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本週課程內容                              
本週廣論消文                              
廣論消文平台    
 

2020.03.03 簡短課摘 by

課程錄音(影) :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pjmNfjDeeEHGh7V_y1lcA_rVmeK8MPGk/view?usp=sharing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

 

師父手抄稿(聽帶)

http://p2.i234.me/1599d/20200227d.php

http://p2.i234.me/1599d/20200228d.php

http://p2.i234.me/1599d/20200229d.php

http://p2.i234.me/1599d/20200301d.php

http://p2.i234.me/1599d/20200302d.php

http://p2.i234.me/1599d/20200303d.php

 

簡短課摘 :

 

讚頌:『櫻花雪』是上師思念師長的一首讚頌,立理班長現在看到家裡的櫻花開了,感受到以前只期待櫻花盛開,現在會想到上師給予我們法上的滋養,感受到幸福及感恩。

回家功課討論:大家記不記得…圓滿的果

手抄: #9 P44LL4 – P83LL1

音檔: 66A 14:56 – 67A 23:56

 

淑雯師姐:師父幫我們從下士道進入中士道前的總複習,講到具力業門的重要,從科判了解從何處趣入到中士道要具備的條件

 

駱班長在手抄第9P44-48提到的公案:佛陀跟阿難說他的好朋友鞞羅羨那七天會死,叫阿難跟他說,結果這個人居然下了決心玩了六天,最後一天才出家,出家後很大的福報,一個天一個天上去,最後遇到佛陀,然後證得阿羅漢。

其實大家應該是有慮的,只有一天就能得到這麼大的福報,一天的出家居然能生生增上,真正的內涵是什麼?

 

手抄第9冊P48 L5

阿難聽了:「啊,這麼好啊!佛陀啊!他大概以前還有很多善根吧!」佛陀說:「錯了,你完全錯了,你根本不了解,真正的出家的根本意義。他這樣大的福報,就這麼一天一夜的出家功德,你千萬不要起大邪見,就這麼一天一夜的出家的功德。但是他之這一生所以能夠出家,這個倒是的的確確地以前有功德。如果以前沒有殊勝因緣,對不起,他絕不可能。」出家的功德這麼大!

阿難的第一句話「他大概以前還有很多善根吧!」他覺得不是一天一夜的出家功德得到的,應該是以前的善根吧!

佛陀回答「錯了,你完全錯了,你根本不了解,真正的出家的根本意義。」佛陀說一天一夜的出家真正的功德,你不了解出家的真實意義他這樣大的福報,就這麼一天一夜的出家功德,你千萬不要起大邪見,就這麼一天一夜的出家的功德。但是他之這一生所以能夠出家,這個倒是的的確確地以前有功德。如果以前沒有殊勝因緣,對不起,他絕不可能。

手抄第9冊P48 LL3

經上有種種的比喻,你看看:「哎呀,這個出家人!」你無比地隨喜,比你供養什麼都好,比你供養什麼都好,乃至於三千大千世界這個東西去供養,比不上隨喜人家出家。為什麼?你那個供養是有盡的,這個出家的功德是無限的。

手抄第9冊P49 L3

出家所代表的,為什麼有這樣它的功德呢?因為它所代表的是十方一切諸佛的清淨幢相

我們能無比的隨喜別人出家,比你供養什麼都好,可是我們一般人不能信解出家的功德,我們口頭隨喜是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只是種個善根一定要對佛的功德、法的功德、僧的功德能夠理解後,才能夠得到功德,尤其是聖者

手抄第9冊P50 LL5

不僅僅是這個相,還有跟「相」相應的內在的內容,這個內容是什麼?這個內容是什麼?菩提心,這個是菩提心。因為它這個相所代表的─十方一切諸佛的清淨幢相。那麼佛是什麼?佛是以菩提心為因,圓滿了菩提果,這個是他的內涵,這個才是我們真正要了解的。

 

大光師兄:請問要如何看待短期出家?

駱班長師父設立廣論研討班等同把我們視為出家人,因為本來就只有出家人學論的,在家居士只有誦經,師父上師把我們當做在家的出家人來攝受我們。師父要在下士道策發出離心,我一定要出家一定要出家,看

手抄第9冊P50 L6

就算你現在沒有因緣,心裡想:「啊!我一定要出家,

一定要讚歎出家!」一定心裡面要種下這個出家種子。如果出了家以後,千萬記得:這個眼前短短的幾十年,那太值得了,實在太值得啦!而且你好好地做的話,它有殊勝的種種的特別的感應,心裡歡喜,身心都歡喜,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

如果您有短期的出家,讓自己出家的種子更加堅強,師父在思惟三惡趣苦,在零下溫度裡去洗冰水澡,根本無法洗,跳出來擦乾,趕快去讀經論。在熱地獄,師父在印度選擇沒有冷氣的房間在四十幾度的高溫,體驗熱地獄。乃至於用手去火。現階段短期出家有八關齋戒、淨人學習

 

娇()娥師姐:記得法師曾說我們這一世會遇到廣論,是一生二生有出家過跟一天一夜八關齋戒的出家功德,如何連結?

