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本週課程內容           

本週廣論消文           

課程內容回顧

廣論原文(含科判連結&目錄)下載

2023.12.07 課程預習忍辱度(四)  

師父手抄稿(聽帶)

http://p2.i234.me/20013d/20231207d1.php

http://p2.i234.me/20013d/20231207d2.php

http://p2.i234.me/20013d/20231207d3.php

http://p2.i234.me/20013d/20231207d4.php

http://p2.i234.me/20013d/20231207d5.php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http://p2.i234.me/20013/20231207/02.php

廣論科判

寅三、忍辱度

  卯一、忍之自性

  卯二、趣入修忍之方便

  卯三、忍之差別

    辰一、耐怨害忍

    辰二、安受苦忍

    辰三、思擇法忍

  卯四、修忍時如何行

  卯五、此等攝義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P299L2P300L2如《入行論》〜若嬌苦反增。」

辰二、安受苦忍

第二引發安受苦忍分三。一、必須安受苦之理;二、引發此之方便;三、處門廣釋。  今初

巳一、必須安受苦之理

如《入行論》云,「樂因唯少許,苦因極繁多。」我等恆有眾苦隨逐,故以苦為道不可不知,若不爾者,如《集學論》說,或生瞋恚或於修道而生怯弱,即能障礙修善行故。此復有苦是由他起。亦有諸苦,無論於道若修不修由宿業起。又有一類如下所說,由修善行始得發起,若不修善則不發生。


 

二、安受苦忍

() 必須安忍「苦」的理由

如《入行論》說:「在輪迴中,快樂的因少之又少,痛苦的因卻比比皆是。」眾生總是一直隨著痛苦而流轉,所以首先應知道如何面對痛苦,將痛苦轉為道用,以苦作為修行的順緣;否則,就會像《集學論》所說,因為苦而起瞋心,或者因為苦而對修道產生怯弱心,就會形成修習善法的障礙;其次,有些苦是因他而起,也有些苦是因宿業而起,不管修不修道,都躲不掉業力成熟的痛苦。此外,還有一種苦來自於修習善法,如果不修行,則不會發生。

如是若由宿業及現前緣增上力故決定起者,此等暫時無能遮止,起已必須安然忍受。若不能忍則反於此原有苦上,由自分別更生心苦極難堪忍。若能安忍雖根本苦未能即退,然不緣此更生內心憂慮等苦。若於此上更持餘苦助道方便,則苦極微而能堪忍,是故引發安受苦忍極為切要。

如果宿生業力加上因緣聚合而產生的痛苦,這本來就是無法避免的,一旦生起後就必須安然忍受。如果不能忍,反而會在原有的痛苦上,由於非理分別而產生「心」的苦,使苦受程度更加轉劇到難以忍受。如果能安忍,雖然無法立刻減退根本苦受,至少不會再引生新的憂慮,增加身心痛苦。更進一步,如果能把痛苦反過來作為助道的方便,幫助自己修行,即可使痛苦能轉變得輕微可以忍受。所以應該反覆思惟必須安忍苦的道理,這對菩薩行者是非常重要的。

巳二、引發此之方便

第二引發方便分二。一、有苦生時破除專一執為不喜;二、顯示其苦理應忍受。  今初

午一、有苦生時破除專一執為不喜

若已生苦有可治者,是則其意無須不喜,若不可治縱不歡喜亦無利益,非但無益且有過患。若太嬌愛,雖於微苦亦極難忍,若不嬌愛,其苦雖大亦能忍故。如云,「若有可治者,有何可不喜,若已無可治,不喜有何益。」又云,「寒熱及風雨,病縛捶打等,我不應太嬌,若嬌苦反增。」

