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
課程預習:解脫正道(四) 師父手抄稿(聽帶) http://p2.i234.me/20013d/20230302d1.php http://p2.i234.me/20013d/20230302d2.php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廣論科判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己一、正修意樂
庚一、明求解脫之心
庚二、發此之方便
辛一、由於苦集門中思惟
辛二、由於十二緣起思惟
己二、彼生起之量
己三、除遣於此邪執分別
己四、抉擇能趣解脫道性
庚一、以何等身滅除生死 庚二、修何等道而為滅除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第二修何等道而為滅除者。如《親友書》云,「或頭或衣忽然火,尚應棄捨滅火行,而當勵求無後有,因無餘事勝於此。應以戒慧靜慮證,寂調無垢涅槃位,不老不死無窮盡,離地水火風日月。」應學寶貴三學之道。 第二、修持何等道而能滅除生死。 如《親友書》中所說:「縱然頭上或衣服突然著火,也應當棄捨滅火的行動,而專心修道,因為再沒有比去除後有更迫切、緊要的事了。應以修持戒定慧三學,證得寂滅、無垢的涅槃果位,如此才能成辦永離輪迴,到達無老死,無地水火風日月的解脫彼岸。」因此,應當修學寶貴的三學之道。 其中三學,數定有三。初觀待調心次第數決定者,謂散亂心者令不散亂,是須戒學。心未定者為令得定,謂三摩地或名心學。心未解脫為令解脫,是謂慧學。由此三學,諸瑜伽師一切所作,皆得究竟。 一、
戒、定、慧三學,其數目決定,以下由觀待調心次第、觀待證果、以及觀待斷惑三方面,說明三學數目決定之理。 (一)
觀待調心次第而三學數目決定。 心思散亂者,惟有靠戒學,能令心不散亂。其次,心不安定者,惟有靠定學,亦稱「三摩地學」或「心學」,能令心得安定。復以心尚未解脫於無明者,而惟有靠慧學,能令心獲得解脫。修行者只要依循著戒定慧三學而修,終其一切修法都能獲得究竟圓滿。 觀待得果數決定者,謂不毀戒果,是為欲界二種善趣。毀犯之果是諸惡趣。心學之果,謂得上界二種善趣。慧學之果即是解脫。 (二) 觀待所證之果而數目決定。 持戒的果報,可得欲界人、天二種善趣;毀戒的結果,則是墮入三惡趣。定學的果報,可得色界、無色界二種善趣。至於慧學的果報,即是解脫。 總其所生,謂增上生及決定勝,初有上下二界善趣,故能生法亦有二種,此二即是《本地分》說。又諸先覺,待所斷惑亦許三種,謂破壞煩惱,伏其現行,盡斷種子,故有三學。 總其三學所生的妙果,不外增上生和決定勝二者。增上生又包括欲界和上界二種善趣,而能生此二趣之因乃分別由戒學與定學所攝。決定勝,包括聲聞緣覺的解脫,和佛陀的一切種智,此能生之道則由慧學所攝。 以上觀待調心次第和觀待證果而三學數目決定的道理,是按照《本地分》的觀點而說的。 (三) 觀待斷惑次第而數目決定。 歷代祖師先覺們從斷除煩惱的觀點,也承許為三種:(1)
依「戒」破壞煩惱 (粗分)。(2) 依「定」降伏煩惱現行 (細分)。 (3)
