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課程內容                                                
本週廣論消文                                               
廣論消文平台
 
 

2021.01.19 課程預習

 

全廣 II  24

https://www.blisswisdom.org/teachings/dailylamrim2/2455-130024

 

師父手抄稿(聽帶)

http://p2.i234.me/1599d/20210119d1.php

http://p2.i234.me/1599d/20210119d2.php

http://p2.i234.me/1599d/20210119d3.php

 

廣論科判

戊二. 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己一. 正修意樂

庚一. 明求解脫之心

庚二. 發此之方便

辛一. 由於苦集門中思惟

辛二. 由於十二緣起思惟

己二. 彼生起之量

己三. 除遣於此邪執分別

己四. 抉擇能趣解脫道性

庚一. 以何等身滅除生死

庚二. 修何等道而為滅除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庚二、修何等道而為滅除

假設已染,莫不思慮而便棄捨,當如佛說還出罪犯,勵力悔除。《梵問經》云,「於彼學尋求,及勤修彼行,終不應棄捨,命難亦無虧,常住正行中,隨毘奈耶轉。」《成就真實尸羅經》云,「諸比丘寧可離命而死,非可毀壞尸羅。何以故,離命而死,唯令此生壽量窮盡。毀壞尸羅,乃至百俱胝生,常離種姓,永失安樂,當受墮落。」此具因說,故當捨命而善守護。

若已染犯罪業,切莫什麼也不想,或者覺得莫可奈何就置之不理,應當按佛所說的懺淨法,努力懺悔還淨。《梵問經》中說:「應該依循佛所制定的學處,精勤地照著修行;始終不應棄捨戒律,縱使遇到性命危險時,也不虧損戒體。應當依照律典恆常安住在戒行中。」《成就真實尸羅經》中說:「諸位比丘!寧願為了守戒而捨命,也不可為了保命而壞戒。為什麼呢?因為捨命而死,不過此生的壽命結束;然而毀壞戒律,將會在數不盡的受生中都無法獲得學佛種性,甚至墮入惡趣,永遠不得安樂。」這不是方便說法,而是依照確定的根據而說的,所以理應捨命而護淨戒。

若不能爾,則應審思,我剃鬚髮披壞色衣,空無所義。如《三摩地王經》云,「於佛聖教出家已,仍極現行諸惡業,於財穀起堅實想,貪諸乘具及象車。諸不殷重持學處,此等何故而薙頭。」

如果還做不到捨命謢戒,就應當仔細思量:我剃除了鬚髮,換上袈裟,如果連戒都不好好守護,那出家又有什麼意義?就如《三摩地王經》所說:「已經在佛的聖教中出家,卻仍肆意造作惡業,心中緣的還是穀物、錢財這些毫無意義的東西,貪著那些表面光彩的象、車等乘具。如果不能殷重地持守學處,當初又何必出家?」

若欲逃出有為生死,趣解脫城,壞戒足者,非僅不能實行,反當流轉生死,眾苦逼惱。及譬喻如《三摩地王經》云,「若人為諸盜賊逼,欲活命故而逃避,如其人足不能行,仍為賊執而摧壞。如是愚人毀淨戒,而欲脫離諸有為,由戒壞故不能逃,為老病死所摧壞。」

想要逃出輪迴牢獄,往趣解脫之城,卻因失去戒律雙腳,不但無法達成目的,反而造下繼續流轉生死的惡業,受眾苦逼惱,永不得解脫。上述道理併同比喻,如《三摩地王經》中所說:「就像被盜賊追殺,唯有逃跑才能活命,可是這個人雙腳殘廢不能行走,最後一定仍被盜賊抓住而逃不了。同理,愚人毀壞淨戒,還妄想脫離三有,然而毀壞淨戒猶如斷壞雙足,因而無法逃脫,只好等著被老病死無情地折磨。」

故此經又云,「為著居家服,我所說學處,爾時諸比丘,亦無此學處。」為近事說五種學處圓滿守護,比丘亦無。若於此時精修學處,其果猶大故應勵策。即此經云,「若經俱胝恆沙劫,淨心以諸妙飲食,傘蓋幢幡及燈鬘,承事百億俱胝佛。若於正法極失壞,善逝聖教將滅時,晝夜能行一學處,其福勝前俱胝倍。」

因此《三摩地王經》又說:「我()為在家眾講居士五戒,那是最根本的律儀,然而到末法時候,連比丘們也都不具足了。」這是說,時至末法,對居士要求的五戒學處,比丘們也不能圓滿守護。如今正是佛所授記的末法時代,如果能於此時精勤修持戒學,果報尤其巨大,所以我們應當好好地努力啊!即如《三摩地王經》所說:「如果有人經歷俱胝恆河沙劫的時間,以清淨心與種種上妙的飲食、傘蓋、幢幡、燈燭、花蔓等恭敬承事無量諸佛,這麼大的供養功德,但比起在正法極衰、聖教將滅之際,還能於晝夜中執持一戒,後者的福德遠遠勝過前者千百億倍。」

P197L3∼P198L1又若念云∼諸咒豈能成。

又若念云,毀犯可悔,無後不犯防護之心,放逸轉者,說可還出,如食毒藥。如《彌勒獅子吼經》云,「慈氏,末世末劫後五百歲,有諸在家出家菩薩,出現於世。彼作是云,悔除惡業能無餘盡,造作眾罪造已當悔,增上毀犯而不防護,我說彼等是作死業。云何為死,謂如人食毒,此亦同彼,命終之後,顛倒墮落。」又云,「慈氏,於此聖法毘奈耶說為毒者,謂諸違越所制學處,故說汝等莫自食毒。」