(二) 修習「安受苦忍」的方法

1. 當苦生起時,破除一味地厭惡苦受的心態

當苦生起時,如果這個苦可以對治、消除掉,那又何須不歡喜?如果已無法改變,縱使不高興也無濟於事,不但沒有意義,還會有其他過患。個性若太嬌弱,雖僅是微苦,也會變得無法忍受;若能堅強、不嬌慣,則苦雖大也能安忍。如《入行論》說:「如果還有機會補救,有什麼好生氣呢?如果已經於事無補,憂惱又有何益?」又說:「要禁得起寒熱、風雨、疾病纏縛、捶打傷害等小小痛苦,不要養成嬌弱的個性,否則只會更增痛苦。」

P300L2P301L1功德有五〜無義大苦。

午二、顯示其苦理應忍受

第二顯示其苦理應忍受分三。一、思惟苦之功德二、思惟能忍眾苦難行之功德;三、 從微漸修無難之理。  今初

未一、思惟苦之功德

功德有五,謂若無苦,則於苦事不希出離,故有驅意解脫功德。由苦逼迫壞諸高慢,故有除遣傲慢功德。若受猛利大苦受時,則知其苦從不善生,不愛其果,須止其因,故有羞恥作惡功德。由苦逼惱希求安樂,若求安樂須修善因,故有歡喜修善功德。由比我心度餘有情,知皆是苦,於諸漂流生死海者,能發悲愍。以上諸德及此所例諸餘功德,自應先知數數修心,謂此諸苦是所願處。如云,「無苦無出離,故心應堅忍。又云,「又苦諸功德,謂以厭除慢,悲愍生死者,羞惡而喜善。」

2. 應該安忍這些苦的理由

為什麼對「苦」應該忍受?下面從三個角度來解析:思惟苦的功德、思惟能忍眾苦難行的功德、以及思惟從微漸修無難的道理。

(1) 惟苦的功德

苦具有五種功德:1因為有苦,才會有想要出離的心;若無痛苦,則於輪迴不欲出離,所以它有策發心意趣向解脫的作用。2因為有苦的逼迫,則能摧伏心高氣傲,所以它有去除傲慢的作用。3遭受強猛痛苦,才會體會惡因生苦果的道理。要想避免遭受苦果,唯須遮止造作苦因,所以它有令人羞恥造惡的作用。4經歷過痛苦折磨,才會有希求安樂的欲望;了解欲求安樂,則須修集善因。所以它有令人歡喜修善的作用。5以自身苦受的經驗比度其他有情,了解世間有漏都是痛苦,因而對同樣身處生死苦海的眾生,就能生起悲愍心了。

我們應該對以上所說的五種功德,以及由此等功德可以類推出的其他功德,先思惟了解,如果能正面看待痛苦,時時串習調伏自心,並把苦受當成發願的對境來策勵自己;如同《入行論》說:「沒有苦,就沒有出離心,因此要堅忍。」又說:「苦有許多功德,如策發厭離心、去除驕慢、悲愍有情、羞恥作惡、歡喜行善等。」

未二、思惟能忍眾苦難行之功德

第二思惟能忍眾苦難行之德分二。一、思解脫等諸大勝利;二、思能遮止無量大苦所有勝利。 今初

申一、思解脫等諸大勝利

我昔流轉生死之時,為求微劣無義欲故,雖知有苦尚能輕蔑非一大苦,作感當來無量苦因,忍受非一無義大苦。

(2) 思惟能忍眾苦難行的功德

1思惟忍小苦能獲得解脫等大利益

過去在無數生死中流轉時,僅為滿足微劣又無意義的欲望,明明曉得追求欲望會種下苦果,還輕蔑地認為種種大苦不算什麼,結果造了感生輪迴的無量苦因,必須忍受無量毫無意義的大苦。

P301L1P301LL1況我今者〜漸能增廣。

況我今者,為求引發自他無量利益安樂,尚應故知忍受過前百千俱胝倍數大苦,而修善行,況輕於彼,應數思惟令心堅固,《入行論》云:「為欲曾千返,受燒等地獄,然於自他利,我悉未能辦。現無爾許苦,能成諸大利,為除眾生苦,於苦唯應喜。」

比對現在,為求引發自他無量利益安樂,即使須忍受超過之前百千俱胝倍的大苦,也應該欣然接受;更何況實際修善行的苦比輪迴大苦輕太多,所以應數數思惟這二者的差異與功過,以此令心堅固。

