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本週課程內容           

本週廣論消文           

課程內容回顧

廣論原文(含科判連結&目錄)下載

2023.10.05 課程預習學菩薩行(六)  

師父手抄稿(聽帶)

http://p2.i234.me/20013d/20231005d1.php

http://p2.i234.me/20013d/20231005d2.php

http://p2.i234.me/20013d/20231005d3.php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http://p2.i234.me/20013/20231005/02.php

廣論科判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 

  己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己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

  己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庚一、發心已後須學學處之因相 

    庚二、顯示學習智慧方便一分不能 

    庚三、正釋學習學處之次第   

      辛一、於總大乘學習道理 
      壬一、淨修欲學菩薩學處
      壬二、修已受取佛子律儀 
      壬三、受已如何學習道理 
        癸一、何所學處
        癸二、其中能攝諸學道理 
          子一、正義數量決定 
          子二、兼說次第決定 
        癸三、於此如何學習次第 
          子一、初於總行學習道理 
            丑一、學修六度熟自佛法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壬三、受已如何學習道理

第三分三,一、何所學處,二、其中能攝諸學道理,

三、於此如何學習次第。 今初。

() 受已如何學習菩薩律儀:受戒後應如何學習學處,可分三點來說。即說明學處內涵、總攝理由、學習次第。

癸一、何所學處

若廣差別雖無邊際,隨類略攝,於六度中盡攝菩薩諸應學事,故六度者攝菩薩道一切扼要大嗢柁南,四攝亦即攝於其中。攝施易知,愛語者是依六度教誡所化,利行者是安立他於所教義,同事者是自亦同所化行故。

1.   說明菩薩學處

真要詳細解釋學處,根本說不完,然以種類略攝,可於「六度」中總攝菩薩一切學處,所以,六度是統攝菩薩道中一切要義之原則綱要。四攝也可以含納在六度中。四攝法當中第一個是布施,這個容易理解;愛語,是依照六度教誡眾生;利行,是引導眾生進入教義內涵;同事,是與眾生同修善法。

P258L1∼P259L1又二資糧∼唯佛地有

又二資糧及三學等,亦攝菩薩一切正道。然如六度所引解了,諸餘能攝則不能爾,故以六度為能攝事最為第一。

當然福智二資糧、及戒定慧三學等也可以統攝一切菩薩所要學的內涵,只是以六度來詮釋所有菩薩學處是真正能夠包攬無遺、最為圓滿的,因為菩薩的一切善行都可以為六度所攝。

癸二、其中能攝諸學道理

第二分二,一、正義數量決定,二、兼說次第決定。 今初

六度能總攝學處的理由:分為數量決定和次第決定。

子一、正義數量決定

佛薄伽梵略說六度總嗢柁南,最勝紹尊如佛密意而為開解,解釋如是重要因相,令發定智,即此數量決定道理。若於此理獲勝定解,則執六度修持為勝教授,故當得定解。其中分六,

(1) 數量決定:此處所說數量,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等六度。佛陀曾把修行略說為六度總綱,後來由最能紹繼佛意的彌勒菩薩,著作《現觀莊嚴論》解釋佛陀如此說的原因、要義,開顯甚深意趣,令修行者對圓滿的內涵有所了解、引發定智,這就是數量決定的道理。若於此等道理能獲得殊勝定解,則於修習六度,自當認為是最殊勝的教授。下面分為六個項目說明。

觀待增上生數決定者。謂圓滿菩提廣大行者,必須轉經無量生世。此復進道若無圓滿德相之身,如現在身略有少相,縱勤修行實難增進,故須身德一切圓滿。又須具足所受用財,能受用身,同受用伴,凡所作業悉能成辦,四種圓滿。

1觀待增上生之數量決定

要能圓滿廣大的菩薩行,必須經無量生之相續;在多生多世的修學當中,如果沒有圓滿身相作為所依身,像現在的凡夫身只有少許德相,縱然勤修,亦難增進,故須圓滿一切身德。此外,還要具足四種圓滿:所受用之財(布施為因)、能受用之身(持戒為因)、同受用之伴(忍辱為因),以及能成辦之事業(精進為因)。

