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本週課程內容                              
本週廣論消文                              
廣論消文平台   
 

2020.02.11 簡短課摘 by 靜汝師姐

課程錄音 :


 

.

 

 

.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

 

師父手抄稿(聽帶)

http://p2.i234.me/1599d/20200131d.php

http://p2.i234.me/1599d/20200201d.php

 

 

 

 

 

簡短課摘 :

 

【讚頌】文殊讚雲海(一)

詞:宗喀巴大師

/恭誦:真如

長夜所修大悲水 熄滅貪著自樂心火聚

如實觀見甚深性 遍斷分別執著戲論網

荷利他擔無厭倦 所作觀視為立眾生故

於此本尊天中天 以信樂風吹拂讚語花
 

駱班長:相信大部分的同學都有參加周六或周日上師的提升營,上師藉由對武漢疫情的關懷想要利益我們的心,說了很多空性的內涵開示相當的深。如俊法師說:「一根蠟燭點一根蠟燭中間沒有一個實質延續的東西」這是什麼意思?這到底是要打破我們什麼樣的關鍵?學「法」很有意思,第一個要用「法」來動搖我們的觀念。也就是說要用「正知見」來動搖我心中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然後慢慢我們會體會到自己可能有一些的執著是錯誤的。我們的分別執著其實蠻多是錯誤的。

法師又說「風吹竹林」就跟我們人講話一樣,這句話你能接受嗎?我們的障礙是什麼?如果風吹竹林像是人在說話,那應該是有一個人在主導。但事實上風是緣起,竹林也是緣起,裡面沒有一個能主宰的東西呀。所謂執著就是這邊斷、那邊起,也就是說當執著一件事情他是有層面的,你以為你斷掉了執著,但其實有很多執著你並沒有覺察。

 

學員問:風吹竹林是個別的,但人講話經過腦袋主宰,如果沒有心就講不出內容。我覺得這二件是不一樣。

班長答:所以你覺得風吹竹林沒有一念心,但人講話是有一念心。所以心很重要,有心就有一個人、就有一個我。所以上師說先把物質界跟心靈界先分割,因為我們會覺得有一個心就有一個主宰的我,然後我在哪裡?心的作用是一念接著一念跟一陣風掀起一陣風有什麼差別?

學員答:一陣風過了就沒有下一陣。

班長答:錯了!一陣風銜接一陣風,在氣流上是沒有間斷的,跟念頭一樣的都是一起一落。所以一念心起一念心,我們會覺得有一個主宰的我。但是一陣風追起一陣風我們會覺得那是自然界現象。

學員問:如果心念沒有人為造作或是思想的話是不可能有心緒產生的。 

班長答:到底是心念是主體還是人為的思惟是主體?妳開始混淆了。所有都是心念的起落才有思惟,甚至腦部的作用都是心念的起落才引起,所以學法的時候都是在講心識的明滅。不要把很多前後的東西混雜,心念的起落如果是自然現象沒有一個我的時候,這時候就會慢慢開始承許「風吹竹林」跟一個人講話是一樣的邏輯。這樣聽懂嗎?

既然上師要我們學習無我空性,我們就要開始學習如何進入這個狀態。 那該如何進入狀態?動搖!動搖自己很多堅固不能夠動搖的想法、見解,動搖了以後慢慢生命就會改變。 為什麼上師用武漢疫情跟我們談空性呢?「空性」「無我」跟「無自性」跟「緣起」到底這些東西是怎樣互相牽連、如何牽連呢?聖者講說的時候都會連續出現,可是我們聽不懂。

如俊法師說「一朵花」」當我們把花瓣一片一片剝下來,剝到剩下最後一片花瓣時,還是一朵花嗎?花的存在與不存在、是如何變換的、什麼時候花不見了?這概念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這到底是在打擊我們什麼樣堅固的概念?

我再舉一個例子,例如:我買了一個很漂亮的水晶花瓶,第一個念頭是「擺哪裡」?然後「要不要插花」?我的念頭就一直緣在這個花瓶上面。隔天孫女回來了,碰的一聲,結果被打破了。這時候這個花瓶在我的心中突然就破碎了。突然在那個念頭裏我體會到「花瓶是無常的」是吧?!可是在這個念頭之前,原本我所想的花瓶是「恆常存在」的,這個叫「執著」。當我們將一個物品命名的那一剎那,我們居然會覺得那個是恆久存在的,這麼可怕喔!這叫「名言量」。

當談到空性的時候一定會談到「無常」這個字,就是要我們打破「」這個概念。

 

我心中的執著從各個名相來講,它能讓我體會到某些特性。而名相是為了人與人溝通時發明的,每個人對名相的認知不盡相同,也沒有一個標準。而它的本質是變動不拘的,因為它一直在變。

無常的東西,我們給了一個名字後就覺得它是長久存在的。不但認為它是長久存在的,在看到一個東西有作用時,我們會覺得它有一個能夠的「」,應該是有主宰的能力。這個有能力主宰的東西,它會對某一個他所想要處理的東西產生某一些作用。我們的生命裏頭開始區分能作用的人跟被作用的、跟所作用的物品。所以在廣論裏頭就有「能」與「所」。在這種「能」跟「所」裏面出現了另外一種執著,這種執著就是「有作用」就代表有主宰,「能」就是主宰、「所」就是被主宰。

「風吹竹林」誰是主宰?誰是被主宰?找得到還找不到?每一個緣起的背後有另一個緣起、又有一個緣起,是嗎?所以自然界現象它有作用無主宰,是嗎?!