入行論》說:「為了追求世間欲望,曾千百次進出燒煮等大地獄,儘管承受無量劇苦,卻也從未真正利益過自他。現在只須忍耐修道的一點小苦,就能成辦種種殊勝大利,為了去除眾生痛苦,我們應對修行之苦欣然承受啊!」

思惟往昔於自他利俱無所成,尚能忍受爾許難行,今為引發極大利義,於諸微苦何故不忍。故雖有苦,然有此利,我實善得,如是思惟令心高起。

想想看,過去對利益自他毫無所成,卻忍受了很多難行之苦;現在只要忍耐些微痛苦,就能成辦自他極大義利,何樂不為?眼前雖有些修行的苦受,卻能引發如此大利,實在太值得了。這樣一想,就能令心高昂歡喜起來。

又由惡友之所誑惑,尚能趣向無義惡途,忍諸苦行,謂跳三尖矛及炙五火等。又為世間微劣事故,能強忍受務農徇利戰競等事,非一大苦,如是思已當於苦行而發無畏。

又過去受惡友欺誑,曾造作許多無意義的惡業,例如跳三尖矛、受五火炙身等等,忍受了種種無益苦行,結果還把自己送進惡道去;又曾為貪愛世間一點點的微劣好處,而須強忍務農、逐利、戰事、競爭等眾多憂勞,以及後世必感得的無邊大苦。若能照著上述之次第一步步用心思惟、分辨之後,應該對修行當中所發生的種種困難,就一點不害怕了。

申二、思能遮止無量大苦所有勝利

思能遮止無量大苦所有勝利者,如有一人是應殺犯,若截手指能免殺罪發大歡喜,如是若由人間小苦,總能脫離無邊生死,別能永斷那洛迦等惡趣眾苦,極為善哉。若能善思現前久遠二苦差別,則於難行能生心力全無所畏。如云,「若截殺人手,能脫豈非善,若以人間苦,離獄豈非善。」

2惟忍小苦能消除無量大苦的殊勝利益

譬如有個死刑犯,現在只要斷根手指就能免其死罪,必定會喜不自勝。同樣的,若在世間受點修道的小苦,就能脫離無邊生死大苦,特別是能永斷墮地獄等惡趣之苦,那真是再好不過。應該善巧地思惟眼前與長遠苦受的差別,那麼面對現前的難行苦行,就能生起大無畏心了。《入行論》說:「本來要被殺的死刑犯,現在只要削掉他一隻手代替死刑,對他來說豈不是佔便宜的好事?同樣的,我們現在只要受一點人間的修行小苦,就能徹底解決輪迴的大苦,對我們而言,那豈不是一件佔盡便宜的天大好事?」

未三、從微漸修無難之理

從微漸修無所難者。如云,「若習不易成,此事定非有,故修忍小苦,大苦亦能忍。」若被忍甲受苦意樂,雜諸小苦漸次修習,則忍苦力漸能增廣。 

(3) 思惟從小處漸次修習,就不會感到困難

如《入行論》說:「久久練習卻不成功,這種事情絕對沒有;所以先從忍受小苦修起,只要習慣了,到後來大苦也能忍得下。」修習忍辱,如果能披起安忍苦的意樂鎧甲,從掺雜小苦而漸次修習,則安忍痛苦之力就會慢慢增強。

P301LL1P303L2《集學論》〜悉當忍受。

《集學論》亦云,「此中若修小苦為先,則於大苦及極大苦而能串習。譬如一切有情由串習力,於諸苦上妄起樂想。如是若於一切苦上,安住樂想而漸串習,則亦能住安樂之想。」

《集學論》也說:「 先修忍受小苦,久而久之就能忍受大苦與極大苦。就像顛倒中的有情,無始以來即不斷串習執苦為樂,不自覺地忍受著輪迴眾苦;如果像這樣把一切苦受都當成安樂,慢慢串習,久了也就能真正安住在樂想,而習以為常地忍受修行之苦。」

