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8
課程預習:學菩薩行(五) 師父手抄稿(聽帶) 廣論科判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
己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己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
己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庚一、發心已後須學學處之因相
庚二、顯示學習智慧方便一分不能 辛一、必須學習無謬全圓之道
辛二、除遣此中邪執 辛三、破斥於彼諍議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第三經義,其經文時正是觀擇生等之時,故說施等真實無生。言分別者,顯其唯是分別假立,非說施等不應習近而應棄捨。是故乃至未成佛前,於此諸行無不學時,故須學習六度等行。 第三段《梵問經》的經文是說,正當觀察一切法性的生、滅……等(指《中論》上所說的「八不」:不生、不滅、不一、不異、不斷、不常、不來、不去)達到覺悟之時,了知布施等六度於實性中並無生滅,亦即就勝義諦來說,布施等一切行都是無自性生;而所謂分別,只是世間假名安立的名言。經文的意思,不是說施等六度不用修習而應棄捨,而是說修布施等時,不要去執著;應當了達空性而修菩提行。因此,一直到成佛前,能夠修學就要盡量修學,六度萬行都要去勤修。 此復現在當由至心勵力修行,諸能修者策勵而修,暫未能者當為願境,於能修習此等之因,集聚資糧,淨治業障,廣發大願,是則不久當能修行。若不如是行,執自不知及不能行,謂於此等不須學者,自害害他,亦是隱滅聖教因緣,故不應爾。 經過這些說明,應該了解現在就要至心勵力去修,有能力的人要策勉自己精進,能力不足的人應該把「行菩薩道」當作發願內容,願自己能夠早日修習。現在要先累積能修的因,也就是集聚資糧、淨治業障,廣發大願,相信不久之後就能如願修行。如果不這樣做,而把不知道、做不到當成藉口,還妄稱六度等不必學,這是耽誤自己、傷害他人,也是聖教隱沒之因,千萬不要犯這麼嚴重的惡行。 《集經論》云,「觀察無為厭有為善,是為魔業。知菩提道而不尋求波羅蜜多道,是為魔業。」又云,「若諸菩薩離善方便,不應勤修甚深法性。」 《集經論》中說:「想要了達涅槃的空性義理,卻不喜修持世間有為善的方便分,這是魔業。了知菩提法,卻不去實踐波羅蜜多道,也是魔業。」又說:「菩薩行者若遠離行善的方便分,就不應該勤修甚深空性的智慧分。」意指菩薩若棄方便,因缺悲等而修法性,即走上二乘的岔路去了。 《不可思議秘密經》云,「善男子,如火從因燃,無因則滅。如是從所緣境心乃熾然,若無所緣心當息滅。此諸善巧方便菩薩般若波羅蜜多遍清淨故,亦能了知息滅所緣,於諸善根不滅所緣,於諸煩惱不生所緣,安立波羅蜜多所緣,亦善觀察空性所緣,於一切有情以大悲心亦觀所緣。」 又,支那和尚等謬解無緣,他們把統統不分別就當作無緣;然而在《不可思議秘密經》中說:「善男子!譬如烈火從因而燃,無因即滅;心也如此,心火亦從所緣而熾燃,若無所緣,心火即滅。這些具足善巧方便的菩薩們,由於已證得圓滿清淨的般若波羅蜜多,對於所緣何者當息,何者不當息,如實了知。譬如於諸善根即不滅所緣;於諸煩惱即不生所緣;善安立波羅蜜多所緣;又能善巧觀察空性之所緣,而於一切有情亦能以大悲心觀為所緣。」 此中別說無緣有緣,當善分別。如是煩惱及執相縛當須緩放,學處之索則當緊束,當壞二罪,不當滅壞諸善所作。學處繫縛與執相縛,二事非一,護律緩放與我執縛緩放,二亦不同。 修學者應當要善分別此中各別所說無緣、有緣的道理。對於什麼應該緊束,什麼應該緩放,也應善巧了解並予區分。譬如對煩惱和我執的繫縛應該緩放;而對戒律及學處則應緊束。應當遮止性遮二罪(惡行);而不應毀壞諸善法行。因為學處之縛與我執之縛,二者完全不同;同樣地,放緩戒律與放緩我執,意思也完全不一樣。所以,必須善加思擇,我執之縛,應放緩;戒律,不能放緩。 一切種智由多因成,僅一一因非為完足。獲妙暇身,本當從其種種門中而取堅實。若說一石驚飛百鳥,修道一分不修餘者,當知是遮二資糧門不善惡友。 要知道,成就一切遍智,要靠很多因緣,若只有一部分的因絕對不夠。今生既已獲得了善妙的暇身,就應該好好修習各種法門以達堅實的境地。如果有人說一石能驚飛百鳥,修道一分就可以不再修其他學處,這種人就是障礙我們累積福慧資糧的惡友啊! P256L2∼P256LL1又大小乘∼種性堪能。 又大小乘,亦是修時學不學習無邊資糧,曰少分乘及曰小乘,二是異名,少分義者是一分故。現在劣果飲食等事,尚須眾多因緣成辦,而於士夫第一勝利,欲修成佛,反計一分而為完足,極不應理。果隨因行,是諸緣起法性爾故。 又大、小乘之差別,在於發心不同,故修習亦不同。大乘是修習無邊的學處、累積無量的資糧;小乘亦名少分乘,少分指一分,小乘是少分的學習,當然只能得到少分的果位。(要圓滿一切功德,就不能只以少分乘來圓滿,必須福德、智慧二資糧都具足才能圓滿。)