淑文師姐剛剛講的最好,當這個人有一念心的時候,我們就沒辦法脫離這個思惟了。因為有心就有主宰吧?!所以一個人在講話,我們說他有意念呀這個意念啟動他講話,這個意念主宰呀,我們就開始找心。所以是心在主宰,一念又起另一念,其實心念的明滅仍然是自然現象無主宰,本質上是跟風吹竹林是一樣的。

我們生命裏頭只要碰到「心」這個字,只要碰到「我」這個字就開始把它安立成有一個主宰的我。事實上都是自然界的東西,有這個身體、那個身體,這個心、那個心,而每一個心都是自然明滅。

風是自然界的,武漢病毒也是自然界的,事實上是沒有一個「我」受到傷害,沒有加害者,也沒有被害者。在這過程中,你能體會這是自然界的生滅,能夠體會到沒有一個恆常獨立存在的我,才能夠真正的解脫老病死。沒有我老、我病、我死,只有某個身體老了、某個身體滅了、在佛法裏面講的都是苦空無我、無常。那為什麼會苦呢?當我們認定有一個主宰的我就產生苦。所有的苦都是因為加上了一個「我」事實上這是苦空無我。

佛法講「苦諦」,有人會問那有沒有「樂諦」呢?佛法裏不叫「樂諦」,佛陀說「滅諦」就是把所有的苦、所有的執著滅掉了以後,就會得到真正的樂,就叫「滅」,苦的本質就是執著有一個我。

法師又舉例說有一杯水,天人看到是甘露、人看到是水,惡鬼看到的是濃血。這在講什麼呢?因為是空變動不拘,所以緣起真實不虛。因為無自性,每一個東西都沒有本質是不變的,所以業果真實不虛。因為心識是這一世接續到下一世,結合受精卵產生新的身體,如果我們念念存善,起心動念是善的、是樂的,無論這一念心生、住滅、下一念心結合新的身體他仍然是善的、樂的,這就叫「增上生」乃至於「決定勝」。所以所謂的要救究竟災,它的答案就是一個,就是要起「善心善念」,而內涵就是從無我的空性走入業果的真實不虛

 

人為什麼會苦,本質上就是被「有自性」卡住,你能夠接受「無自性」才叫做接受業果。「有自性」業果就沒作用,舉例就是當我們貼別人標籤覺得他就是個爛人的時候,就覺得我沒辦法救你,那個人就是這樣無可救藥了。「無自性」就是他是個人,我起善心善念,對他也好、對我也好。所以無自性,業果就真實不虛。

面對一切境界起善心善念,此刻的善心善念延續下一念的善心善念,才能引領我們到增上生,這才是無限生命中的法寶。

 

透由今天的課程,可以的話再重聽幾遍。針對如何打破自己的執著,我們認定有個名字就認為是恆常存在的這件事情開始慢慢打破、對自己的標準開始起疑不要這麼有把握。對於所謂的緣起,這個身體、這個心靈的這種辯證,體會到無我空、無自性,然後苦的本質都是因為覺得有一個獨立自主的我。

把這些都打破之後覺得業果真實不虛,對後面的學習會非常有幫助,因為這些就是法的精髓。

 

立理班長:學習佛法二件事情是根本,就是「業果見」與「空正見」。為何老師不是從我們比較容易趣入的業果來講,而是引用空性的內涵呢?我想老師是藉著這個機會讓我們能夠串習空性的智慧。如俊法師有講一句話,當我們聽到講說空性的內涵時,光是講一句「空性好難唷」皆已種下學習空性、跟空性相應的種子。

 

像是武漢肺炎就是已經是感果的事情,但我們往往都把注意力放在已經感果的狀態,而忽略了種因才是最重要的。我們應該把更多的力量放在我還能夠改變的、還來得及改變的事情上面。面對這種境界如何把廣論上所學結合在生活裏面,在我們的生命中、無限生命中把正因這件事情當作第一要務,這樣在未來才有改變的契機。

 

【廣論消文P.147LL4

若能盡淨有力之業,云何經說唯除先業所有異熟。」請參照消文平台

 

影片【飛向中國】

立理班長:剛剛提到空性時有提到如何在因地上面心存善念、多做善事。這次的疫情也考驗了大家的身口意,因為評論太多了,我的心是想說,台灣好就好?還是緣在所有的眾生?大家可以檢視一下自己的心。

 

廣論消文P.148L6

補特伽羅差別一類,不決定者。」 請參照消文平台

 