又生此想,復如《猛利請問經》云,「應當捨離,如樹棉心。」《華嚴》亦云,「童女,汝為摧伏一切煩惱故,應當發起難行之心。」謂須心力最極堅穩,非心微薄之所能成。 

當痛苦出現時,要生起像《猛利請問經》所說的:「應當捨棄像樹棉一般軟弱無力的心性。」《華嚴經》也說:「 童女!為了摧伏一切煩惱,應當發起難行之忍辱心。」這說明串習忍辱必須要有極堅穩的心力,心力薄弱不可能成辦。

故若先發堅強志力,則諸大苦亦成助伴,譬如勇士入陣戰時見自出血,以此反能助其勇志。若先未聞如是之法,雖聞云我不能行此自輕蔑者,則苦雖微亦能成彼退道之緣,譬如怯夫,雖見他血亦自驚倒。

倘若能先啟發堅強的心志,那麼所有大苦漸漸都會成為修行的助伴;就像勇士在戰場上看到自己流血,不但不怯弱,反而更加勇猛。另有一種狀態,過去未曾聽聞過某種教法,現在一聽到要去行持,就會推托、自輕,認為自己做不到,這種人儘管痛苦極其輕微,也會成為他退道的因緣;就像懦夫光是看到別人流血,就雙腿發軟。

如云,「有若見自血,反增其堅勇,有雖見他血,亦驚慌悶絕,此由心堅固,怯弱之所致。」

如說:「譬如有些人看到自己流血,反而更增堅強勇悍;也有些人只看到他人流血,就驚慌害怕、甚至癱軟倒地。這完全就是心性堅固與怯弱的差別所致。」

巳三、處門廣釋

處門廣釋者。若須安忍所生苦者,為當忍受由何生苦。此分八處,依止處者,所謂衣服飲食坐具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是能增長梵行之依,此等諸物若得粗尠,他不恭敬,稽留乃與,不應憂鬱,當忍由此所生眾苦。

(三) 廣釋修忍之項目

既已知道為何要安忍,接著說明修忍的內容,亦即詳說修行要忍受哪些苦?下面舉出八個會產生痛苦的根本處,均當對之修學安忍。

1.依止處:指身命所依處之資財受用所生諸苦。如衣服、飲食、坐具、臥具、醫藥等日用資身物品,也是增長梵行必須受用的所依物。如果得到的所依物粗劣、微少,或者碰到施主態度不恭敬、或者故意留難的情形,不要憂惱,應該忍耐由此所產生的眾苦。

世法處者,衰毀譏苦,壞法壞,盡法盡,老法老,病法病,死法死,如是九種是為世法,依此一切或依一分所生眾苦,應善思擇而忍受之。

2.世法處:指世間軌則自然產生的痛苦。 即衰、毀、譏、苦、壞、盡、老、病、死等九種世間法,不論它們一起或個別出現所引生的苦受,應當好好思擇而安忍之。

威儀處者,行住坐臥是四威儀,第一第三晝夜恆時,從諸障法淨修其心,由此生苦悉當忍受,終不非時脅著床座草敷葉敷。

3.威儀處:指維持威儀所生諸苦。行、住、坐、臥四種威儀,其中第一、第三的行跟坐,必須不分晝夜,從各種習性障礙中淨修其心,由此所生的眾苦,全都應該安忍;除中夜之外,不能非時躺靠床榻或坐在草墊上休息。

攝法處者,供事三寶,供事尊長諮受諸法,既諮受已為他廣說,大音讚誦,獨處空閒無倒思惟,修習瑜伽作意所攝若止若觀,為七攝法,於此劬勞所生眾苦悉當忍受。

4.攝法處:指學法所生諸苦,又可分為以下七種情況:

(1)供養承事三寶;(2)恭敬供事尊長阿闍黎;(3)請求師長教授及領受正法;(4)受習學處,為人廣說;(5)大聲讀誦經典;(6)空閒獨自靜修時,心不顛倒、思惟法意;(7)根據義理,如理作意與正法相應,專心修止修觀。以上需辛勤成辦的七種攝法處所生之苦,皆為修行時所應安忍者。

