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期:           2019/02/04

廣論頁/行: P104LL3~P105L4
手抄頁/行: #6 冊 P163L1~P168L8

音檔起訖:   45B_1043~45B_1928

 2019  02月
 
 
 
 
 
 
 
 

 

b. Going for refuge by knowing the distinctions 
(p163) 【◎ 由知差別而歸依者。】

那麼這個三寶當中,這真正地、細細地說起來,彼此間有不同的特質,這個說一下。

According to the《Compendium of Determinations》: you go for refuge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distinctions among the three jewels. 
【如〈攝分〉說,由知三寶內互差別而正歸依。】

正式平常說皈依的佛、法、僧,它彼此間有什麼不同呢?它的別相,細緻的內涵,那麼按照著這個〈攝分〉說一下,分六部分。

1 The distinction based on their defining characteristics. 
The buddha jewel has the defining characteristic of full, perfect enlightenment. The teaching jewel has the defining characteristic of arising from the buddha jewel. The community jewel has the defining characteristic of correct practice by means of personal instruction. 
【此中分六,相差別者,現正等菩提是佛寶相,即彼證果,是法寶相,由他教授,而正修行是僧寶相。】

這個三寶差別、不同的地方,這個。就是說眼前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這一個人,就是佛;所證的果,就是法;證了果以後,把這個法教人家,照著去做的那些人,是僧。這個是三寶相—佛寶、法寶、僧寶,那是相的差別。

2 The distinction based on their enlightened activities, 
【業差別者,】

那麼它有什麼業用呢?做些什麼事情呢?

Buddha has the enlightened activity of giving sermons. The teach, ing has the enlightened activity of focusing on the eradication of afflictions and suffering. The community has the enlightened activity of fostering enthusiasm. 
(p164) 【如其次第,善轉教業,斷煩惱苦所緣為業,勇猛增長業。】

佛做些什麼事情?善巧地轉法輪,教化一切有情,這個是佛。那麼法呢?是說我們所緣,緣了這個法以後,能夠斷除煩惱跟苦;煩惱斷了嘛,然後這個業就斷;惑、業斷了嘛,苦就斷,那這個是法的功效。僧呢?「勇猛增長」,如理去做,勇猛精進,增長白淨之業。

3 The distinction based on devotion 
【信解差別者,】

第三個,這是在我們修學的時候,如何信、如何解呀!

p. 105

You should appreciate the Buddha as the one to venerate and serve, You should appreciate the teaching as that which is to be realized. You should appreciate the community as those with whom you should associate because they have attributes that are similar to your own. 
【如其次第,應樹親近承事信解,應樹希求證得信解,應樹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

對於佛,我們應該樹立這樣的「親近承事」,這個才是我們真正應該親近,應該真正承事的。這一點注意!我們現在親近的是誰?承事的是誰?現在我們平常親近的,在家嘛這個家庭啦、朋友啦,這樣;然後呢出家了,三寶,當然應該三寶。那麼這個地方仔細檢查一下:我們做到了沒有呢?所以平常的時候注意,我們常常告訴我們自己,我們要學佛,我們應該親近佛,應該承事佛。怎麼親近法?怎麼承事法?就是把你的心,一心想著 (p165) 他,一心想著他。

現在我們想著誰呀?不問、不檢查還迷哩糊嚕不知道,仔細檢查一下就很難說。以我來說,我的經驗,我們平常親近的,親近「我」,一天到晚承事「我」:喔唷!頭痛哦,趕快!找一點什麼藥吃一吃。啊,什麼營養大概不好,昨天晚上睡覺都睡不好……。一天到晚忙它這個東西,這樣。不是說不要,要的,我們要它幹什麼?用來修行,這一點要認識。因為要它修行,所以你對它起碼的給養是要的。所以這個佛一再告訴我們,這個車子要它用的;欸,塗車的油要的,只是僅僅塗車的油啊,注意到!千萬不要被這部車子騙掉了。

我們真正應該親近供事的—佛,所以「承事」什麼?佛。然後呢,普通我們身口承事,比如說我們把那個常住啊、殿堂啊,處理得乾乾淨淨,弄得好;然後呢如法修行,身口意三業承事,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對法呢,「希求證得」,這個才是我們希求的、希望的,要想如法去證得。那麼,對於僧呢?

