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本週課程內容           

本週廣論消文           

課程內容回顧

2023.05.11 課程預習七因果教授(一)  

師父手抄稿(聽帶)

http://p2.i234.me/20013d/20230511d1.php

http://p2.i234.me/20013d/20230511d2.php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http://p2.i234.me/20013/20230511/02.php

廣論科判

上士道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 

  己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己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

     庚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

     庚二、修菩提心次第

          辛一、七種因果教授

            壬一、於其漸次令發定解

              癸一、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

              癸二、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壬二、如次正修

              癸二、修習希求菩提之心

              癸三、明所修果即為發心

          辛二、寂天教授

     庚三、發起之量

     庚四、儀軌受法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中重要者。如是一次發如是心趣入正行,然因有情數量眾多行為惡暴,學處難行,多無邊際經劫無量,見已怯畏退墮小乘,非唯一次發起大悲,應恆修習漸令增長。於自苦樂全不顧慮,於利他事毫無厭捨,故易圓滿一切資糧。

中重要

縱能一次發起如是的大悲心,趣入菩薩正行(大菩提心相應的行為叫菩薩行),但見到有情數量無可計數,行為粗暴惡劣,學處又極為難行,內容數量無有邊際,尚須歷時無量時間,於是心生怯弱,而退墮到小乘中。因此,不是僅僅一次發起大悲心,就能肩負起救度眾生的重擔,而是中間須恆常修習,數數發心,使大悲逐漸增長。由於悲心堅固,才能在行菩薩道中,對自己的苦樂完全不顧慮,對一切利他事業毫無厭捨,因此才容易圓滿一切菩提資糧。

如《修次初篇》云,「如是菩薩大悲所動,全不自顧,極欲希求利益他故,而能趣入至極難行,長夜疲勞集聚資糧。」

如《修次初篇》中說:「由於菩薩被大悲心所推動,完全不顧自己,一心只想利益他人,故能趣入至極難行的菩薩行中,安忍長夜的身心勞苦,精勤累積資糧。

P212L1〜P212LL1如《聖發生信力經》〜為勝教授。

如《聖發生信力經》說,『其大悲者,為欲成熟一切有情,全無苦生是所不受,全無樂生是所不捨。』若趣如是極大難行,不久即能圓滿資糧,決定當得一切智位,是故一切佛法根本唯是大悲。」

就像《聖發生信力經》上所說:『菩薩由於大悲,為了成熟一切有情,沒有一種苦不能接受,沒有一種樂不能捨棄。』如果真能趣入這樣難行的菩薩行,不需要很長時間,即能圓滿資糧,速得一切智智的佛位。所以說,一切佛法的根本唯是大悲心。」

後重要者。諸佛獲得果位之時,不如小乘而住寂滅,盡虛空住義利眾生,亦是由於大悲威力,此若無者同聲聞故。如《修次第中篇》云,「由大悲心所攝持故,諸佛世尊雖得圓滿一切自利,盡有情界究竟邊際而善安住。」又云,「佛薄伽梵無住大涅槃,因即大悲。」

後重要

大悲心不止於初、中期重要,於後期也非常重要。諸佛成就果位之後,不會像小乘安住在寂滅中,而是發願在虛空未盡之前,恆時不斷地利益眾生,這就是因為大悲心的緣故。若無大悲,佛就和聲聞小乘沒什麼差別了。就如《修次中篇》所說:「由於大悲心的攝持,諸佛雖已圓滿一切自利,卻仍然安住於有情界中恆常不斷地濟度眾生。」又說:「佛證得無住大涅槃,盡未來際利樂一切有情,即由大悲之故。」

譬如稼禾初以種子,中以雨澤,後以成熟而為最要。佛之稼禾,初中後三,悲為最要。吉祥月稱云,「以許悲為佛勝苗,初如種子增如水,長時受用如成熟,是故我先讚大悲。」

譬如莊稼,初期要有種子播下,中期要有雨水潤澤,後期要能果實成熟,這樣才會有好的收成,稱為三階段重要。同樣的道理,要想成就圓滿的佛果,無論初、中、後期哪個階段,都應以修持大悲為最重要。月稱論師在所造《入中論》的起始讚頌文中,首先禮讚大悲心。月稱論師說:「對於希求殊勝佛果的大乘行者來說,修持大悲的重要性,初期猶如種子、中期猶如雨水、以及後期果實成熟,成為眾生受用不盡,任何階段大悲不可或缺。由於大悲在修學大乘道的期間,不論是初、中、後期任何階段中都十分重要,故我先禮讚大悲心。」

由見此義,《正攝法經》云,「世尊,菩薩不須學習多法。世尊,菩薩若能善受善達一法,一切佛法皆在其手。一法云何,所謂大悲。世尊,由大悲故,一切佛法皆能自來菩薩手中。世尊,譬如轉輪聖王輪寶所至,一切軍眾皆至其處。世尊,如是菩薩大悲所至,一切佛法咸至其所。世尊,譬如命根若在,餘根亦在。世尊,如是大悲若在,菩提餘法亦當生起。」

由於觀見大悲心在成就佛果的初中後三階段中最為重要,《正攝法經》中便說:「世尊!菩薩不需要學習太多法門。世尊!菩薩只要好好受持一法、通達一法,那麼一切佛法就盡在其中了。這一法是什麼呢?就是大悲。世尊!由於大悲,菩薩自然能獲得一切佛法。大悲心就像轉輪聖王的輪寶,輪寶走到哪裡,軍隊就護持到哪裡。世尊!大悲心所到之處,一切佛法也都聚集在該處了。世尊!好比命根在,其他諸根就在。同樣地,大悲若在,其餘菩提分法也都會生起。」

若於如是勝道扼要無邊教理之所成立,獲得定解,於菩薩心根本大悲所有法類,何故不執為勝教授。

如果能對這些以無邊教理所成立的勝道宗要獲得定解,那麼對菩提心根本的這個大悲心相關的法類,怎麼能不作為我們修學的中心呢?