一般世間的雜事,都還需要很多的因緣才能成辦其短暫利益,更何況是修行者所希求的最究竟目標─成佛,反而妄想透過少分的因緣就能圓滿佛果,這完全沒有道理。果是跟隨著因而來的,這就是緣起法性,本來就是如此。 《悲華》於此密意說云,「少分成少分,一切成一切。」《如來出現經》云,「若諸如來出現於世,非一因緣,何以故,最勝子,諸如來者要以十億無量正因,乃能成辦。何等為十,謂以無量福智資糧圓滿正因。」乃至廣說。《無垢稱經》亦云,「諸有伴,如來身者從百福生,從一切善法生,從無量善道生。」如是廣說。 於此意涵,《悲華經》也說:「少分因只能成就少分果,一切因才能成就一切果。」《如來出現經》說:「諸佛出現於世,不是單靠一個因緣成辦的,為什麼?菩薩們!成佛要具足十億個無量正因,才能成辦諸佛一切圓滿。何謂十?即具足無量福德、無量智慧等一切圓滿正因。」經上面說得很清楚。《無垢稱經》也說:「諸位同修!如來的報身是從一切圓滿福德而生,從一切善法生,從修習一切無量的善道而來。」經上都這麼說。 龍猛菩薩亦云,「若佛色身因,如世間無量,爾時法身因,如何而可量。」如是方便智慧,以六波羅蜜多總攝修學者,如前所說是諸密咒與波羅蜜多二所共同。 龍猛菩薩也說:「圓滿佛陀色身的因,尚且需要無量的世間法來成就;而圓滿佛陀法身的因,則根本無法衡量。」可見需要修學的大乘法門是如此浩瀚無邊,所以才要用六度總攝為方便分與智慧分,而此六度萬行也是顯乘與密乘都要修學的共道。 諸大咒典釋諸宮殿及中諸尊,盡其所有,一切皆是內心德時,數數說為六波羅蜜多,三十七菩提分,十六空等圓滿波羅蜜多道故。 譬如密乘大咒典解釋壇城時,講到有無量宮殿、無量莊嚴聖眾等等,這就是內心德相圓滿波羅蜜多道的顯現;而這些波羅蜜多道就是六度、三十七菩提分、十六空等等。 故除少數補特伽羅差別,以諸欲塵為正道等,與波羅蜜多所說略有取捨,當知諸餘唯是共學。若以上說而為種子,善思惟已非一分道,於全分道未獲定解,則不能知大乘總道。故具慧者,當於此發堅固定解,由多門中漸增大乘種性堪能。 密乘中除了少數特別殊勝的補特伽羅能以五欲為道,和顯乘的次第教法略有差別外,其他都屬於顯、密共通的學處。應善巧思惟上面所說這些不共的因,絕不是一分道所能成辦;如果對修學完整的道體未獲定解,將絕對無法通達圓滿的大乘總道。有智慧的行者應該對修學大乘道要有正確的認識,堅定發心,實踐菩薩行,並由多方面累積增長福德與智慧,增長大乘菩提心種。 第三解釋學習學處次第分二,一、於總大乘學習道理,二、特於金剛乘學習道理。
初中分三,一、淨修欲學菩薩學處,二、修已受取佛子律儀,三、受已如何學習道理。今初 三、解釋學習學處的次第 菩薩學處是顯乘與密乘都要修學的共道,此處先說顯乘的部分;顯乘於「學習菩薩學處」又可分三方面來解說:淨修欲學菩薩學處之心、修已受持菩薩律儀、受已如何學習菩薩律儀。 律咒二中,若先未受各各律儀,不可聽聞所有學處。此不同彼,此諸學處先當善知,淨修相續,次樂受者,乃可授與諸律儀故。 (一)
淨修想學菩薩學處之心:一般來說在未受別解脫戒或密宗灌頂之前,不允許聽聞戒律內容或持誦密咒;菩薩戒則不同。在未受菩薩戒之前,就應該先了解其內涵,淨修身心,其後考量自己能歡喜持守,這時才授予菩薩戒。 如《菩薩地》云,「欲受菩薩淨戒律儀,先應為說菩薩法藏摩怛履迦,其中所說菩薩學處及犯處相。若慧觀察自思擇已至心愛樂,非為他勸非為勝他,當知是名堅固菩薩,堪受菩薩淨戒律儀,如受戒法,彼亦應受,亦應授彼。」 如《菩薩地》中說:「對想受菩薩戒的人,應該先為他講解與菩薩有關的法藏(摩怛履迦),如論藏《菩薩地》及經藏《華嚴經》,讓他了解學處及違犯之相。先由善知識開示,再以智慧觀察思擇自己是否歡喜愛樂,如果受戒非因他人勸說或抱持超勝他人的心態,則可知為一位堅固菩薩,堪能受持菩薩淨戒律儀。確定之後,授戒師和受戒者分別按照律儀進行。」 故先了知諸所學處,為作意境。若於學處至心愛樂,修欲學已,次受律儀則極堅固,是善方便。此及下文二處宣說,文恐太繁,當於後釋。 所以,應先了知學處,如理作意思惟觀察,若能由衷生起欲學心,再去受持律儀,這個戒就會非常堅固,這也是一種善巧方便。為了避免重覆宣說,後面再一起解釋。 第二者,初當如何正受道理,受已無間於根本罪及惡作罪防護道理,設有毀犯還出道理,戒品釋中已廣決擇。未受律儀定須先閱,如彼當知。 (二)修已受持菩薩律儀:先說明如何受戒、受戒之後應如何
立即防護根本墮及惡作罪、以及犯戒後如何還出清淨的道理;以上內容於《菩薩戒品釋》中都有詳細解說。故於未受戒之前,定須研閱,從中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