P303L2P304L1乞活處者〜或應如是。

乞活處者,剃鬚髮等誓受毀形,受持裁染壞色之衣,從其一切世間遊涉兢攝住故別行餘法。捨務農等從他所得而存濟故,依他存活,不應受用集所獲故,盡壽從他求衣服等,斷穢行故,盡壽遮止人間諸欲。捨離歌舞笑戲等故,及離與諸親友同齡歡娛等故,盡壽遮止人間嬉戲,為七乞活,由依此等所生眾苦應當忍受。

5.乞活處:指生活方式所引生的眾苦,也有七種情況:

(1)捨離世間身相外貌,剃除鬚髮、受持毀形等;(2)穿著裁染的壞色衣;(3)捨棄世間一切行住等俗務,而安住於修習正法;(4) 捨棄世間生財事業,如務農、經商等,過著托缽乞食、依他續命的生活;(5)斷除自行積集資財、受用,盡壽從他人處求取衣物、飲食等;(6) 斷除貪等不淨行,盡壽遮止追求世間快樂的欲望;(7) 盡壽捨離人間嬉戲、歌舞等歡愉,並遠離與親眷、友伴等享樂的機會。由這種少欲知足的七乞生活中所生之眾苦,都應當忍耐。

勤劬處者,勤修善品,劬勞因緣所生眾苦悉當忍受。

6.勤劬處:指精勤修行所生諸苦。 由於勤修善品,即使身心疲憊,遇到種種不如意的情況,仍須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應當忍耐由此產生的眾苦。

利有情處者,謂十一事,從此生苦皆應忍受。

7.利益有情處:指為利有情所生諸苦。例如菩薩有救護怖畏、宣說法要…等十一件饒益有情之事,而由此所生的眾苦,都應當忍耐。

現所作處者,謂出家者,便有營為衣缽等業,諸在家者,則有無罪營農經商仕王等業,從此生苦悉當忍受。

8.現所作處:指成辦事業所生諸苦。 出家人有營辦法衣、缽皿等類的事情;在家人也有各種無罪性的士、農、工、商等維生工作;而由從事這些事業所生的眾苦,都應該忍耐。

如是八處所生眾苦,隨何苦起,皆應別別精進不廢正趣菩提,已正趣入不令成其退轉障礙,令意全無不喜而轉。

以上八種生苦處,皆須數數修習安受苦忍。在修行時,不論生起哪一種苦,都應個別、如法地努力修持,不要因此而廢棄了正趣菩提;如果已經趣入的,就繼續向上,千萬不要讓上述的種種因緣成為修行之障礙,乃至於退轉;必須先安立好忍辱的意樂,然後持續精進地串習,無論遭遇任何苦受,自己相續中連一點點不喜心都生不起來。

辰三、思擇法忍

第三引發思勝解忍中勝解之境,略有八種。

三、思擇法忍

「思勝解忍」,是指對於某一法,依理依教,經過不斷地思惟抉擇後,得到決定解,生起不隨他轉之大信心,此即是法思勝解忍;一般要有了這個「思勝解忍」的基礎,才能真正安住於修行,得到與法相應的快樂。下面說明勝解的對境,略有八種:

一淨信境者謂三寶功德,二現證境者謂無我真實,三希樂境者謂諸佛菩薩廣大神力,此復有三,謂神通力,六波羅蜜多力及俱生力。

(一)淨信境:指淨信三寶功德。

(二)現證境:指了解、淨信以後,進一步如法行持,親自驗證二種無我的真實義。

(三)希樂境:希求之樂境,指諸佛菩薩的廣大威神力,這又包括神通力、六波羅蜜多力及俱生力三種。(俱生力是說由於宿生如理修持,到下一生時生而具足;實際要到八地菩薩以後,這些神力都是與生俱來的。)

