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期        2016/12/25~2016/12/26

廣論頁/行  P18-LL5~ P18-LL2

廣論段落    如大德月大阿闍黎...病終無脫。

手抄頁/行  2 P97-LL1 ~ P101-L7

手抄段落    所以古來人哪...沒多大用處!

音檔起訖    11B_1151~11B_1821

 2016  12月
 
 
 
 
6
13
20
27
 
 
 

 

所以古來人哪,古德們總是告訴我們:銷歸自性、銷歸自性。什麼叫銷歸自性啊? (p98) 哪,就是回過頭來,你在你自己的心性上面找這個問題去,這個才真的法相,這個才真的法相。而我們心性的所以起心動念,哪來的啊?有幾個原因,簡單地說,第一個,就是心裡的種子,無始的識種,外面是外境的引誘,帶上根,「三事和合觸」。因為世間講心理的,好像是心理跟物理,內、外是兩樣事情,佛法不是,這個我們要了解的。也不是心物一元論,它是個緣起論,當我們談到一個心理行相的話,一定有外面的東西在裡邊。你看見這個人,這個人對你笑一笑,欸,你覺得很歡喜。你看見這個好吃的,你就貪;這個人對你瞪大了眼睛罵你幾句,你就瞋,所以這個瞋貪的是你內心的,可是跟外面的外境卻有這樣的關係。這個我們以後再談,我這裡順便一提。

那麼所以在這個時候都要靠什麼?觀察,觀察去思惟,這個叫作正思惟,叫做如理作意,我們修行的第一步是這個。因為我們經過觀察,經過思惟,才曉得我們現在這個心裡面哪,一天到晚無始以來的妄念如瀑流水啊!那麼現在唯一的辦法,說要阻止它,有種種: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等等。而這個裡邊一個殊勝的法門,那時候你念阿彌陀佛,那個時候你心裡面了解了,一心一意地去念。正在念的時候,當然!然後呢,你也不斷地去觀察,那個正知,觀察這個叫正知,曉得它對了,就讓它念下去,不對了,把它拉回來。然後在這地方開出來說,你要對 (p99) 治這個,產生這樣的功效是念佛;為對治這個,產生這樣的功效是拜佛;然後要叫你去經行、要叫你去打坐,它那個中心,都在從這上面開始的。所以八正道當中啊,正見下面第二個是正思惟呀!這個次第有它的必然如此的,修行的最佳指導在此。

【如大德月大阿闍黎讚悔中云:「此中心亦恆愚昧,長時習近重病疴,如具癩者斷手足,依少服藥有何益。」】

所以下面這一個大阿闍黎說,我們的心哪,一直長夜無明當中啊,愚癡,為這個無明所遮蓋,所以我們平常的習性、認識都是跟三毒相應的那個大病。這個病得就像什麼?病當中最厲害的是痲瘋,哎呀!那個手足都斷掉了。現在要去治療它的話,一點點藥是不行啊!看下面:

【由是於自作病者想,極為切要。如有此想,餘想皆起。】

這個是最重要的,你這個認識一起來,其他的都起來了。這個想啊,想啊,產生功效與否,對我們能否修行,產生的最直接的關係。現在這個道理,佛菩薩、祖師告訴我們了,我們能不能真的運用,就靠什麼?靠能不能正思惟。就在正思惟之前,它還有一個關鍵,還有一個關鍵。所以,以後慢慢地、慢慢地我們會照著這個次第去講,然後一步一步 (p100) 來修習。所以在這裡,在這個地方啊,我明天會給大家簡單地說明一下,以後我們這地方的進度。所以我說,我們這次的這個原則上面哪,這個學院跟常住是完全合起來的,完全合起來的,希望每一位同修都得到這個相應的好處。那麼假定說不這樣,產生什麼效果呢?

【此若僅是空言,則亦不為除煩惱故修教授義,唯樂多聞。】

假定說這個想、觀念只是空話,空話—就是講,講得頭頭是道,說得天花亂墜;聽,聽得津津有味。講完了、聽完了書本一合,照樣地如此這般,那這個就是空話,這個就是空話。這種情況他「不為除煩惱」,除煩惱才修那個教授,我們只是好樂聽聞,這樣的話沒有意思。就像什麼?

【猶如病者,求醫師已,而不服藥。】

找了醫生不吃藥有用嗎?有用嗎?

【若唯愛著所配藥品,病終無脫。】

不能脫啊!這個地方我想我們在座的很多同修,可能會有這種念頭:「是啊!我並 (p101) 沒有不想修,我想修啊,但是為什麼心裡邊就提不起來呢?」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概念?有沒有這樣的痛苦?我想很多同修有。所以上次我曾經問過一個問題,說我們現在明明了解了,這個偏偏做不到,這樣,關鍵在哪裡?現在我們一定要從這地方找到病根所在,找到病根所在。實際上呢本論後面,這個所謂教授、教授,不一定本論啦,反正有圓滿傳承教授的話,都在這個地方,會給我們指出一條最好的路線來,最好的路線來。這條路線,那個善知識、佛菩薩會告訴我們的,所以這裡要注意喔!修不修靠大家自己,如果說你不照著去做的話,儘管最好的方法,你會聽得很歡喜,這個時候,沒多大用處,沒多大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