世間法,所以,基本的原則是,人與人不互相傷害,進而轉成悲愍他人,以善為出發點。 佛法是幫助別人覺醒,非賺大錢,佛法不離世間覺。了解苦、集、滅、道四諦,認識六道皆苦,而走入慈悲憐愍,想要幫助別人,卻發現智慧不足,所以要精進學習而得到智慧。 教授中出
一、別學
(一) 遮止應學 1. 不歸餘天 2. 於諸有情
捨離損害 3. 與諸外道不應共住
(二) 修行應學 1. 於佛像 2. 於正法 3. 於僧伽 於諸有情捨離損害:不但身體不傷害他人,心靈亦不傷害別人,認真觀察,要特別小心包容,勿傷害他人。 例如真如老師能察覺腳下的生物,而停下腳步,沒有傷害一切有情。不傷害別人的自尊心,要含笑先言,如布旋他人,要歡顏施,不待他人求才施。 與諸外道不應共住:其中的"住",不是有形的共同居住在一起,而是心中的"住",要住於"佛陀"的正法中。 Q:
為什麼不與外道共住很重要? 因為戒律與知見不一樣,造彼此互相干擾的共業。所以只要不互相干擾即可,要有獨立的空間。 心靈對話:鐵口直斷 籤筒裡放的是法語的籤,自己有任何的問題,都可以從每一個法語中,在內心中找到指示下一步的方向。因為正向的思惟和虔誠的祈求,就可以得到佛菩薩師長的加持,大凶亦能化成大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