又此盛事亦多變為煩惱之緣,故須不隨煩惱力轉。此猶非足,尚須對於諸取捨處,能善分辨無倒進止。若不爾者,猶如竹蕉結子便枯,騾孕自死,即彼盛事而為害故。

但此四圓滿會轉生為煩惱之機緣亦多,故第五尚要有不隨煩惱轉的定力。這樣還不夠,又須第六具備對善惡取捨的智慧,該做的就進,不該做的就止。否則就像竹子開花、芭蕉結完果後便枯,騾子懷孕就死一樣,享盡盛事反而害了自己。

若有智慧,知是往昔妙業之果,更勤修因令漸增長。若無智慧,受盡先果而不增新,後苦起首。

有智慧的人知道宿世善業才能感發今生妙果,因此會更努力修集善因、增長善果。沒有智慧的人,只顧當下享受,不知要累積新的善因,等到昔日之果享用盡了,後面就要受無量無邊的苦了。

故於餘生感六盛事,非為無因,不平等因,其隨順因定為六度。故於現法,當修當習當多修習六到彼岸,以殊勝因能感如是殊勝果故。此是現前增上生果,身圓滿等究竟增上生者,唯佛地有。

所以來生想要獲得上述六種圓滿盛事,絕非無因生,或不平等因之所生,而是隨順因生。這個隨順因,如其次第,定為六度。因此,我們今生就要努力修習六度,以此殊勝因感得來世的殊勝果,這也是就現前增上生而言;如果能生生增上,等到這個增上生到達最究竟圓滿的時候,就是決定勝,就成佛了。

P259L1∼P260L1如《莊嚴經論》∼六度決定。

如《莊嚴經論》云,「受用身眷作,圓滿增上生,恆不隨惑轉,諸事無顛倒。」

如《莊嚴經論》中說:「受用、身相、眷屬、及事業圓滿,這些都是增上生的所依,而要達到究竟的決定勝,須以定、慧引導,一切時處,恆常無間,ㄧ直努力增上,到最後圓滿就是佛。」因此,不論現前增上生,乃至究竟決定勝,都需要修學六度是確定的。

以如是身學菩薩行,菩薩唯有二所作事,謂正引發自利利他。是故觀待引發二利數決定者。其修利他,先須以財而作饒益。此若損惱有情而施亦無所濟,善遮損他及所依事,利他極大,故須尸羅。

2觀待於成辦二利之數量決定

以上述所說圓滿之身來學菩薩行,菩薩所作唯有二事:成辦自他二利。以成辦利他而言,應先以財施或法施的方式來饒益他人;然而布施時,若態度或其他方面損惱了對方,這個布施沒有功德。所以,要善巧遮除能損害他人的十種黑業,這樣才是真正利他;而遮止黑業,有賴於守護尸羅清淨。

若不能忍他作怨害,報一報二,戒難清淨,故戒究竟須耐怨害忍。由不報復,能免眾多他所造罪,他若信樂堪令行善,故是最大利他。

又如果不能忍受他人怨害,選擇以牙還牙,則戒行無法清淨,因此需要能夠忍辱。去除報復心,不僅能免他人多所造罪,他若信樂,還可以進一步教他行善,這才是最大的利他。

自利者,謂以慧力得解脫樂,若心散亂不能得此,故須靜慮令心住定,堪能如欲安住所緣。有懈怠者不能生此,故須晝夜發勤精進無有勞倦。

自利方面,主要指以智慧得到解脫之樂而言。要想得到解脫,一定要具足智慧但若心散亂,必定得不到智慧。這時需靜慮的工夫令心住定,才能隨心所欲地安住在善所緣上。然而懈怠者無法修得靜慮,故需一切晝夜發起精進,沒有疲厭。

此即彼等一切根本,故修二利六度決定。如云,「勤行利有情,修捨不害忍,住脫及根本,一切自利行。」

精進是其餘五度的根本,修行主要就是靠精進。因此,要能圓滿自他二利的話,就是修習六度。如說:「為了利益有情,菩薩應精勤修習六度:修捨是布施;不害是持戒;忍是忍辱;前三度是利他行。安住是止,也就是定;解脫由觀,也就是慧,後二度是自利行。實際上修學六度就包含了自利利他的一切菩薩行。」

此中利他非一切種,言住脫者心住所緣,是靜慮行跡,解脫生死是慧行跡,若辨此二則於寂止,不致誤為毘缽舍那。如是自許甚深持心,亦僅是此靜慮一分,故於六度圓滿之體,當求定解。

