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期        2017/07/09~2017/07/09  (複習)

廣論頁/行  P24-L7 ~ P24-LL2

廣論段落    由是親近知識之理...先調伏自類相續。

手抄頁/行  2 P192-L5~ P196-L7

手抄段落    由是親近知識之理...了解的一點。

音檔起訖    14A_1911~14A_2535

 2017  07月
 
 
 
 
 
 
 
 
 
 
 
 
 
 

 

【由是親近知識之理分六,】

把親近善知識,從這個層次來告訴我們。

【① 所依善知識之相】

要依靠的善知識他具足什麼的條件。

【② 能依學者之相】

然後呢我們要跟他學的人,需要什麼條件。

【③ 彼應如何依師之理,】

有了這個條件,那麼然後去依止這個老師的時候,怎麼個依止方法,依止道理。

(p193) 【④ 依止勝利,⑤ 未依過患。】

依靠的殊勝的利益是些什麼?不依靠的大的害處是什麼?

【攝彼等義。】

還有呢,總結起來,簡單地說一下,以及前面五項當中,遺漏的補一補,這個第六個「攝彼等義」。

【今初,】

就是善知識的行相。

【總諸至言及解釋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雖說多種,然於此中所說知識,是於三士所有道中,能漸引導,次能導入大乘佛道。】

這個整個的聖教,佛的經以及菩薩的論等等解釋當中,換句話說整個的佛法,它雖然說啊,不同的方法—這個不同的方法,為什麼「由各各乘」?就是不同的,根性不同的,說有人天、聲聞、緣覺等等。那麼引導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方法。而現在這個地方所說的這個善知識是什麼呢?要對三士道,是人天乘、聲緣乘及菩薩乘能夠漸漸地引導,而最後呢把他引到大乘佛道,那樣的一個善知識。

這個善知識,是有特別的好處,他最終的目的是把你引到佛地當中去的。但是啊他卻 (p194) 不棄捨前面人天乘,所以他能夠普遍接引一切眾生。有一類能夠接引人天的,但是呢再上去上不去了,聲聞緣覺不行,現在他全部包含,全部包含。總共的他能夠最高的卻有最善巧的方便,從最低 的地方引你上來,而他最終的目標,卻是這個—引入佛道。所以從這個裡邊去看的話,它這個什麼?《法華》的精義,《法華》說:「佛說各式各樣的方便,引各式各樣不同的人,最後把他帶到佛地。」喏,這就是它的精髓所在。那麼它下面就引了:

【如經《莊嚴論》云:】

就引這個經論:

【「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止。」】

這個善知識要具足這樣的十個條件: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這十樣東西。這樣的善知識你一定要去依靠他。

【是說學人,須依成就十法知識。】

學的人啊要依靠這樣的善知識,這是善知識分成十個項目。

【此復說為自未調伏,而調伏他,無有是處。】

這裡再說一下,這個自己沒有調伏能夠調伏別人的話,絕無是處,絕無是處。這個也可以說在這地方啊,選善知識的標準,同時也告訴我們,作善知識應該怎麼樣。我們選別人固然如此,教別人同樣地一樣。自己沒有調伏沒有用,沒有用。

【故其尊重能調伏他者,須先調伏自類相續。】

你自己先要在身心上面調伏,所以我們真正要學的佛法,就要調伏自己。調伏的另外一個名字叫「尸羅」,叫「戒」。這是所以為什麼我們啊一出家一定要依靠善知識,學戒學戒,喏,清楚明白了!現在這裡。不是說,啊!我出家了,依靠一個知識告訴我這件衣服嘛怎麼穿,這個法器嘛怎麼打。當然這個也要啊,因為你要這個形象啊!但是假定單單這個的話那就錯了。所以世間有一句話叫繡花枕頭,繡花枕頭,就是這個。如果你得到裡邊的體、精要的話,外面這絕對重要,這樣才能夠裡外配合嘛。所以外面不是不要,但是要把握住。反之,反過來,如果你裡邊的東西沒把握住,你在外面上去弄的話,那是越走越遠,越走越遠。乃至於到後來,反而形成障礙。

我隨舉一例,譬如我們唱念什麼等等的話,他得到了這個體、內涵的話,那個音調 (p196) 等非常重要。因為這個音本身自然跟法界相應的,它有一種音調自然而然能夠使你心情調柔;有一種音調自然會激發你啊散亂。所以你得了體以後,它自然啊運用這個體的時候,一定要靠種種的方便,這個東西一點都不能忽視,所以這個唱念非常重要。可是你不得體,站在這個上面學,你把握不住它的精義何在,然後啊,你用你的那套東西的話,你說不定是越學越遠,因為你不了解它的重心何在!你拿著世間的這種概念去看的話,你並不曉得這個世間的,說不定是壞的呢!所以越唱越遠啊!樣樣東西都是如此。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