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期:           2019/02/22 (複習)

廣論頁/行: P103L7~P103LL5
手抄頁/行: #6 冊 P144L6~P147LL3
音檔起訖:   45A_0648~45A_1304

 2019  02月
 
 
 
 
 
 
 
 

 

【博朵瓦云:】

那麼下面,祖師來告訴我們。引用那個祖師,那個祖師就是這麼修習的,他把他的經驗,以及他的開示跟我們說。

If you reflect on the Buddha's good qualities again and again, you will receive a blessing commensurate with the strength of your faith and the purity of your mind. 
【「若數數思,漸能深信,漸淨相續,能得加持。】

照著前面這個,如法如理地不斷地去思惟,那個時候你「漸能深信」。這個「漸」字,注意哦!修行沒有一個例外的,一定是這個樣的。我們說頓悟、頓悟,悟的時候是頓悟,修的時候可是漸漸地來的呀!修的時候漸漸地來,天下沒有一個事情例外的。是,平常我們隨便做什麼東西,摸了個半天,忽然之間:啊!我懂了。是的,你懂是一剎那,可 (p145) 是它絕對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你前面就是摸了半天,然後呢?噢,開了竅了!眼前我們也是這樣,那個電燈,你這麼一撥,嗯,亮了!但是你外面要從外面發電機,裡邊接那個東西,喔唷!花了好大的勁哦!你因為花好大的勁,而且做對了,到那時一撥,就亮了!這個我們要了解,這個我們要了解。所以你能夠這樣不斷地思惟的話,欸,慢慢、慢慢地,這個罪障淨除、資糧積聚,所以信心是增長、加深,那個時候「能得加持」,佛加持來了。佛不是不加持欸!這我們要了解,就是我們自己的障礙在那裡。

Because you have gained certainty about them, you will go for refuge from the depths of your heart and train yourself in the precepts of refuge. 
【由於此上獲得定解,故能由其誠心歸依,】

由於這個道理,你經過這樣地深入,那個時候才獲「定解」哦!現在我們還沒有定解哦,還是我們聽見了這個道理。所以真正的定解的話,還必須要你自己思惟,這個思惟要如理思惟,否則的話你打妄想,是妄想一萬年也沒有用哦!那個時候,你心理上面產生的淨信心,確定不移—啊!就是如此。那個時候,你得到了定解以後,就確定不移地說,原來你要去掉痛苦、得到快樂,都在這個上頭啊!你那個皈依呀,真正地對了—誠心皈依。否則的話,都是空話,否則的話,都是空話。說皈依,啊!好的、好的,求個皈依。然後呢就算是皈依了,總是講到:唉呀!跑得去皈依,讓我嘛多發一點財,然後呢求這 (p146) 個。都是求這個世間的,等於順世外道,都是完全外道的事情,都跟佛法不相應,都是求長壽、健康,保佑我闔家平安啊!

但是對世間人來說,我們不要笑他,佛不會笑他,佛處處地方,在依我們所歡喜的,從這個地方來引誘我們。所以剛才這個話,主要的是什麼?就策勵我們自己的。凡是這種地方你處處要了解哦!凡是我這種話,就是每個地方來策勵我自己,觀察我自己的內心,我們千萬不要拿這個標準去衡準別人,這個要了解。那麼,所以他現在說,啊!那個時候你就至誠恭敬地真正皈依。

Then everything you do will become a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若於所學,能正習學,則一切事悉成佛法。】

妙了!你如果說對於我們所學的學對了!「正習學」,能夠學對了,好好地這樣地深入的話,任何事情都是佛法。這個話大有道理,以前在黑板上面,我曾經特別寫出來:「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這引《華嚴經》上的。很多大乘經典上面,也告訴我們這一點,說你如果忘失了菩提心,不管你修什麼,對不起!這個不是佛法,這是魔業。現在這地方呢,你只要能夠這樣去認真修習,做任何事情都是佛法。嘿!嘿!這麼個好法。如果說做任何事情都是佛法,吃飯、穿衣,當然都是。在我們想像當中:哎喲!這 (p147) 個祖師都是大徹大悟以後的事情,他就是穿衣、吃飯啊都是佛法,我們凡夫份上,好像沒有份。不然!就是我們凡夫份上的事情。只要你能夠得到如理正確的教授,聞、思相應,只要照著去做的話,一切事無非都是佛法。如果說你要回向往生,這個就是淨業,這個就是淨業!所以叫「正助雙修」,否則助,助些什麼?助些什麼?就是這個呀!這個你做對了,這個也是正,是也是助呀!

It is said that we value the Buddha's knowledge even less than that of an accurate diviner. 
【吾等對於諸佛妙智,尚不計為準洽占卜。」】

哦!這句話聽了,真是,我們未免覺得痛心。實際上,現在我們,這個地方我們,博朵瓦那時候說的,博朵瓦的時代離開我們現在什麼時候呢?離開我們現在已經要……想想看,他是宋初的人,宋朝初年的人,快一千年,不到一千年,那個時候已經這樣了。唉!現在我們是更糟糕啊!我們現在說,我們現在對於佛的妙智—佛是一切智人哪!但是在我們心目當中看起來的佛,不如一個算命先生,不如一個算命先生。這個話怎麼講呀?他下面有一個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