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期:           2019/06/05

廣論頁/行: P113LL2~P114L2

手抄頁/行: #7 冊 P6L6~P11L5

音檔起訖:   49A_0700~49A_1757

 2019  06月
 
 
 
 
 
 
 
 
 
 
 
 

 

(2) You will obtain both joy and supreme joy 
【二獲大歡喜者,】

這個我們說有了福報嘛當然歡喜,不一定,有很多人,你看他很有福氣,又有財,子孫滿堂,又有地位名譽,他就苦苦惱惱的很,他不一定歡喜,它這個地方不但你有福還有歡喜。先引經論上面。

The 《Collection of Indicative Verses》 states: Those who, recalling the Buddha During the day and at night, go for refuge to him, gain the advantage of being human. 
【如《念集》中云:「若諸日夜中,能隨念諸佛,正歸依佛者,此是人所得。」】

說假定我們哪,「日夜」,就是平常一切時處,能夠隨順著三寶,去憶念三寶—佛,了解了佛的種種的殊勝,然後你真實如法如理去皈依的話,這個好處,這就是我們人所得到的。這個話要解釋一下,我們才能了解。你要曉得,人的真正殊勝之處在什麼地方?在三界之內,為什麼初機修學唯一的只有在人道當中,原因何在?人有一樣東西特別 (p7) 強盛—思,思惟、思心所。這個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這有什麼功效?這個要說明一下。平常我們一切的有情,一切的有情都同樣具足的幾樣東西,說六根。同樣六根—當然無色界那個色法不存在,那麼上界的容或有一些東西,因為在定當中,乃至於譬如說有很多特別的地方。就一般來說起來,眼根所對—眼所見,耳所聞,然後呢鼻、舌、身種種,當對了這個境界以後,馬上緊跟著這個意識,所謂「五俱意識」跟著它一起來了。所以平常我們這個心裡邊的,一直隨著這個五根轉,而這個情況是非常粗猛。所以在這種狀態之下,那個心力啊,一直跟著外面在轉,跟著外面在轉。

那麼,因為你跟著外面轉的話,你始終在一種被動的狀態當中,你沒有辦法從這個外相的事相上面,更深一層透過這個事相的表面,認識這個裡邊深一層的意義。要什麼情況之下才行呢?就是說你必定要把這個意識,從外面的五根上面把它收回來,收回來,不被這個外境轉。那個時候,你這個意識能夠再集中起來,貫注在你所觀察思惟的這樣事情上頭。我現在隨便舉一個例子,很簡單。譬如叫你去念書,叫你去念書,你正要念得好的時候,平常我們一般來說,外面吵了,或者有人打攪你了,那個時候你念書念不好。為什麼?喏!因為耳根所對不行耶,對不對?就是這樣。還有呢,就是你心裡面有很多所好樂的事情,有一樣東西很難放的事情擺在這裡,就是外面的境引著你,你必定要把這個拿掉 (p8) 了以後,然後呢你把你的意識貫注在這個地方去,然後你才能夠深入。

所以,現在關於前面所說的這個道理,我們已經體會到一件事情—都是什麼?都要經過思惟觀察。這個時候必定把這個意識,從那個外境上面要拿回來,貫注在這個裡頭去,貫注在這個裡頭去。然後你能夠如理如量地去思惟,思惟了以後,跟這個法相應的種種的內涵,你才能夠體會得到,體會得到。那麼所以在這個地方所謂「隨念」等等,都是這樣的。