此處僅談及前三度屬利他,而後二度是自利,精進則通自他二利。說到「住脫」,「住」是指令心安住於善所緣,此為靜慮(止)之成效;「脫」是解脫生死,則為智慧(觀)之成效。若能別別分辨此二者,就不會把奢摩他誤為毘缽舍那了。有些自認為可以入定持心的行者,要注意是否僅修持了靜慮的一分,因為雖修禪定,還不是真正能解脫的慧。所以,我們應該進一步認識六度圓滿的體性,對之產生定解,這樣才不會走岔。

觀待引發圓滿一切利他數決定者。先以財捨除其匱乏,次於有情不為損惱,且忍怨害,於助他事發起精進而無厭離,依於靜慮以神通等引攝其意,若成法器次依智慧善說斷疑,令解脫故六度決定。

3觀待圓滿成辦一切利他之數量決定

如果純粹以利他的角度來看,六度也是決定的。首先對有情布施財物,除其匱乏;其次不損惱任何有情;非僅如此,而且能忍他人所作怨害。幫助別人時,當發起精進,毫不厭倦;進一步,以靜慮引發神通等令他人生起善法欲樂;若對方堪為法器,再以智慧為他說法斷疑,引領他人解脫。所以,一切利他事業皆由六度成辦。

P260L1∼P261L1如云,∼有力堪忍。

如云,「不貪及不害,耐怨事無厭,引攝善說故,利他即自利。」此二頌說修自他利,不可不依六度,若於引發自他利理,獲得定解,則能殷重修習六度。

如說:「不貪就是施,不害就是戒,耐怨事就是忍,無厭就是精進,引攝善說就是定慧,這樣地圓滿利他,也就圓滿了自利。」                         

以上二個偈頌講到修習自他二利,都必須要六度。對此道理若能具備真實定解,自然會全部精神認真地去修習六度。

觀待能攝一切大乘數決定者。謂已得財位無所貪著,及於未得不希求故,於諸財位能不顧戀,有此則能守護學處,受戒敬戒。依情非情所生眾苦,能堪忍故不起厭患。修善所作勇悍無厭,修奢摩他無分別瑜伽,及毗缽舍那無分別瑜伽。以此六事攝盡一切能趣大乘,此由六度次第引發,無須更多。

4觀待能攝一切大乘之數量決定

(以大乘道所應學的內容來說,六度也能完整包涵,一無遺漏。) 於已得之財位不貪著,未得之財亦不希求,對所有資財毫不眷戀,這樣才能守護學處、受持戒律,不會隨意違犯。對有情與非情所帶來的眾苦,皆能忍受而不起厭患,才能勇悍精進修行善法。最後修習無分別定、無分別慧(即止、觀無分別瑜伽)。這六件事含攝了一切能趣入大乘的宗要,大乘道亦由此六度依次而成辦。就是這六度,不能少,也不需多。

如云,「不樂著受用,極敬二無厭,無分別瑜伽,諸大乘唯此。」由是因緣,欲入大乘棄捨六度,實為相違。

如說:「不耽著受用即是布施;敬重戒律即能持戒;不厭患眾生則能忍辱;不厭患善行就是精進;修習止、觀無分別瑜伽,即是靜慮與智慧,這些就是大乘道的內容了。」因此,若真想要進入大乘,卻不修六度,這實在沒有道理。(「不樂著受用」就是不貪,布施;「極敬」就是戒;「二無厭」是指忍辱和精進。「無分別瑜伽」就是止與觀。)

依一切種道或方便數決定者。謂於已得境界受用,無貪欲道或方便者,謂行惠施,由修能捨離彼貪故。諸未得境為得彼故功用散亂,防護方便謂持淨戒,由能安住比丘律儀,一切事業邊際散亂悉不生故。

5依一切種道或方便之數量決定

 (大乘菩薩要廣學一切道,依此觀點辨明:六度為成辦之方便。)

不貪著已得境界受用的方便道是「布施」,因為布施就是修捨心,能遠離貪愛。防護為貪求未得境界受用所生之散亂,其方便即為「持戒」,因為戒律清淨,就能安住於比丘律儀,於世間事一切散亂都不生起。