【應樹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

如果你正式要修行的話,一定要有修行的同伴,這個修行的同伴就是僧團。別以為 (p166) 你一個人可以修得成功哦!不可能的,不可能的。就你眼前極短的時候來說,是;將來真正修成當中也需要有一段時候,譬如說你專門學止的時候,奢摩他的時候,就要寂靜的地方,是,你需要。在整個修行當中,你絕對不可能說一個人關起來修的。你自己沒有一個旁邊的人告訴你,你怎麼可能?然後呢我們生活當中共同—僧,有他種種的互相增上的很多好處在,這個以後慢慢地講。要想住在一塊兒,而要想那個的什麼?要「和合同一法性」—大家互相勸勉,然後呢互相策勵,互相看對方,而這樣地互相,相輔相成。這點太重要、太重要了!這個僧團之所以有種種規矩,目的無非在這個地方,這個以後下面會詳細講。實際上對我們這個團體特別重要,如果這一點把握不準的話,啊!那其他的都錯了,說修行,都恰恰相反,造了業。那麼,再下面:

4 The distinction based on practice 
You should worship and serve the Buddha. You should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teaching by applying yourself to yoga. You should cultivate a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mmunity through sharing the teaching and material goods. 
【修行差別者,如其次第,應修供養承事正行,應修瑜伽方便正行,應修共受財法正行。】

前面是信解,了解了,然後呢下面是修行。修行的時候呢,對佛是「供養承事」,去供養佛、承事佛,這樣。然後法呢,「瑜伽方便」,了解了以後,進一步怎麼跟它相應。這個「瑜伽」就是相應,照著這個方法,慢慢、慢慢地行持,跟它相應。當跟正法相應 (p167) 的時候,那時候染污、無明就漸漸地淨化而遠離。然後呢你要修行的時候,必定要什麼?有共同的助伴、同伴,這個就是僧,所以共受財、共受法。「共受財」是資養這個色身,「共受法」是資養慧命;而我們所以能夠修行增長慧命,要靠這個暇滿的人身,要這個暇滿的人身,還有財,這個財就是世間之財。那麼由於這個世間之「財」,修行而增長這個「法」,所以這兩樣東西都是「共受」,要和合。修行的時候應該這樣。

5 The distinction based on recollection 
【隨念差別者,】

那麼平常的時候,經常憶念什麼?

You should recollect the good qualities of each of the three jewels by reciting "Thus, the Bhagavan...." 
【謂應別念三寶功德,如云:「謂是世尊等。」】

這個經常隨念,這個前面說過了。

6 The distinction based on how they increase merit 
【生福差別者,】

最後一點,你這樣去做,有什麼好處?生起了這個福,有什麼不同?

Supreme merit is increased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either persons or the teaching. 
【謂依補特伽羅及法增上,生最勝福,】

(p168) 是,對這個佛跟僧生的福,是依補特伽羅而生的;法,是依法而生的這個功德。那麼,雖然佛跟僧,都是「依補特伽羅」,都是依人,佛是一個人,說:

The Buddha and the community are instances of the former. 
【佛及僧二是依初義,】

就是依補特伽羅。

Also you can increase merit in dependence on either a single person or many persons. 
【此復依一補特伽羅,及依眾多補特伽羅,】

換句話說,佛只有一個;而「眾多補特伽羅」就是僧,僧必定是一個團,四人成眾,而

The community is a case of the latter, because it requires four monks. 
【生長福德,以於僧伽定有四故。】

這個道理我們了解。那麼,這個是知差別。那麼第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