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2
課程預習:布施度(四) +持戒度(一) 師父手抄稿(聽帶) http://p2.i234.me/20013d/20231102d2.php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http://p2.i234.me/20013/20231102/02.php 廣論科判
寅一、學習布施
卯一、布施度性
卯二、轉趣發起布施方便
卯三、布施差別
辰一、總一切依當如何行
辰二、觀待別依所有差別
辰三、布施自性所有差別
巳一、法施
巳二、無畏施
巳三、財施
午一、實捨財施
未一、捨財道理 未二、若不能捨當如何行
未三、習近對治布施障礙 午二、唯意樂施
卯四、此等略義 寅二、持戒度
卯一、尸羅自性
卯二、趣入修習尸羅方便
卯三、尸羅差別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第二不能捨時當如何行者。若有求者正來求時,為慳覆者,應作是思,此可施物定當離我,此亦棄我我亦捨此,故應捨此令意喜悅,攝取堅實以為命終。若捨此者,則臨終時不貪財物,無所憂悔發生喜樂。 2.
如果不能捨的時候,該怎麼辦?若有求者來乞,卻因自己的慳貪而難捨,這時該怎麼辦?應該靜下心來思惟:這個東西將來終究會離開我,我也終會捨棄它,現在布施出去的話,可以累積資糧福報,內心應該感到歡喜,如此可換得堅實的法財直到命終。現在就捨出去,到臨終的時候,也不會因為放不下財物而憂惱,既然將來能無所憂悔,不是應該高興嗎? 如是思已仍不能捨,如《勇利經》說,「應以三事曉喻求者,謂我現今施力微弱善根未熟,於大乘中是初發業,隨不捨心自在而轉,住於取見我我所執,唯願善士忍許,不生憂惱。如何能滿汝及一切有情意樂,我當如是漸次而為。」 如果這樣思惟以後還是不能捨,可以仿照《勇利經》所說,「應以三件事委婉告知求者:我現在的布施力薄弱、善根尚未成熟,對大乘道才初發心,受到慳心驅動及惡取見的影響,仍然住於強盛的我執、我所執,無法捨棄資財受用。尚請大德寬恕,不要憂惱。我會努力學習布施學處,希望將來捨心自在,能圓滿你和一切有情的意樂。」 此是斷餘不信過失,非無慳過,《集學論》說,菩薩慳悋是應呵責,然如是行似能遮免,「由慳不施財法他勝。」 這樣的做法雖說是為了去除來乞者不信任的心理,但還是有慳悋之過失。《集學論》中說,菩薩慳悋是應該受到呵責的,不過前面的做法至少可以遮除「由慳悋而不行財施和法施的根本罪」。 《攝波羅蜜多論》亦云,
「若有求者現在前,力極微故不能施,必令求者不退弱,應以軟語慰其意。以後若再來前乞,必定不應令失悔,當除慳吝諸過失,為斷愛故應勤修。」 《攝波羅蜜多論》也說:「乞者已經來到面前,卻因自己捨心不足而無法布施時,應該溫言軟語安慰對方,至少不要讓他退失信心,希望來日不再讓他失望,期勉自己勤修學處,努力斷除慳悋及貪愛等過失。」 P279L2〜P280L1第三習近〜如商利應呵。」 第三習近對治布施障。障者如《攝決擇分》略說四種,謂未串習,匱乏,耽著,未見大果。其中初者,謂雖現有可施財物,然於求者不樂惠施,能治此者應速了知如此過患,是我於施先未串習,今若不施,則於後世亦不樂施,強思擇已而行惠施,不隨未習過失而轉。 3.修學對治布施的障礙 如何對治布施的障礙?在《攝決擇分》中,略說障礙有四:未串習、匱乏、耽著、未見大果。 (1)對治未串習:由於並無布施的習慣,以致眼前雖有布施的財力,然而卻不樂意施給來求者。對治的方法是立即思惟不布施的過患。應該要想:過去就是因為缺乏串習,所以不懂得要布施;如果現在繼續隨順過去沒有布施的習慣,那麼來世一定還是做不到樂善好施。透過這種思惟觀察,勉強自己,提起勇悍心去做,絕不隨順過去沒有串習捨心的過失。 第二者,由其財物極尠闕故不生捨心,能治此者應作是念,我於生死流轉之時,或由宿業或繫屬他,於他人所未能饒益,令我具受眾多難忍飢渴等苦。