依「慧」斷盡煩惱種子。從所斷煩惱來看,也必須修習三學。 由此,戒定慧三學數量確定,無庸增或減。 次第決定者,《本地分》中引《梵問經》顯此義云,「初善住根本,次樂心寂靜,後聖見惡見,相應不相應。」此中尸羅是為根本,餘二學處從此生故。次依尸羅能得第二心樂靜定。心得定者見如實故,能得第三成就聖見,遠離惡見。 二、三學不只數量確定,次第也是決定的─先戒、次定、次慧。 《本地分》中引《梵問經》顯示這個道理:「最初依止戒學,使心安住於善法中;次依定學,使心獲得安樂寂靜;後依慧學,遠離惡見,才能和聖見相應。」三學中,又以戒學為根本,定慧二學是從戒學而產生的。有了戒學作基礎,才能得到安樂寂靜的定心。心得定後,才能見到諸法實相,而成就慧學,現證無我正見,遠離人我二執惡見。 三學自性者,如《梵問經》云,「應圓滿六支,四樂住成就,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此中戒學,圓滿六支,具淨尸羅,守護別解脫律儀,此二顯示解脫出離尸羅清淨。軌則,所行,俱圓滿者,此二顯示無所譏毀尸羅清淨。於諸小罪見大怖畏者,顯無穿缺尸羅清淨。受學學處者,顯無顛倒尸羅清淨。 三、戒定慧三學各別的性質。 如《梵問經》所說:「應該圓滿六支戒學,獲得四種樂住(定學)成就,最後通達四諦十六種行相,得清淨圓滿智慧。」 (一)
戒學的圓滿六支為:(1)安住淨戒(2)守護別解脫律儀(指比丘戒),由(1)、(2)二支獲得解脫出離的根本。(3)軌則圓滿
(4)所行圓滿,由(3)、(4)二支圓滿,則戒律清淨,不會被人譏毀。(5)於小罪見大怖畏,這支是防止戒律的缺損。(6)受學所有戒律的學處,這支能真正依止正知見,而能清淨無顛倒持戒。這六支具足,持戒定能圓滿。 四心住者,謂四靜慮,此於現法安樂住故,名樂成就,是為心學。四謂四諦,各四行者,謂苦中無常,苦,空,無我,集中因,集,生,緣,滅中滅,靜,妙,離,道中道,如,行,出,達此十六有十六相,是為慧學。 (二)
定學就是心學,四心住即是四靜慮或四禪定。透過定學的四禪定,於現世中能獲得身心安樂,稱為「樂成就」。 (三)
慧學指通達四諦十六種行相。「於四」的「四」是指苦、集、滅、道四聖諦,「各四行」即每一諦都各有四種行相,分別是苦諦有無常、苦、空、無我四相;集諦有因、集、生、緣四相;滅諦有滅、靜、妙、離四相;道諦有道、如、行,出四相。通達四諦十六種行相,斷除一切顛倒執著,即是慧學。 若導尋常中士道者,此應廣釋於三學中引導之理,然非如是,故修止觀心慧二學,於上士時茲當廣釋,今不繁述。 如果一般只宣講中士道的話,就會針對三學內容做詳細的解說,然而本論主要在引導修學者進入上士道,所以定學和慧學將會在上士道奢摩他和毘缽舍那中廣釋,在此就不多做解釋了,這裡只略說學戒道理。 當略宣說學戒之理。此中最初當數思惟尸羅勝利,令其至心增長歡喜。如《大涅槃經》云,「戒是一切善法之梯。戒是根本,猶如地是樹等根本。戒是一切善法前導,如大商主是為一切商人前導。戒是一切法幢,如帝釋幢。戒畢竟斷一切罪惡及惡趣道。戒如藥樹治療一切罪惡病故。戒是險惡三有道糧。戒是甲劍能摧煩惱諸怨敵故。戒是明咒能除煩惱諸毒蛇故。戒是橋梁度罪河故。」 此處簡略宣說學戒的道理。學戒之初,須先數數思惟持戒的勝利,至心生起並且不斷增長對持戒的歡喜心,然後受持。如《大涅槃經》所說:「戒是趣入一切善法的階梯;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就像大地是一切樹木花草的所依一樣;戒是一切善法的前導,如同大商主是所有商人的前導一般;戒是一切善法的勝幢,猶如帝釋天的法幢摧破魔軍,徹底斷除一切惡因惡果。戒是治療一切罪惡大病的藥樹、戒是透脫三有險道的資糧、以及摧伏煩惱怨敵的利劍;戒是驅除煩惱毒蛇的明咒、也是度越罪惡大河的橋樑。」 