然後你去想:啊,這個世間哪,雖然表相上面看起來是那麼快樂、這麼好,實際上,唉!這個是虛假的。表相上面好像是一年又一年,天增歲月人增壽,可是實際上的內涵,天是增了歲月,人在減壽。你才能夠從那個表相上面,進入這個事相的內涵去。然後你經過了這個思惟觀察,得出來這個結果說:啊!現在你要皈依,這是唯一可靠之處。如果你能夠這樣思惟的話,那個時候你會發現一個什麼事實?覺得:唉呀!以前都被這個外相所騙,所以種種的痛苦由此產生。現在不!啊,現在這個外相是騙不了你了,所以你不再被牽著鼻子走。因為你被牽著鼻子走,所以產生種種的苦惱。現在呢,你當下得到解脫,一切自由自在的,自己可以把握得住。那麼這個情況之下,你會有一個什麼感受說:啊!本來為著環境轉是煩煩惱惱,現在呢由於這樣的話,你不被它轉,當下不再煩惱,得到清 (p9) 涼、得到自在、得到解脫,這豈不是歡喜嗎?

所以你如果說,真正地能夠這樣的話,那內心當中的的確確,到那個時候有一種歡喜,這個歡喜叫做什麼?法喜,法喜。其實我們不必這麼深談啦!就說念佛,說:「喲!這個世間這麼可怕啊,現在到極樂世界呀,這麼快樂啊!」然後你能夠這樣想的話,你只要如理如法地去想,的的確確這個內在就讓你感到太多歡喜。在座的好幾位同修,已經透過了佛法告訴我們的道理,如理去思惟以後,欸!發現以前這種苦苦惱惱的事情,現在整個地就轉過來了。那用這麼一點點哪,就會得到這麼大的好處,所以他不但得到福,而且可以得到歡喜。那你想,我們現在對這個佛法真是可以說皮毛一點點哪,已經這樣歡喜,你將來深入真正能體會到的話,這個歡喜真是無量無邊地多啊!

You should apply this to the other two jewels as well. 
【於餘二寶亦如是說,】

其他法、僧也是這樣。

Thus, the one who relies on these three refuges grows more joyful with the thought, "I have really gotten something worth getting!" 
【我今獲得依止如是三寶歸宿,是為善得,作意思惟,增長歡喜。】

想:哎呀,說:「好呀!以前因為不認識,一直錯了,結果是越走越錯呀!現在真 (p10) 正的這個正確的該皈依、可皈依、應皈依。啊!這實在好。」然後你能夠這樣地作意思惟的話,這個歡喜增長,這個歡喜增長!平常,就像我們以前做錯了,自己還覺得做對,忽然之間發現:「哎呀!以前上了當了。」到那時候,你覺得:「哎!我這下不上當了真好。」然後你繼續努力地,你發現不上當的好處又來了,當然你越想越走是越歡喜。那麼第三呢,

p. 114

(3) You will Obtain concentration 
【三獲三摩地,】

還有呢能夠得定。要曉得這個因為歡喜就容易得定,為什麼原因?要曉得定這個東西,它必定要是內心很寧靜的,假如你心裡面一天到晚煩煩躁躁,你能得定嗎?當然不行。所以他一定粗猛的煩惱解脫了,然後跟法相應了,在那種歡喜的狀態當中,歡喜的心情通常心是比較寧靜。然後呢你在那個時候,從這個基礎上面更進入,就得定;由於定就得慧,由於慧就得解脫,得了解脫—說「清淨」,所以第四:

and (4) You will attain purity You will be liberated through training in concentration and wisdom. 
【四獲大清淨者,謂由等持及以慧學而得解脫。】

就是這樣,那麼這四個。那麼另外一點呢,這四個的程序我們要了解。第一個,你皈依的時候得到的福,這個就是我們的資糧。然後呢你根據著這個資糧,然後你善根增長, (p11) 如理思惟,能夠跟著它去做的話,處處地方照著去做的話,你內心上面跟它相應了。相應的正確的內涵是什麼?欸!那就是你不再跟煩惱相應,於是啊,這個時候的的確確不再造惡業、增長善業,這個是剛開始,屬於戒學範圍。所以這個情況之下,你的內心上面,自然可以得到戒相應的這種調伏粗猛煩惱,獲得煩惱息滅的清涼,得到內心上面的浮淺的歡喜,由此深入定、慧而得解脫。所以這個四個,還有這樣的一個必然的次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