有人會想:「犯戒不要緊,反正能懺悔。」像這樣沒有今後不再犯的防護心,放逸而轉,還說反正可以靠懺悔還出,這種人無異是自食毒藥。如《彌勒獅子吼經》中所說:「彌勒菩薩!末法時期後五百年,會有很多在家、出家的修行人出現在世間,他們竟然說:『只要懺悔就能將惡業完全淨除,那麼不管造多少罪,事後馬上懺悔就行了。』像這樣繼續犯戒而不防護,我說他們是在造死業。為什麼說是死業呢?就像吃毒必死無疑,毀戒造罪也是一樣,死後必定墮入惡趣。」又說:「彌勒菩薩!在律典裡所說的『毒』,就是指那些違犯佛制學處,還自認為無所謂的人。所以才說你們切莫自食毒藥。」

若具別解脫律儀,應以如是道理守護,密咒亦然。如《妙臂請問經》云,「佛我所說別解脫,淨戒調伏盡無餘,在家咒師除形相,軌則諸餘盡當學。」此說雖諸在家咒師,除出家相,羯摩軌則少分遮罪,尚如調伏所出而行,況出家咒師,又能成就密咒根本亦是尸羅。《妙臂請問經》云,「初為精進忍辱信佛菩提心,密咒無懈怠。如王具七寶,無厭調眾生,如是咒成就,七支能調罪。」

凡是具有別解脫戒的行者,理應依照上述道理守護戒律,而對修學密乘的行者來說,更不例外。如《妙臂請問經》中所說:「佛陀制定的別解脫戒是為調伏所有佛子的一切惡業,修持密法的在家人,除了出家形相、少數專為出家眾設的儀軌之外,其餘的學處也都要修學。」此說明修學密乘的在家人,除了少數出家衣相、羯摩做的儀軌,以及少許遮罪之軌則外,其餘都須依戒經來行持,何況是出家的密咒師,更應該嚴謹地持守學處。因為成就密乘的根本亦來自於戒。《妙臂請問經》中說:「修密的第一根本是戒律,其次是精進、忍辱、信心、菩提心、密咒、無懈怠。這七種聖財就好比轉輪王的七寶,能無厭足地調伏眾生,統領天下。同樣的,密咒師具足了七聖財,才能調伏一切罪障而有所成就。」(輪王七寶: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

《曼殊室利根本續》云,「念誦若毀戒,此無勝成就,中悉地亦無,又無下成就。能仁未曾說,毀戒咒能成,非趣涅槃城,境域及方所。於此愚惡人,何有咒能成,此毀戒有情,何能生善趣。且不得天趣,又無勝安樂,何況佛所說,諸咒豈能成。」

《曼殊室利根本續》中說:「雖然精勤持咒修行,卻毀壞淨戒,如此不可能得到殊勝成就(成佛),也得不到中等成就(證空性),甚至連下等成就也無法達到。佛從來沒有說過,毀戒的人還能成就密咒,更不要說進入涅槃、獲得解脫這等境界了。對這些毀戒造惡的愚人來說,怎麼可能有密法的成就?毀戒的有情,又如何能轉生善趣?人天善趣尚不可得,又沒有殊勝安樂,更何況是佛所說的密法,豈能成就?」

P198L1∼P199L1康壟巴亦云∼不應屈敬。」

康壟巴亦云,「若年饑荒,一切事情皆至糧麥,如是一切皆繞於戒,當勤學此。又戒清淨,不思業果必不得成,故思業果是真教授。」

祖師康壟巴也說:「碰到饑荒之年,沒有比糧食更重要的事了。同樣的,如果想成就一切佛法,沒有比戒學更重要的了,所以應當精勤地學戒。此外,想要持戒清淨,不思惟、了解業果道理,必無所成。因此,思惟業果才是最真實的教授。」

霞惹瓦亦云,「總有禍褔皆依於法,其中若依《毘奈耶》說,無須改易內心清淨,堪忍觀察,心意安泰,邊際善妙。」

祖師霞惹瓦也說:「總之,一切禍福都是依法而生。其中若以戒法來說,不必在外境或事項上去改變,只要安忍於心,審慎觀察自己持戒清淨與否,依法行持。能夠這樣,不但眼前身心安樂;來生也因清淨持戒而生於善趣;最後達到妙善的究竟佛果位。」

善知識敦巴云,「有一類人依律毀咒,依咒輕律,除我尊長教授,無餘能使調伏為咒助伴,及令密咒為調伏伴。」

善知識種敦巴說:「有一種人學戒,就依律毀謗密法;另一種人學密,就依咒輕視戒律,總是讚自毀他。 唯有我老師阿底峽尊者的圓滿教授,能毫無遺漏地使戒律成為學密的助伴,也同時讓密咒成為學戒的助伴。律咒互為助伴,相輔相成。」

窩亦云,「我印度中,凡有大事或忽然事,集諸受持三藏法師,三藏中不曾遮耶。既決擇已,於此安住。我毘迦瑪拉希拉諸師,則於其上,更須問云,菩薩行中不曾遮耶,不違彼耶。安欲根本隨持律轉。」

阿底峽尊者也說:「我在印度時,每遇到重大或突發事件,都會召集受持三藏的法師商議,問:『此事在三藏中是否遮止?有沒有和三藏相違?』抉擇之後,就照著去作(即未遮止者可行,遮止者不行)。我在毘迦瑪拉希拉寺的上師們,更於三藏衡量的基礎上加問:『於菩薩戒中有遮否?有沒有違背菩薩行?』這樣做無非是從根本上,乃至任何一個地方,一定照著戒律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