駱班長在業果未造不遇,廣論P120 L2

諸能受用大師所集‧無數資糧所有妙果‧雖不必集彼一切因‧然亦定須集其一分。

能夠學到這一分是對佛陀上師的敬信心,其實佛是無所不在的,時時刻刻隨喜利益眾生,佛有大悲心,我們要對祂產生敬信心,敬信心越強越能攝受。

對於三界產生厭離心,我們在家居士學習中士道特別困難,因為中士道是策發出離心的。

 

家蓁師姐:在手抄第9冊P83最後一段

這個裡邊有很多特別的意義,我不說。說明了一下,二乘跟佛之間,儘管證得同樣的果,佛同樣也得到這應供果的名字;羅漢也是應供果的名字,這兩者之間是完全不能比、完全不能比,完全不能比,完全不能比。

『二乘跟佛之間,儘管證得同樣的果』不懂的是一個是羅漢一個是佛為何是一樣的果?

駱班長菩提有三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佛菩提(大乘果位)不同果位證菩提是包含大乘果位及二乘果位的。

 

駱班長:佛陀的喻法喻合說,也就是喻是講很深很深的法但是大部分的人簡簡單單的看過去,是蠻可惜的這裡有很多的喻同學提出相關問題

 

惑、業、苦把我們綁住了,解脫:脫離三界輪迴的束縛,脫離輪迴是什麼狀態?

所有的根本是煩惱,煩惱會造業,造業產生輪迴的苦,產生苦諦、苦性,所以這裡的苦不是苦受,是苦諦、苦性,在煩惱、苦諦、苦性包圍下我們稱之為『輪迴』,『輪迴』就是被綁住了,繫縛!

什麼叫解脫就是把這個縛解掉,換句話說把惑、業、苦這個圈圈剪開,我們就解脫了,所以中間是輪迴,旁邊是解脫。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

http://p2.i234.me/1599/20200303/159903.php

 

             煩惱         

       /            \

        < ---       

 

解脫就是脫離束縛. 我們有煩就會造業. 有煩惱的業叫做有漏的業 (漏就是煩), 然後這種業會產生六道的身体, 這個身体本身會讓我們產生苦諦, 苦性, 那這個時候我們就稱之為輪迴. 所以它的根源是什麼? 煩惱, 就是所謂的惑. 有惑才會有有煩惱的業.

業和煩惱是把眾生緊緊纏縛在生死輪迴中的兩股力量。這兩股力量還會輾轉增上, 這是什麼意思呢? 比如說, 煩惱產生了有煩惱的業, 就是有漏業, 這有漏業產生了苦性之後, 這個苦性 -- 在六道中的這個苦性, 讓我增長煩惱. 比如武漢疫情, 你在這樣苦性的當中, 其實煩惱是更加增長, 更加增長的時候, 你那時的業 -- 也就是你的起心動念, 乃至於行為上都是有漏的業, 那會增長苦性, 這就叫輾轉增上. 這三個輪迴主要推動的力量是業跟煩惱, 而它的本質是苦性. 而這輾轉增上就會在三界, 或說六或五道, 或說四生當中輪轉不已.

蘊相續蘊就是結生五蘊. 蘊相續就是一個接著一個無間斷的結生五蘊之体. 將前後的生死續流緊緊連結, 而形成難以掙脫的束縛. 這個難以掙脫的束縛的体性, 因為它是有煩惱的業所產生的体性所以它的本質是苦性. 這個苦性我們稱之為輪迴. 假如沒有這個苦性, 我們就不稱之為輪迴, 就稱之為解脫.

 

因為有煩惱的業在三界六道中輾轉增上所結的一個接著一個的五蘊之体, 它的本質是苦性, 我們稱之為生死輪迴. 如果要它的本質不是苦性就必需要沒有煩惱所結的業, 那他的体性就叫做解脫的体性. 沒有煩惱所結的業叫無漏之業, 他就不是苦, 他本質上是屬於一種滅諦, 就是我們所謂的涅槃, 這時就會進入解脫的狀態.