不捨有情方便謂能堪忍,不厭怨害一切苦故。增善方便謂發精進,由發精進善增長故。淨障方便謂後二度,靜慮伏惑,般若能淨所知障故。故六度決定。如云,「不貪諸境道,餘防為得散,不捨有情增,餘二能淨障。」

不捨有情之方便為「忍辱」,因為能不厭患他害所生的一切苦。能增長善業之方便是「精進」,因為發起精進的力量,使善業得以增長。淨治罪障之方便道為後二度,「靜慮」能調伏煩惱,「般若」能淨除所知障。由此可知,成辦一切道的方便,由六度決定。如說:「不貪已得境界受用是布施;防止貪求未得境界受用所生之散亂是持戒;不捨有情為忍辱;增長善業為精進;淨除一切罪障是靜慮與智慧」。

又不隨已生欲塵散亂自在轉者,謂無貪施。若先未生預遮滅者,則須尸羅,防護無義非義散亂。惡行有情數多易遇,由此因緣退捨利他,能對治者,謂當修習有力堪忍。

此外,希望不隨逐已生的欲塵散亂,而能自在動轉,菩薩行者應修學無貪之施度。想要在欲塵散亂尚未生起之前,就預先遮除,則須修學戒度,以防範無意義或不如法的事情。面對造惡有情數量眾多且容易值遇,恐將生起棄捨利他之心;菩薩唯有修學忍度,才能不捨有情。

P261L1∼P262L1淨善眾多∼教授所致。

淨善眾多長時修作,令增長者,要由思惟此勝利等,發起恆常猛利勇進。暫伏煩惱,須修靜慮。滅煩惱種及所知障,謂須般若。此於六度,能與最大決定知解。

想要增長眾多善法、累積善業的行者,須靠長時間的修習;應由思惟善業之勝利、惡業之過患,來策發自己的善法欲、勤精進。要壓伏煩惱,使煩惱不現起,須靠靜慮的工夫;徹底滅除煩惱種子及所知障,須靠修學智慧。 以上說明六度是引生最大決定知見的道理。

觀待三學數決定者。戒學自性即是戒度,此要有施不顧資財,乃能正受,是戒資糧。既正受已,由他罵不報罵等忍耐守護,忍是眷屬。

6 觀待三學之數量決定

戒學之自性就是戒度;此若先有布施,對一切資財沒有貪著顧戀,乃能圓滿的持戒,所以稱布施為戒學的資糧。受戒之後,由堪忍他罵而不報復,乃能守護戒律,所以稱忍辱是戒學的眷屬。

靜慮心學,般若慧學。精進遍通三學所攝,故六度決定。如云,「依三學增上,佛正說六度,初學攝前三,後二攝後二,一通三分攝。」

有了戒,進一步學定,定就是靜慮,是心學;般若是慧學;而由精進通攝整個戒、定、慧三學;由此說明六度決定的道理。如說:「修學佛法可以從戒、定、慧三學慢慢增上,世尊正說而開之為六度;戒學攝布施、持戒、忍辱前三者,定學攝靜慮、慧學攝般若;而戒、定、慧三學都透由精進來成辦。」

如是當以何等勝身,圓滿何等自他二利,安住何乘。由具幾種方便之相,修行何學,能滿能攝如是身、利、大乘、方便及諸學者,當知即是六波羅蜜。總攝菩薩一切修要大嗢柁南,乃至未得廣大定解應當思惟。

經過前面的解說,行者自應思惟,當以何種圓滿之身,圓滿何等自、他義利?應安住何乘?由具幾種方便之相,修行哪些學處?才能圓滿的含攝如此身、利、大乘、方便及諸學?應知這些答案都是六度。六度是菩薩一切修持要義的大總集,如果對如是數量決定尚未生起廣大定解前,應該好好思惟。

又初不令超出生死,其因有二,謂貪資財及著家室。能治此者謂施及戒。設暫出離,不能究竟而復退墮,其因有二,謂由有情邪行眾苦,長修善品而生厭離。能治此者謂忍及進。

又,菩薩行者一開始無法脫離輪迴的原因有二:一貪資財,二著家室;這要靠布施和持戒來對治。透過對治,假設暫時能得出離,但未達究竟又退墮輪迴,這也有二個因:就是面對眾生邪行會產生眾苦,以及對長修善行感到厭煩不耐,這要靠忍辱和精進來對治。