P212LL1〜P213LL1故如響那〜因果無定。

故如響那窮敦巴說,「於覺口窩 所雖請教授,終唯教云,捨世間心,修菩提心。」善知識敦巴譏笑告曰,「此是掘出覺口窩 所有教授中心。」知法扼要,獲決定解,唯此最難。故應數數集聚淨治,閱《華嚴》等諸大經論,求堅定解。如吉祥敬母云,「尊心寶即是,正等菩提種,唯尊知堅實,餘凡莫能曉。」

過去如響那窮敦巴就說:「每次向阿底峽尊者請求教授佛法之精要?尊者總是教誡:『捨離世間心,修習菩提心』。」善知識種敦巴笑著說:「挖到寶了!這正是尊者所有教授的心要所在啊!」要真正了知佛法的扼要,並對其產生定解,這絕對是最困難、也是最重要的事。如果暫時還無法生起菩提心,就應當數數積集資糧、淨治罪障,並多閱讀《華嚴經》等諸大經論,以求堅定的勝解。正如馬鳴菩薩所說:「世尊的中心教授即是菩提心,這就是正等覺菩提的種子,但只有佛才通達它的精要,其餘凡夫是無法知曉的。」

癸二、諸餘因果是此因果之理

第二諸餘因果是此因果之理。初從知母乃至於慈,為因之理者。總欲離苦,數數思惟其有情苦即能生起。然令此心易生猛利及堅固者,則彼有情先須悅意愛惜之相。如親有苦不能安忍,怨敵有苦心生歡喜,親怨中庸若有痛苦多生捨置。

二、說明諸餘因果是此因果之道理(以知母、念恩、報恩、慈心作為悲心之因;而增上意樂、菩提心為悲心之果的道理)。

首先,為什麼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是大悲心的因?總說起來,如果僅是希望他人離苦的善心,那麼不斷思惟有情所受之苦,就能生起。但是若要讓這種心容易生起、並且猛利、堅固,就必須要先對有情觀為悅意、可愛之相並加以珍惜。譬如,一般人看到親友受苦,就無法安忍;看到怨敵受苦,反而心生歡喜;看到非親非怨的中庸者受苦,則根本視若無睹,多生棄捨。

其中初者,因有可愛,此復隨其幾許親愛,便生爾許不忍其苦,中下品愛下品不忍,若極親愛,雖於微苦亦能生起廣大不忍。見敵有苦,非但不生欲拔之心,反願更大願不離苦,是不悅意相之所致。此亦由其不悅大小,於苦歡喜而成大小。親怨中庸所有痛苦,既無不忍亦無歡喜,是由俱無悅非悅意相之所致。

先說第一種情形,我們無法忍受親友受苦,原因是有可愛相作祟的緣故,而且隨著親愛程度的多寡,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不忍。若是中、下的親愛,就生起小不忍;若是極度的親愛,那麼即使對方只受到些微痛苦,我們也會生起極度的不忍。第二種情形,看到怨敵受苦,我們非但不會有幫他除苦的心,反而希望他痛苦加重、最好不要離苦,這是由於不悅意相所導致的結果;而且不悅意程度的大小,會對怨敵所受之苦,生起大小不同的歡喜心。第三種情形,看到非親非怨一般人受苦,我們既無不忍,也無歡喜,這是因為對他沒有攙入悅意、或不悅意的情緒,所以不痛不、沒有感覺。

如是應知,修諸有情為親屬者,是為令起悅意之相。親之究竟是為慈母,故修知母,憶念母恩,及報恩三,是為引發悅意可愛。愛執有情猶如一子,此悅意慈是前三果。由此即能引發悲心。欲與樂慈及拔苦悲,因果無定。

由此可知,觀修一切有情為自己的親友,目的是為了對他們能生起悅意之相。與我們最親的人莫過於慈母,因此,修習知母、念恩、報恩這三者,將能對有情引發起悅意、珍愛之心,繼而視一切有情如獨子般愛護,這「悅意慈」就是前三者(知母、念恩及報恩) 的果。有了悦意慈,就能引發悲心。想要給眾生安樂的慈心(與樂慈) 和想要拔除眾生痛苦的悲心(拔苦悲),二者之間,沒有孰為因孰為果的必然關係,換言之,可以由慈生悲,也可以由悲生慈;但大悲卻一定是由悅意慈心而生,多一分悅意慈,就多一分大悲心。

P213LL1〜P215L1故知母等〜一切種智。

故知母等三種所緣,即是與樂慈及拔苦悲二者根本,故於此中當勤修學。又發心因,修諸有情皆為親者,是月稱論師及大德月,蓮花戒論師等之所宣說。

由此可知,知母、念恩、報恩三者,既是與樂慈與拔苦悲的因,也是慈心與悲心的根本,所以,對這三者應當勤加修學。「把一切有情當作親眷,即是發菩提心的因」,在月稱論師所著的《四百論釋》、大德月論師的《弟子書》、以及蓮花戒論師的《修次中篇》中都有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