設由利他,於現法中發生眾苦乃至殞歿,此施於我猶為善哉,非空發遣諸來求者,縱無彼財尚有菜葉可以活命,如是思已,忍匱乏苦而行惠施。 (2)對治匱乏:由於自己財力匱乏而生不起捨心。對治的方法是思惟因為匱乏而不布施的過患。應該要想:我在無始生死當中流轉,就是因為宿生惡業或作人傭工無法作主,過去不知道要饒益他人,以致自己也多次遭受難忍的飢渴痛苦。假設現在能去利他,即使眼前可能受到種種苦,乃至於喪命,但這個布施對我來說還是好的,所以絕對不能打發來求者,讓他空手而返。即便把財物送掉,也還有菜葉可以活命,透過這種思惟和練習,就能慢慢忍受匱乏的痛苦而行布施。 第三者貪可施物極為悅意最上勝妙,於來求者不能生起捨與之心,能治此者應速了達耽著過失,我今於苦倒執樂想,由此能生當來眾苦,如是知已斷除耽著,即將此物而行惠施。 (3)對治耽著:由於貪著、珍愛自己擁有的資財,導致對來求者不能生起施捨之心。對治的方法是立即思惟耽著難捨的過患。應該要想:輪迴的一切,皆無真實的安樂。我現在卻把貪愛財物這些苦因,倒執為樂想,真是愚癡啊!如果隨著這種錯誤妄想,將來一定會感發種種痛苦。透過這種思惟,徹底斷除耽著之心,就能把財物布施出去了。 第四者未見行施能生正等菩提勝利,觀見廣大資財勝利而發施心,能治此者當速見其過,總應觀察一切諸行,皆念念滅,特觀資財速滅速離,一切所施皆當迴向廣大菩提。若唯顧視財等異熟,則唯能得廣大財位,不得解脫。如諸商賈為與價故,一切資財悉無吝惜捨與於他,此唯得利非能得福。《四百頌》曰:「云於此行施,能生大果利,為報而行施,如商利應呵。」 (4)對治未見大果:由於不知道布施能引生正等菩提的究竟利益,只為求能獲廣大資財而發布施之心。對治的方法是立即思惟未見此殊勝大果利的過失。應該要全面觀察:諸行無常、念念生滅,尤其財富更是須臾幻滅、離散、不可依侍,只有將布施果報迴向無上菩提大果,才能讓善果增長無盡。如果只看到財富等異熟果報,那這個布施,雖然也能獲得廣大財位,卻無法出離輪迴。就像商人為了求最後的利潤,也懂得要先行大方贈送,然而商人最後只能得到獲利,而得不到福報啊!《四百頌》說:「透過布施波羅蜜多,將來一定能成辦無上的菩提大果;如果布施不是為了無上菩提,只是為了將來獲得財富,這種布施就像商人逐利一樣,是應該受到呵斥的。」 P280L2〜P281L2第二唯意樂〜勝扼要義。 第二唯意樂布施者。內居閑靜由淨意樂淳厚淨信,分別化現種種廣大無量財寶,勝解惠施一切有情,以少功用生無量福,亦名菩薩巧慧布施,是《菩薩地》說。 財施的第二部分:唯意樂施,是指在意念當中行布施。 在幽靜的地方擯除雜念,以清淨的意樂、以及對三寶淳厚的淨信心,觀想虛空中化現廣大無量珍寶,以此上供諸佛菩薩,下施有情眾生,希望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種布施只花費少許力氣,卻能成就無量福德的意樂布施,稱為菩薩的巧慧布施,此是《菩薩地》上面說的。 《妙手問經》雖說此是無資財者所應修學,非有財者不應修習。無資財時巧慧布施,是為乃至未證增上清淨意樂初極喜地,若證此地,則諸資財定無匱乏。 《妙臂請問經》說,雖然這是沒有資財的人所修學的一種布施,但不代表有資財的人不應修習這種意樂布施。無資財的巧慧布施,是指還沒有證得初地 (又叫增上清淨意樂初歡喜地)
菩薩之前的一種布施善巧;證得初地菩薩以後,就沒有資財匱乏的問題了。 如《菩薩地》云,「如是菩薩現無財寶,巧慧方便而行布施,此說乃至未證增上清淨意樂。若諸菩薩已證增上清淨意樂,如已獲得超諸惡趣,如是生生必當獲得無盡財寶。」 如《菩薩地》說:「菩薩行者在未登地之前,若因缺乏財物,可以做巧慧方便布施;待證得了初地菩薩以後,自然能超越輪迴惡趣,生生世世得獲無盡的財寶。」 第四此等略義者。正受菩薩律儀已,學習大地布施道理,發願修學。如前所說布施之理,當先了知現在進修開遮之處而勤學習,特於慳吝身財善根而修對治,勵力增廣能捨之心,能如是修應自慶喜,心若未能如是薰修應生憂惱。 