以耐眾苦及他怨害,經無量時猶如一日。善知修習勇悍之法,若多修練發起忍進,則能對治退墮之因極為扼要。

能夠忍受眾苦及他人怨害的話,即使經過無量劫,也會如同一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此外,又能懂得自我鞭策修行勇悍之善法,引發忍辱與精進的力量,這就是對治退墮輪迴的重要關鍵。

非但修此菩薩諸行,即現在時修諸善行,於少艱辛忍力薄弱,於所修道無大勇悍。以是因緣初入雖多,然於中間能不退者,實不多見,皆由未修忍辱精進教授所致。

不要說修這樣難行的菩薩廣大行,即便眼前要修一點善法,如果忍辱力量不夠,稍微碰到一點辛苦就耐不住了,完全缺乏勇悍與好樂心;因此入道的人很多,之後還能維持不退轉的人實在不多見。原因就是對忍辱、精進沒有認真修習的緣故。

P262L1∼P262LL3又於中間∼如是次第。」

又於中間雖未退轉,然有二種失壞之因,謂心散亂不住善緣,及壞惡慧。對治此者,謂靜慮、般若,佛說散心修念誦等無大義故。若於內明法藏之義無簡擇慧,雖於粗顯取捨之處,亦起錯誤顛倒行故。此依斷除所對治品能治增上數量決定。

即使中間沒有退轉,還要面臨二種失壞的原因:心放逸散亂而不能專注於修行,以及邪知邪解;這些要靠靜慮和智慧來對治。佛陀說以散亂心修持念誦等等,沒有多大義利。如果對佛法經藏之內涵缺乏簡擇的智慧,連粗淺的道理也不知取捨,自然容易犯下顛倒錯誤。以上說明觀待所斷品及能治品的數量決定,也是依六度就行了。

依能成辦一切佛法根本扼要數決定者。謂初四度是定資糧。以此四種能成不散靜慮度故,依此因緣若修妙觀,則能通達真實義故。

觀待能成辦一切佛法根本扼要的數量決定,是指須修習前四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為定資糧,因為這四種資糧可以成就不散亂的靜慮度,然後再進一步修習妙觀察智,則能通達真實義理,徹底滅除煩惱障和所知障。

隨順成熟有情增上數決定者,與前所說第三義同。此是聖者無著所許,如獅賢論師所立而說。對於六度引發定解,最為切要。

觀待隨順成熟有情的數量決定,和前面所說六項目當中的第三點─「圓滿一切利他」的意思相同。這是經過無著菩薩承許,依照獅子賢論師所立數量決定的解釋。總之,這六度亦能圓滿的包含所有其他法門的論點;因此,對於六度引發定解,是行者最為切要之事了。

子二、兼說次第決定

第二,兼說次第決定分三。生起次第者,若能布施,於諸資財不顧不貪,則能受戒;若具尸羅善防惡行,則於怨害而能堪忍;若有忍耐不厭難行,退緣微少,能發精進;若能晝夜發勤精進,能發正定,心於善緣堪能安住;若心定者,乃能如實通達真實。

前面已詳細說明學處的主要內容、數量決定,此處附帶說明次第決定。

(2) 兼說次第決定:分三

1生起次第:若能對資財、受用不貪著、不顧戀而行布施,便能受戒。若能守護淨戒、善防惡行,便能安忍外來的傷害。若有不厭難行之忍,則逆緣少而精進多。若於晝夜精進勤修,則能引生正定,安住善緣而心不散亂。若心安定,則能如實通達真實勝義。

勝劣次第者,前前微劣,後後殊勝。

2勝劣次第:六度中,以勝劣之次第來說,前者較微劣,後者較殊勝;換句話說,前前為下品,後後為上品。

粗細次第者,前較後者易轉易作,故相粗顯;後較前者難轉難作,各較自前,故為微細。

3粗細次第:較於後者,前者較易趣入、修持,故為粗淺;反過來說,較於前者,後者較難趣入、修持,故為深細。

《莊嚴經論》云,「依前而生後,安住勝劣故,粗顯微細故,說如是次第。」

大乘《莊嚴經論》說,「六波羅蜜多由前度引生後度,依此次第而有微劣、殊勝;粗淺、深細等行相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