四五取捨境者,謂諸妙行諸惡行因及此所招愛非愛果,此分為二。

(四)善取捨境:指應取的善因妙行,以及由此妙行的因而感得的樂果。

(五)惡取捨境:指應捨應斷的惡行惡業,以及由此惡業的因而感得的苦果。

六七所修境者,謂大菩提是應得義及菩薩學一切諸道,是能得彼所有方便,此亦分二。

(六)(七)所修境:分指修持的目標與方法,第(六)指的是修行目標,即大菩提果;第(七)指能圓滿這個目標的方法,即菩薩一切學處是證道之方便。

八聞思隨行境者,謂所知境,卓壟巴師說為無常等,然《力種性品》說十二分教等正法,為第八種或應如是。

(八)聞思隨行境:即指所知境,祖師卓壟巴師說從下士道無常等法類開始,一直到最後成就,整個道次第的內容即是聞思隨行境;但有另外一種說法,《瑜伽師地論.力種性品》說十二分經教等一切正法,都屬於聞思所行境。此處宗大師並沒有明確說第八種境是哪一個,唯許十二分經教等,說「或者應該如此」。

P304L1P304LL3勝解之理〜波羅蜜多。

勝解之理者,謂如實知此諸境已,無所違逆數數思惟。

修學者對於上述內容,皆應如理修習勝解。所謂勝解,就是確實了知它真實的內涵,與正法相應不違,是經過數數思惟觀察,而得的決定知解。

安受眾苦及思擇法俱分八類者,如《菩薩地》所說而錄,特於思法此說極廣。

以上「安受苦忍」和「思擇法忍」之修習理趣,都分成八種類別來解說 (八種依處、八種對境),這是依據《菩薩地》所說而擇錄的,其中特別對如何引生法思勝解有詳細之說明。

卯四、修忍時如何行

修此等時如何行者。謂隨修一能堪忍時,皆令具足六種殊勝,具足六種波羅蜜多,唯除令他安立於忍,是忍施外餘如前說。

第四、如何修忍?該怎麼做 ?

修學任何一種忍時,都要結合六種殊勝 (所依殊勝、物殊勝、所為殊勝、善巧方便殊勝、迴向殊勝、清淨殊勝) 與六種波羅蜜多而修。譬如具足布施的忍辱,就是自己修忍,同時也以菩提心攝受他人安住於忍中,此即是「安忍施」;其餘五度,應知皆與前文「布施、持戒」所說相同。

卯五、此等攝義

第五此等攝義者。謂應隨念發菩提心,為行依止而修行者,是欲安立一切有情於漏盡忍所有根本,故須令此漸次增廣,大地諸忍作所願境而勤修習。

第五、此等攝義 (總結)

在一切時處做任何事情,都應隨念發菩提心這個根本,把菩提心當作行者修習的依止處。為了安立一切有情都能得到「漏盡忍」,也就是「無生法忍」的殊勝大利,必須依菩提心為根本去漸次增廣修習忍辱,並以地上菩薩修忍的境界作為所願境,努力精勤修學。

諸初發業所應學忍善了知已,如理修學。如於所說有所違越,應當精勤而令還出,若修此時捨而不修,恆為非一大罪所染,於餘生中亦極難修,最為殊勝諸菩薩行。

對於初發業菩薩所應修忍的內容,必須善巧、正確地了解,然後如理去實踐。如果有不如法或者違越學處的行持,應立刻努力懺悔還淨。若於修學之際輕忽這些墮罪,便會一直陷在眾多大罪的染污中,以至來生要想修習最殊勝的菩薩行,恐怕也難有機會。

若能視為勝道扼要,諸能行者現前修行,未能行者亦能於上淨修意樂,則如《妙手問經》所說,以少功力及微小苦,而能圓滿忍辱波羅蜜多。

如果能把修學忍辱當作成就菩提道之扼要,現在有能力修行的部分應該馬上去修;暫時做不到的部分,也要先長養修習的意樂,發願將來一定要做到,這樣才能像《妙臂請問經》所說,花費少許力氣,歷經微小痛苦,就能圓滿忍辱波羅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