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0
課程預習:親善知識(十四)
師父手抄稿(聽帶) http://p2.i234.me/20013d/20210603d2.php http://p2.i234.me/20013d/20210610d1.php http://p2.i234.me/20013d/20210610d2.php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http://p2.i234.me/20013/20210610/02.php 廣論科判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丙一、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 丁一、所依善知識之相 丁二、能依學者之相 丁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 戊一、意樂親近軌理 丁四、依止勝利 丁五、未依過患 丁六、攝彼等義 丙二、總略宣說修持軌理 乙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第四親近勝利者。近諸佛位,諸佛歡喜。終不缺離大善知識。不墮惡趣。惡業煩惱悉不能勝。終不違越菩薩所行,於菩薩行具正念故,功德資糧漸漸增長。悉能成辦現前究竟一切利義。承事師故,意樂加行悉獲善業。作自他利資糧圓滿。 第四、依止善知識的殊勝利益:第一是能一步步往佛位邁進。第二是諸佛歡喜。第三是生生世世都不缺少、不遠離善知識。第四是不墮惡趣。第五是惡業、煩惱都不能來損害。第六永遠不違犯菩薩所行。第七是行菩薩道時,具有正念,都能和菩薩行相應,因此功德資糧漸漸增長,皆能成辦現前、究竟的一切利義安樂。第八是由於依止承事善知識的緣故,使我們的內心及行為都能獲得善業,所做自利利他的資糧果報也能圓滿。 如是亦如《華嚴經》云:「善男子,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正所攝受,不墮惡趣。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思念者,則不違越菩薩學處。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守護者,勝出世間。若諸菩薩,承事供養善知識者,於一切行不忘而行。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攝持者,諸業煩惱難以取勝。」 如同《華嚴經》中所說:「善男子!修行菩薩道的人,如果能為善知識所攝受,就不會墮惡趣。修行菩薩道的人,如果能為善知識所思念,就不會違背菩薩行。修行菩薩道的人,如果能為善知識所守護,便是勝過一切世間的守護。修行菩薩道的人,如果承事供養善知識,就能不忘行一切菩薩行。修行菩薩道的人,如果能為善知識所攝持,惡業煩惱就難以取勝。」 又云:「善男子,若諸菩薩,隨善知識所有教誡,諸佛世尊心正歡喜。若諸菩薩,於善知識所有言教,安住無違,近一切智。於善知識,言教無疑,則能近於諸善知識。作意不捨善知識者,一切利義,悉能成辦。」 又說:「善男子!修行菩薩道的人,如果能遵循善知識所有的教誡去做,就能得諸佛世尊真正的歡喜。修行菩薩道的人,如果對於善知識所有的言教,都能隨順、安住、而不違背,就能一步步得到佛的智慧。如果對於善知識所有的言教都深信不疑,就能親近依止善知識。如果在起心動念上始終不棄捨善知識,則眼前、究竟的一切利義,都能成辦。」 《不可思議秘密經》中亦云:「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應極恭敬,依止親近承事尊重。若如是者,聞善法故成善意樂,及由彼故成善加行,由是因緣,造作善業。轉趣善行,能令善友,愛樂歡喜。由是不作惡業,作純善故,能令自他不起憂惱。由能隨順護自他故,能滿無上菩提之道,故能利益趣向惡道諸有情類。是故菩薩應依尊重,圓滿一切功德資糧。」 《不可思議秘密經》也說:
「善男子、善女人,真正修學佛法,應該要極恭敬、依止、親近、承事善知識。若能如此,便會因為聽聞善法,而生善念,由於善念,身口的加行也成為善行。此乃由聞法的因緣而造了善業。造了善業,自然轉趣善行,還能使善友愛樂歡喜。由於不造惡業,純做善業,所以能令自己、他人不起憂惱。更由於能夠隨順護持自己和他人,所以能夠圓滿無上菩提,還能利益趣向惡道的有情。所以真正想修學圓滿佛道的菩薩行者,應該堅定的依止善知識,以圓滿一切功德資糧。」 復次由其承事知識,應於惡趣所受諸業,於現法中身心之上,少起病惱,或於夢中而領受者,亦能引彼令盡無餘。又能映蔽供事無量諸佛善根,有如是等最大勝利。 其次,由於如理依止、承事善知識,能使本來要墮入惡趣受苦的有情,今生只是在身心上面稍微起一點病痛或煩惱,甚至於夢中受一點惡劣的情況,都能夠把未來在惡趣受報的業消除乾淨。
恭敬承事善知識的功德,遠比我們供養無量諸佛的功德福報還要大,就有這樣大的殊勝利益。 《地藏經》云:「彼攝受者,應經無量俱胝劫中,流轉惡趣所有諸業,然於現法因疾疫等,或飢饉等,損惱身心而能消除,下至呵責,或唯夢中亦能清淨。雖於俱胝佛所,種諸善根,謂行布施,或行供養,或受學處,所起眾善,然彼僅以上半日善,即能映蔽。承事尊重,成就功德不可思議。」 又云:「諸佛無量功德神變,應觀一切悉從此出,是故應如承事諸佛,依止親近供事尊重。」《本生論》亦云:「悉不應遠諸善士,以調伏理修善行,由近彼故其德塵,雖不故染自然薰。」 《地藏經》說:「真正為善知識所攝受者,原本須經無量劫中,流轉惡趣所有的惡業,能在這一世,只遭受種種疾病、飢餓、或身心損惱而得到消除。甚至只是受到善知識的呵責、或做惡夢,就能淨除這些惡業。雖然過去曾在無量諸佛前,種下種種善根,如布施、供養、受學學處等累積的眾善。但是,如果能以半日的時間,行承事供養自己的善知識,這個善根功德就超過以上眾善的功德。所以親近、依止、承事善知識的功德,實在是不可思議。」又說:「諸佛的無量功德與神通,我們應該了解都是從親近善知識的功德而來的。所以應當如同承事諸佛一般的去依止、親近、供養、承事善知識。」《本生論》也說:「任何情況之下,都不應該遠離善知識,因為這些善知識以戒等三學調伏內心,所行都是善行。由於親近他們,自然能夠薰染到他們的功德。雖然不是刻意想去沾染,卻處處自然受其薰陶。」 博朵瓦云:「我等多有破衣之過,如拖破衣,唯著草穢,不沾金沙。其善知識,所有功德,不能薰染,略有少過,即便染著。故於一切略略親近,悉無所成。」 博朵瓦說:「我們大多有破衣之過,如同身上拖著破衣,所沾染到的都是雜草汙穢,而不是金沙。這就好比善知識,所有的功德,我們不能薰染到,若是有一點點的過失,便會馬上染著。所以若是略略的親近善知識,是不會有所成就的」
己一、總示親近意樂
己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
己三、隨念深恩應起敬重
戊二、加行親近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