有煩惱的業所產生輾轉增上五蘊, 它本質上是苦性, 所以稱之為輪迴. 假如沒有煩惱之業, 就是無漏之業, 它仍然會結生相續, 這樣結生相續的五蘊体它本身是沒有苦性的, 是滅諦的, 這時候就稱之為解脫.

所以, 所謂的阿羅漢乃至於佛陀也是有五(身心)相續的, 可是他本質上是解脫了一切煩惱, 然後所造的無漏之業所產生的一種体性.

業本身是無常法, 煩惱也是無常法. 這些無常法是無法恆常安住的. 這樣的蘊体蘊体的意思是它不是單純的一個東西, 是很多很多的東西, 比如煩惱我們稱為八萬四千 -- 假如認真分類的話, 煩惱有八萬四千種, 每一種又有無量無邊, 所以叫做. 蘊是一個聚合体的意思. 所以無論是業, 或者是煩惱, 佛法裡都說它是一個聚合体, 由很多東西組合而成. 因為它是很多東西組合而成, 每一個元素又是變動不拘, 所以它是無常法, 不會恆常安住的, 每一剎那都在生滅. 所以這一剎那產生的煩惱, 一剎那就消失了. 再下一剎那又產生一個煩惱, 然後又消失了

 

有的時候我們說我現在一直在同一個煩惱裏頭, 那個是你的前一個煩惱推動下一個煩惱, 再推動下一個煩惱而這些相續的煩惱都很類似, 所以你認為你一直在同一個煩惱裏頭. 可是事實上這煩惱是跟火一樣, 你看起來蠟燭燒的火好像都沒變, 可是它是一個滅了, 一個起來.. 無常法就是這意思. 同樣的, 業也一樣, 它是在造作的那剎那就完成了, 完成了以後, 它又產生了下一個業. 所以煩惱和業它本身都是生滅生滅的.

 

又此解脫‧非為惑業諸行生已息滅‧以諸生法‧

解脫就是要解決煩惱和業嗎? 不是, 因為煩惱和業的本身不須要對治, 不須要努力, 它就會消失的故若未生對治‧當於未來結生相續。由其發起對治力故‧結生相續即便止息。

解脫是說假如你有有漏的業產生苦性, 如果不對治的話, 它又會產生有漏的煩惱, 然後產生有漏的業, 又產生苦性. 就是說它在感果的當下, 這兩股力量又輾轉結生產生另外一個苦性的蘊体(蘊之体). 也就是說這每一個煩惱、業產生的五蘊之体其實都是輾轉增上的. 這時候就叫做後有, 就是下一世又會起來, 然後下一世又會起來. 後有包括兩種後有: 分段生死的後有(我們一般感受到的分段生死的後有... 現在在人道可以活80, 然後死了, 80歲以後的有叫後有), 和佛法裡主要談的剎那生死(我們的五蘊之体是剎那生死, 一剎那存在, 一剎那就滅掉了, 接著產生一個新的五蘊之体). 假如我們不對治的話, 這個煩惱業因為是有漏的業, 產生的苦性 (蘊之体) 又產生了. 只有強力對冶煩惱之後, 所造的業產生無漏的業, 產生的相續就不是苦性的業体, 這時就稱之為解脫.

結生相續停止是指有漏業体的結生相續停止. 無漏業体的結生相續還是會輾轉增上, 會不斷出現的. 無論是阿羅漢乃至於佛陀, 他解脫以後身心相續仍然是持續的. 中觀應成派是這樣認知的.

 

發此之方便 -- 倒底怎麼樣發起解脫的心? 當你口渴, 感到口渴的苦, 被渴逼迫起非愛相, 你就會想要喝水. 剛才我們說要斷煩惱, 發此之方便卻說要斷掉苦性真實的關鍵是你喝水因為你口渴難過 -- 很苦, 所以你想要解決這很難過的苦性叫非愛相, 這時候你就會喝水. 同樣的取蘊苦 -- 我們剛剛講的苦性就叫取蘊苦性. 當我們講五蘊時, 我們不會加一個苦, 只有取蘊會加苦. 取是執著. 你執著這個五蘊上面是有我的. 所以我們在學煩惱的時候, 我們說煩惱的本質是無明, 無明經探索後發覺它的根本是薩迦耶見-- 我執. 有人認為煩惱的根本是無明, 有人認為煩惱的根本是我執. 什麼叫我執? 就是五蘊的本身它是一個中性的東西, 它是自然界的色受想行識, 它是自然輾轉增上的一個東西. 也有五蘊之体. 凡夫跟佛或聖者最大的差別是我們執著五蘊上面有一個我, 這個我就產生了煩惱的根本, 而造了有漏之業. 所以假如在五蘊上有一個取, 那叫做取蘊苦性. 這時候就是執著五蘊上面有一個我, 這個苦我們要把它滅解脫掉. 假如我們發覺生命中最大的障礙就是我老是我, , , 我把這個我慢慢淡化掉, 我的苦就慢慢減少. 所以經論上說解脫怎麼走呢? 就是由從自私的小我 轉到聰明的小我, 聰明的小我轉到聰明有智慧的大我, 聰明的有智慧的大我轉到佛一切遍智乃至於聖者解脫一切煩惱的無我 -- 那個時後叫做解脫取蘊苦性. 要把取蘊苦性滅除就應先知蘊苦性的過患. 把常執慢慢淡化成無常, 了解世間的無常相, 痛苦就會慢慢減少.