龍猛菩薩亦云,「戒是一切德依處,如動不動依於地。」《妙臂請問經》云,「一切稼穡依於地,無諸災患而生長,如是依戒勝白法,悲水灌澆而生長。」應如思惟。 龍猛菩薩也說:「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依處,就像情世間與器世間都依止於大地一般。」《妙臂請問經》中說:「如同一切莊稼依附大地,沒有災害而得生長。同樣的,一切殊勝善法皆依戒而生,再以大悲水澆灌,才能長出圓滿的菩提果。」應該這樣反覆地思惟。 若受不護過患極重,如《比丘珍愛經》云,「或有戒為樂,或有戒為苦,具戒則安樂,毀戒則成苦。」此說受學通於勝利過患二品,是故亦應善思過患,敬重學處。 但如果受戒之後不好好守護,則其過患亦非常嚴重。如《比丘珍愛經》中說:「有的人因戒而安樂,有的人因戒而痛苦,這其中的差別,在持戒的人得安樂,毀戒的人就受苦。」這是說,受戒成安樂還是成痛苦,取決於是否守護學處。因此,在思惟持戒功德之後,也應該仔細思惟不護戒的過患,尊重戒律學處。 如何修學之理者。四犯因中,無知對治者,謂當聽聞,了知學處。 戒怎麼修持?首先從四種犯戒的原因,亦即(一)無知、(二)放逸、(三)不敬、和(四)煩惱熾盛來說明。這四個犯因若能成功對治了,認真地守護不犯,就能夠把戒持得很清淨。以下略說四犯因的對治: (一)無知的對治。無知是對戒學的內容不了解,因而犯戒。因此無知的對治,要多聽聞、了知戒律學處。 放逸對治者,謂於取捨所緣行相,不忘憶念及以正知,率爾率爾觀察三門,了知轉趣若善若惡,依自或法增上力故,羞恥作惡是為知慚,恐他譏毀羞恥為愧,及由怖畏惡行異熟,懷恐懼等,當如是學。 (二)放逸的對治。放逸是隨著忘念、不正知,而放任身口意三門,因而犯戒。因此放逸的對治,是要在取捨所緣時,以正知、正念,隨時觀察自己三門行相是趣向善?還是趣向惡?如果起了惡念,應依自力或依法的力量及時遏止。依自力,是指自心對於作惡感覺羞恥─知慚,或者怕遭他人譏毀而生羞恥─知愧;依法,則是由怖畏惡行的異熟果報而心懷恐懼等。應按如上修學,以對治放逸。 不敬對治者,謂於大師,師所制立,同梵行所,應修恭敬。 (三)不敬的對治。對於所學的戒律,不能照著行持,是因為心中沒有強盛的敬信心所致。因此不敬的對治,是對大師佛陀、佛所制的戒法、以及同梵行道友,應當修習殷重的恭敬。 煩惱熾盛對治者,應觀自心,何煩惱盛,勵修對治。 (四)煩惱熾盛的對治。由於心總是隨著煩惱轉,而煩惱強盛時,是無法持戒的。因此煩惱熾盛的對治,是應當先觀察自心哪一種煩惱強盛,就針對那一個去勤修對治。 若不如是策勵修學,思違越此,許其罪輕微,於諸佛制放縱而轉,當獲純苦。 若不依照上述對治方法勵力守護,反而想:只是違越一點,罪過應該很輕微,心中不以為意;由此對佛制定的學處,放縱而行,則未來只有純苦的果報而已。 如《分別阿笈摩》云,「若於大師大悲教,起輕微心少違犯,由是而獲苦增上,折籬失壞菴沒林。現或有於王重禁,違越而未受治罰,非理若違能仁教,如醫缽龍墮旁生。」故應勵力,莫為罪染。 如《分別阿笈摩經》所說:「假使對佛陀大悲救度眾生的教法掉以輕心,覺得可以稍作違犯沒有關係,那將來一定因此而獲至大苦!就像籬笆一壞,籬笆裡的菴沒果林就會失壞了。世間或許有人違犯了王法,卻能僥倖逃過,不受治罰;但如果非理違犯佛制的戒律,那一定逃不過因果法則,會如醫缽龍墮為旁生那般,墮入惡趣。」所以應該勵力守護學處,即使是微小的罪業也不要染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