第四、此等略義 發了願心,正受菩薩戒之後,要以大地菩薩所修的布施度為願境,好好修學,努力達到地上菩薩的境界。依照前面所說布施的道理,應先了解正確行持的開遮之處,然後勤加修習。特別是要經常串習對治悋惜身體、資財、善根的方法,努力增廣能捨之心。能做到上述的布施,應該隨喜自己;若不能照著修持,應生憂惱。 若如是者,則如《妙手請問經》說,於當來世,少用功力能滿布施波羅蜜多。若此一切皆悉捨置,即於現法亦當恆為重過所染,於當來世心不趣入,極難趣入諸菩薩行。 就像《妙臂請問經》所說:如果現在從小地方做起,慢慢養成布施的習慣,來生只要花費少許力氣,就能圓滿布施波羅蜜多。如果現在擱置妙法不去修習,不但今生會經常染犯重大過失,來世將更難修,心境將更難相應,那麼後世也勢將無法趣入菩薩行了。 又如《攝波羅蜜多論》云,「布施根本菩提心,勿棄如此能施欲,世間具此能施欲,佛說此為施中尊。」此說應當憶念修習菩提心,為諸行所依,願證菩提即是一切能捨根本,是為一切能捨之尊,故於此心應勵力學,此即總攝《妙手問經》勝扼要義。 又如《攝波羅蜜多論》說:「布施波羅蜜多的根本是菩提心,千萬不要輕易棄捨能布施的好樂之心;佛陀說世間最尊貴的布施,就是具足菩提心的布施了。」總之,我們應該憶念修習菩提心是一切善行之所依,願證菩提即是一切能捨的根本,也是所有布施中最殊勝、珍貴的;因此必須勵力修學,以上是《妙臂請問經》中所說的殊勝要義。 P281L5〜P281LL1從損害他〜說十業道。」 第二尸羅波羅蜜多分五:
一、尸羅自性,二、趣入修習尸羅方便,三、尸羅差別,四、修尸羅時應如何行,五、此等攝義。
今初 從損害他及其根本,令意厭捨,此能斷心即是尸羅。由修此心增進圓滿,即是尸羅波羅蜜多。非由安立,諸外有情悉離損惱,為滿尸羅波羅蜜多。 第一、尸羅自性 (定義) 尸羅為印度文,華譯為清涼或戒。什麼叫作戒?斷除傷害或損惱一切有情的行為,並從內心根本棄捨這種想要損惱眾生的念頭,這種能斷之心就是「戒」。修持這種能斷心,慢慢增上,達到圓滿境界,稱為持戒波羅蜜多。所以持戒波羅蜜多的圓滿,是就內心的修持來說,並非觀待外境一切有情是否都遠離了損害而為衡量。 若不爾者,現諸有情未離損惱,過去諸佛尸羅波羅蜜多應未圓滿,亦不能導此諸有情,往離損害諸方所故。 否則,現在六道還有許多眾生未離損惱,豈不表示過去諸佛所修持的持戒波羅蜜多未達圓滿究竟,以致無法引導一切有情眾生避免損害?不是這個意思。 是故其外一切有情與諸損害隨離不離,自相續上有離損他能斷之心,修此即是受行尸羅。《入行論》云,「魚等有何處,驅彼令不殺,由得能斷心,說為尸羅度。」 所以,不管有情是否確實遠離了損害,只要自己從內心相續上真正斷除想傷害他人的惡心,而修習這個能斷之心,就是受持持戒波羅蜜多。《入行論》說:「要把那些畜生帶到哪裡,才能讓它們避免遭受殺害?唯有從不斷串習這個斷惡心,至於圓滿,才能稱為持戒波羅蜜多。」 戒雖有三,此約律儀尸羅增上,說為斷心,此復若具等起增上,斷十不善是十能斷,若就自性增上,斷七不善是七能斷,身語業性。 戒有三種,律儀戒、攝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此處主要說的是律儀戒,又名別解脫戒,是三種戒的根本。戒就是能斷的心,若以包含動機而言,戒就是斷除十種不善業,是十能斷 (亦即包括身三、口四、意三);若以自性來說,戒是斷除身口七種不善,是七能斷。 《入中論疏》云,「此由不忍諸煩惱故,不生惡故,又由心中息憂悔火,清涼性故,是安樂因,為諸善士所習近故,名為尸羅。此以七種能斷為相,無貪無瞋正見三法為其等起,故具等起尸羅增上說十業道。」 《入中論疏》說:「持戒,就是不忍受自己的煩惱作意,不起傷害眾生的惡心,息滅十惡業能生的憂悔之火,獲得清涼自在;是故,持戒即是安樂的因,是善士的依處。以斷除身口七不善為清淨行相,以無貪、無瞋、正見(就是癡的反面)為其等起(意業),持守這種具足行相與等起的戒律,就是尸羅增上十業道,也是戒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