故若未修三有過患‧於彼發起欲捨之心‧則於苦滅不起欲得。

三有,有就是執著,對於欲界、色界、無色界都執著有一個我,這叫做過患,沒有產生患,就不會產生寂靜。我執我愛執最明顯的叫貪、瞋、癡,貪瞋本質是癡,三有輪迴裡最明顯的是貪,貪不到產生瞋,生死輪迴貪生死、自己的身體、我愛執

中士道談到的是煩惱的解脫,而煩惱是執著或稱有漏,有執著會產生有漏的業,無取蘊的體性,苦性,如何解除?即是中士道要談的根本

 

家蓁師姐:苦性?

駱班長:五取蘊是這個身體,五取蘊所造成在六道裡面的苦性,生命的本質就是身心相續,不論是聖者或凡夫都有五蘊體,可是聖者五蘊體不是苦性,他脫解了煩惱有漏之業,所以祂不是五取蘊的苦性體,他是五蘊體本身是涅槃的狀態,是沒有苦性。

  

淑雯師姐:當我們有煩惱,業已造不失,如何對治?

有起心動念就會造業,五蘊本身就是起心動念造業,惑業輾轉增上就是身心相續輾轉增上,身心相續又是五蘊輾轉增上,只要身心相續是無明、我執就是五取蘊就是苦性,就是輪迴。身心相續只要煩惱完全去除,就是五蘊之體

五蘊色受想形識就是身心相續,色就是身,受想形識就是心,有色就會受想形識,到了識又會產生色,所以五蘊就是身心相續,而五蘊本質上有煩惱,就會是有漏的狀態,就會結成五蘊之體,在六道裡輪迴就會說在他在受苦

五蘊的本身是中性的,五取蘊是苦性的。

 

 

大光師兄:已經解脫的人呈現的面貌?

駱班長:法師曾開示佛是遍滿空界,在經論上說無量無邊都有佛陀說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同一法性,而凡夫的眼耳舌身只能看到三度空間的凡夫,即使善知識是佛,用凡夫的眼睛所看到的祂有種種缺點,而佛陀的神變無所不在,處處幫助我們,要是我們能夠調伏自心,隨著自心清淨就來能看到師長種種功德,也就能看到佛陀種種功德。

 

秀麗師姐:聖者所造無漏的業,會退轉嗎?

駱班長:無漏的業就是妙善淨業,因為會起心動念還是會造業,起心動念所造的都是妙善淨業。二進入初果不退轉,大初地菩薩以上就是不退轉

 

身心相續就是五蘊,身心相續就是業輾轉增上,

 

贊鴻班長:如何解決輪迴的問題,我們執著自性有,造成我們結生相續不停的原因?

《 與善知識心靈對話 》_停止輪迴的可能

https://youtu.be/J22GZaOaOPE

廣論P103 L6 謂於生死是能繫縛‧即由此二增上力故。

有生有死是一個繫縛,繫縛來自彼此之間的業跟煩惱,如不是煩惱的業,不是輪迴的業,法師說把佛陀看事情的角度跟方法來取代你的執著,也就是在五蘊的感受底下去做對的感受回應,而缺乏一個對正知見的了解,對於法沒有一定的了解,沒有佛陀的智慧沒有師長的高度,我們看事情會落在以我為中心以我為執取,這樣一個錯誤的判斷,這個錯誤的判斷來自於之前的惑業,根據自己感受所做的反應,他就會繼續在輪迴裡面。

 

發此之方便者

非常重要的是在於輪迴是苦性的,既然是苦的要去找出去苦方法,就開啟了學中士道道次第修心重要的方便。

對於三有沒有發起三有過患的話,易捨心不會有,當然想要滅苦諦的心也不會有。

 

