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本週課程內容           

本週廣論消文           

課程內容回顧

2023.07.13 課程預習自他換教授(三)  

師父手抄稿(聽帶)

http://p2.i234.me/20013d/20230713d1.php

http://p2.i234.me/20013d/20230713d2.php

http://p2.i234.me/20013d/20230713d3.php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http://p2.i234.me/20013/20230713/02.php

廣論科判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 

  己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己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

     庚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

     庚二、修菩提心次第

          辛一、七種因果教授

          辛二、寂天教授

            壬一、思惟自他能換勝利及不換過患

            壬二、若能修習彼心,定能發生

            壬三、修習自他相換法次第

              癸一、除其障礙

              癸二、正明修法   

   庚三、發起之量

   庚四、儀軌受法

     辛一、未得令得

       壬一、所受之境

       壬二、能受之依

       壬三、如何受之軌則

     辛二、已得守護不壞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P230L2∼P230LL1若爾當如∼應當了知。

若爾當如何修,「須從最初次第學習。」朗日塘巴云,「霞婆瓦與我,有十八種人方便,一種馬方便。人方便者,謂發大菩提心,隨作何事,悉學利益有情。馬方便者,謂菩提心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不住,不使增長者為我愛執,故特於彼盡力違害,正對有情盡力利益。」

那麼,應當如何修習菩提心呢?(大眾請尊者開示)阿底峽尊者回答:「必須從最初的道次第開始,依次修學。」祖師朗日塘巴(和霞婆瓦同為博朵瓦祖師的弟子)說:「霞婆瓦和我有十八種人方便(來生要得人身的十八種方法,十八種泛指多),一種馬方便(來生墮為畜生極為簡單的一種方法,降伏怨敵只有一個方法)。所謂人方便,就是發大菩提心,不論做任何事,都要學習利益一切有情。馬方便,即指我愛執方便;也就是讓菩提心未生不生,已生不住,無法增長。所以,應當從盡力損害我愛執方面修起,要全心全意地利益一切有情。」

大瑜伽師謂善知識敦巴云,「我有風息平等轉等,如此如此三摩地。」答云,「汝修縱能耳邊擊鼓不可破壞,若無慈悲及菩提心,猶當生於晝夜應悔之地。」此中意趣似說,當成能生無暇無色等處,異生之因。

祖師大瑜伽師告訴善知識種敦巴說:「我現在學定,已經修到能氣入中脈,平等運轉的三摩地境界」。種敦巴尊者回答:「縱使修成在耳邊擊鼓也不動搖的三摩地,如果缺乏慈悲和菩提心,將來還是會投生到日夜懊悔的地方呀!」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即使獲得無色界三摩地,還是在六道之中,若沒有修習慈悲與菩提心,仍會種下生於無暇處的因,出定後墮入惡趣,反而讓自己後悔不及。

(此乃不以慈悲和大菩提心為中心修學的緣故,雖然修得了定,生在非想非非想處天,八萬大劫有如一彈指,處於定中卻誤認為涅槃,結果禪定散去後生起很大的瞋心,其後還得墮到畜生道當中去。對修行人而言,是難以到達究竟解脫的一條歧路。)

巴云,「我等於覺口窩 有情顛倒行事,有情於我等亦當如是行。」立與未立大乘根本,入與未入大乘之分,一切皆是相值於此,故一切時應觀於此令心生起。

祖師康巴說:「如果我們捨棄有情、或對有情造作各種錯誤的顛倒事,要知道,有情也會對我們這麼做。」大乘的根本就在菩提心,我們是否安立了大乘根本?是否進入了大乘行列?都要觀待於菩提心。所以在任何時候,要反省觀察自心,一定要想辦法把菩提心啟發出來。

若生者善,若未生者莫如是住,應常親近開示此法大善知識,常與如是修心伴侶共同居住,觀閱顯示此法經論,勤修此因積集資糧,淨此障礙。

如果菩提心已經生起,當然最好,如果還未生起,也不要停在這裡,應該修學以下三件事:

一、應常常親近能開示菩提心教授的大善知識,經常和修習菩提心的 法侶共住。

二、多方研閱與菩提心相關的經論。

三、好好勤修發菩提心的因,積集資糧,淨除障礙。

自能如是淨修其心,則定能下圓滿種子,誠非小事,理應歡喜。如大覺口窩 云,「欲趣大乘門,覺心如日月,除暗息熱惱,勵劫亦令生。」

若能如此清淨修心,一定會種下圓滿的菩提種子,這是何等了不起的大事,理應歡歡喜喜地去修。如阿底峽尊者所說:「想要進入大乘門,就是修菩提心。菩提心就像日、月能去除黑暗、熱惱,即使得歷經累劫的時間來勤修,也一定要生起這個殊勝的菩提心啊!」

 

庚三、發起之量

第三此心發起之量。如前已說,應當了知。

第三、菩提心生起的量。

菩提心生起的量,要到達什麼程度?如前面所說,應該很清楚了。

(至於自他相換的生起之量,如前所說,只要遇到因緣,不需要經過思考就能夠任運產生愛他勝自之心,代表真正生起了自他相換。)

P231L1∼P231LL3第四儀軌∼轉變意者。

庚四、儀軌受法

第四儀軌正受者。如大覺口窩 云,「欲修令此生,應勵恆修習,慈等四梵住,應除貪及嫉,以儀軌正發。」若修心已,於其發心獲得定解,當行受此之儀軌。

第四、正式受菩提心的儀軌(此處指受願心儀軌)

如阿底峽尊者所說:「想要讓菩提心生起,應當恆常努力地修習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去除世間的貪愛、嫉妒等煩惱,然後正式受持發心的儀軌。」如果照前面所說的方式來修學菩提心,對發心道理已經產生定解,這時就可以按照儀軌正受律儀戒。

此中分三:一、未得令得;二、已得守護不壞;三、設壞還出之方便。初中分三:一、所受之境;二、能受之依;三、如何受之軌則。今初

辛一、未得令得

  壬一、所受之境

正受菩提心的儀軌,內容分三:第一、未得令得,指過去未受儀軌者令受;第二、是已受者,令守護不壞;第三、若失壞時,如何懺除乾淨、恢復清淨戒體的方法。

口窩 於《尊長事次第》中僅云「具相阿闍黎。」更未明說。諸先覺說,「具足願心住其學處,猶非完足,須具行心律儀。」此與勝敵論師說,「當往具菩薩律儀善知識所,」極相符順。《十法經》中由他令受而發心者,說有聲聞,是說由彼勸令厭離而受發心,非說聲聞為作儀軌。

第一、未得令得

又分為:一、從何處受;二、能受律儀的對象;三、如何受持儀軌。

一、從何處受:菩提心的儀軌,要到那裡去受呢?

阿底峽尊者在《尊長事次第》中只簡單說,要去「具相的阿闍黎」那裡受,後面沒有詳細解說。其他祖師們有說:「為我們傳授願心儀軌的上師,如果只有願心、安住在願心學處還不夠,必須同時具備行心的律儀(受菩薩戒),才是具相的阿闍黎。」這個說法,和勝敵論師所說:「要受願心儀軌,應當前往具有菩薩律儀的善知識那裡去受。」是完全相符。《十法經》中說,受他人勸導而受持願心儀軌,這個他人也包括聲聞乘者;但要注意,這裡只是說,是經由聲聞人來勸導、令厭離而發心,並不是說由聲聞乘者來做願心儀軌的授戒師。

壬二、能受之依

能受之依者。總如勝敵論師說,「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具足圓滿身及意樂。」謂天龍等其身意樂堪發願心者,一切皆可為此之依。然此中者如《道炬釋論》說,「厭離生死,憶念死沒,具慧大悲。」謂於前說諸道次第已修心者,是於菩提心略為生起轉變意者。

二、能受律儀的對象:總如勝敵論師所說:「凡具足圓滿身相和圓滿意樂的善男子善女人,都可以接受願心儀軌。」不但是世間人,天、龍也可以受,只要身、心都堪能發願心者,都可以成為受願心儀軌的對象。然而此處所說最殊勝的能受之身,當如《道炬釋論》所說:「厭離生死輪迴,憶念死亡無常,具有智慧和大悲心者。」這也說明,尤其是已按照前面的道次第修心,以及對菩提心已略生起覺受而變轉心意的體會者,更應該受持發心儀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