駱班長:關於空性的學習,如同法師告訴我們的起一念疑惑都能產生無上的功德。如果你起一念心「啊空性太難了、太複雜了我不要學」這樣對自己的傷和很大。但如果你是想「啊這個我不太懂,但是有朝一日我要把空性搞懂,這樣我就能夠滅諦,把所有的煩惱、所有的見解都破除掉。」我雖然現在不了解,我就跟著慢慢學。所有的不能、做不到都是因為排斥產生的。所以心中的種子要安立在「我要努力慢慢學!」。

影片Plastic

駱班長:只緣於一個念頭就能創造出可以取代塑膠又不會導致汙染的原料。最重要的是很多的學習可以達到真正的喜樂而沒有煩惱的境界,真的很有意思,那我慢慢學,一定會走上去。每個事情的起源就是念頭認為每一件事情都會越來越好。這個念頭叫做「無自性」。所以無自性叫做業果真實不虛,無自性才能創造出無限未來的美好。

 

廣論聽帶P149L2】 「是故聖者於微小罪絕對可以信得過的一件事

請參照消文平台

 

駱班長:每一件事情要在因地上種下種子將來很容易做好。師父的話都是針對我們心中的邪宗,所以說我們一定要聽懂,然後打破在知見上的邪見。師父不是叫我們馬上做到,事實上有聽不一定有懂,懂了不一定做,做了不一定做得到。這裡說「哎呀!我是個凡夫呀,聖者尚且如此,我要努力」這句話就叫「種子」對比也有人種惡種子想說「我是個凡夫,聖者佛菩薩當然做得到呀,我是做不到的那算了。」同樣是種子有沒有差很多?!

例如:今天運氣不好、諸事不順。這時念頭應該要生起「那一定是我以前心念有不好的時候,那我從現在開始要把心念做好,以後就會越來越順了。」這就是種子。

又例如:今天運氣超好出門就踩到一千元、或是一進公司接到大訂單了。這時要想「我也沒做多少好事尚且如此,那我認真多做點好事是不是就更好。」我得到好處時是師長加持,我過去一定做了什麼好事才讓我現在得到好處,那我要更認真造善,這才叫智慧。種子就是在我的每一個起心動念上如何起善心善念,讓自己在無限生命中出現「無限希望、無限美好」這就叫「種子」。

接著看下面說「你一直這樣去想!雖然你做不到,你不會錯到哪裡去。有一天你很容易做到」這裡頭的理路就是種子對了就會一直累積善業,種子錯了就會一直累積惡業。

接下來師父這邊舉了一個例子叫 「輕棄佛語」最可怕的就輕輕鬆鬆地丟棄佛的話。我們好不容易累積了很多福報才能在這世聽到佛語,然後又認為佛所講的話是2600年前的話,應該要因時因地的改才對。更可怕的是還隨便找經論上的一句話「隨方毘尼」

「隨方毘尼」的意思就是說當去別的國家的僧團拜訪時會有當地的戒律,而我守的戒律的根本是「正知見」所以說我守住我根本的戒律,然後配合當地僧團的起居照著做。

我們現在也是常犯這種錯誤,常有人說我們不要隨便但要「隨緣」。佛說的是「隨緣不變」意思是說你有中心思想的時候,你隨緣時中心思想是不會改變的。而現在「隨方毘尼」跟「隨緣不變」的意思都被扭曲原意了。這就是心中的種子有問題「不信佛語」這是非常嚴重的。

師父這邊提到「二大慚愧」:佛出世的時候我在哪裡?為什麼我感得是生在末法時代?換句話說我過去造的業並不好,那為什麼不從這個地方去懺悔?!

上師問:「人都會死,那我現在幹嘛要讀書要上大學?」有位老人回她說:「妳這孩子想的太多,快快樂樂的過日子就好。」聽似頗有智慧的回答,然而傻子也是快快樂樂地過日子。像這些都是需要辨別清楚的。又有一次上師去參訪寺廟正哭著,一位老和尚見到她問說為什麼哭?上師回答:「花那麼漂亮但開了又謝了,那花為什麼要這麼努力開花呢?」老和尚答說:「這是一個大問題,妳要回去好好想想!我也要回去好好想想。」藉著這樣的疑惑種子就埋下來了,這個空性的種子就在上師的心中埋下,然後慢慢的證得。

今天學的就是「如何埋下種子」但是我們至少互相激盪,也了解師父所說的二大慚愧。

所謂「知慚有愧」這二個是非常了不起的正法,你能夠知道慚愧,其實對於我們生命中就埋下了正確的種子。這個種子未來發芽發光發熱乃至於讓我們證得空性,都是由這樣的慚愧、疑惑心而起來,這個叫「種子」。所以師父不斷強調的就是要我們埋下一個正確的種子。

 

以上內容敬請參酌,感恩!

 

 

 

片連結:

 

 

文殊讚雲海(一) _ 真如恭誦 》

https://youtu.be/SiaMuKX3NUI

 

真如老師給武漢同學的一封信!|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提起正念、造集善業

https://youtu.be/PJ94wszjGcM

 

 

飛向中國的班機

https://youtu.be/dm9VqnXfZQE?t=4

 

 

塑膠的解決方案

https://youtu.be/aAVOtt9IFgY?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