駱班長:法師的開示裡面有一句話很重要:他說我要是擤鼻涕的衛生紙,你拿去我不會難過,這個執著很有意思,這個執著我愛執,換句話說是會讓我快樂的,他本身對我是有好處的,這種的執著才會產生痛苦。這個東西是很好的、我會喜歡的,它就會產生痛苦。記得上師對法師或小沙彌對有些東西特別喜歡,上師會說你那個拿給我,我要!這時候這些弟子當然不能不拿給上師,上師也不是要那個東西,上師會觀察你對那個東西之後的感受,久了之後就可能會還你。,可是你要是對於那個東西念念不忘,如果你問上師那個東西可不可以還給你的時候,上師可能會當著你的面把這個東西送給人,那這個時候你確定你永遠也碰不到這個東西了!這件事情就是說你覺得是好的,你特別真愛特別喜歡的,這對於我們的我愛執會產生苦性的。

原來我最愛的東西它的本質是會產生苦的。

 

手抄: #9 P105 L2

如果不產生厭離心的話,他怎麼可能求寂滅這個厭離

的方法呢?不可能的。

手抄: #9 P106 L4

忙了半天你所圓滿了什麼?染污之因

厭離心的根本是什麼呢?是要厭離我的執著、我的煩惱,修學佛法無論是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都是想要離苦得樂的,我愛執、這個煩惱這個無明所造成的苦,五取藴苦性所造的,見解上的執著習性上的執著

手抄: #9 P106 L9

有很多很有學問的人,很有財勢的人,乃至於很有地位的人,那種人他不能進入佛法的原因是什麼?就是有一類他修福德,啊,也在佛門當中布施、弄啊,修廟乃至於,但是根本因在哪裡,沒有把握得住。

根本因在於離心,厭離我的執著、厭離我的我愛執、我見,我的見解我的習性,這些沒有把握住。

開始他是對的,沒有把握得住,所以他將來得到福報很大。

握得住什麼?是要厭離自己的執著,厭離我的執著、厭離我的我愛執、我見,我的見解我的習性,這些沒有把握住。好像是在利益別人,可是在利益別人的時候我愛執那麼重,那我頂多得到是福報很大,可是我在修學佛法上面或者是無限生命裡,其實好像走不上去,福報很大浮浮沉沉的,很容易三世怨!開始是對的,沒有把握住根本因,把握住我愛執、我的見解,這些是要解脫掉的,所以布施是布施執著不是布施錢財。

有一類他那個時候,然後呢做學問做得很多,哎呀,經哪、律啊、論,然後深入思惟、觀察,乃至於講說,但是同樣地,根本因沒有把握得住,這一世很聰明,乃至於念書念得很好。

第二個本身是很會讀書很會做學問的,沒有把握住根本是不執著這些知識,假如執著的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根本因是解脫見解執著,這一世書唸得很好可是也就是只有這樣,很多方面處處執著也是處處碰壁,書讀得很好也不是幸福快樂的有時候執著更深,持戒的戒相上面啊,做得非常地如宜,但是雖然如此,他真正的自淨其意,他的根本,為什麼要持這個戒的目的把握不住,這一轉世的時候,他聲望說官位很高,那這個都是這樣來的。

最後一個是持戒,有些人對於自己的身語意來乃至於一言一行都很注意,可是持戒的根本是什麼呢?又是解脫煩惱、執著,持戒是本身的事情,我要利益眾生因為眾生沒有學法,悲憫有情。


 

 

在消文前,告訴我們苦集滅道為什麼以苦為先,剛剛惑業苦是要解脫煩惱是沒有錯的,假如不了解苦的話呢,事實上對於煩惱是不會體會的,不覺得它是煩惱反而覺得它是好的覺得它是樂的,只有確實了解三界的我愛執的苦性,才會解脫煩惱,所以佛陀很慈悲的先談苦再談集。

讀誦廣論P154 L1 P155 L7

思惟苦諦 生死過患

思惟集諦 流轉次第

苦諦要了解真苦啊真苦,集諦要說怎麼這個演變到這個他講這個次第,這個因產生這個果,要真的了解集諦次第流轉的次第,就會有更詳細的十二緣起的次第,十二緣起的次第對於集諦流轉的次第更深入的思維。

消文平台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

http://p2.i234.me/1599/20200303/159903.php

 

回家功課:

 

 

片連結:

 

 

《 深夜心音 _ 發現美的眼睛_作品集 》_櫻花雪-夢蓮花讚頌合唱團

https://youtu.be/G1t6DhmLHX8

 

《 與善知識心靈對話 》_停止輪迴的可能
https://youtu.be/J22GZaOa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