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若更愚痴的話,那時候你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一旦墮落的話,啊,那一下去,是不曉得什麼時候再出來啊!這個是對於法寶。第三: p. 108 (11) The third prescriptive precept is never to revile or despise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 renunciates, or those who merely possess the
symbols of a practitioner of virtue [someone who is dressed as a monk or
nun but has no vowl. Nor should you do this to the mere symbols Ipart of
the robes] of these practitioners. 哦,看看喔!對「僧伽、出家眾」,昨天我們說了,僧有四種,僧有四種。真實僧或者是勝道沙門,這個是證果的,下面這幾個呢,好像不是,乃至於最後的啞羊、無慚愧僧等等。但他這個地方說了什麼?跟上面的不一樣。我們念那個功德的時候,念那個真實僧、勝義僧;現在這地方就告訴我們,「持沙門相及於其相不罵不毀」,就是說,只要他今天那個形相是個沙門,對於這個形相你不可以罵、不可以毀。這點注意哦!所以《地藏十輪經》上面一再告訴我們,儘管他是污道沙門,儘管他是啞羊僧,儘管他是無慚愧僧,對不起,比之於人世間的轉輪聖王,乃至於天帝,也超勝不曉得多少倍。這個比喻就像那 (p228) 個金子做的一個缽盂,儘管那個缽盂今天髒,吐棄的髒東西,但是金子本身是金子哦!那個土器你做得再美,那個土就是土哦!這兩個不一樣。所以這個沙門相是很珍貴的,我們千千萬萬不要毀罵。 Never in any way divide yourself and others into opposing factions
and view the others as
enemies. 我們要恭敬。 Always treat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 with respect, as though they
were the community jewel
itself. 同樣的道理,同樣的道理。前面對於佛寶我們說了兩個公案,實際上對於法寶、僧寶是一樣的,一樣的。剛才說感得這個十八類異類大魚,感得百頭那個劫毗羅公案,他實際上不是罵的這個佛,他是罵的那些出家人。所以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我們要恭敬,我們要絕對要恭敬! The 《Exhortation to Wholehearted Resolve》 says: Those dwelling in
the forest, desiring good qualities, Should not scrutinize others' faults.
They should not think, "I am superior; I am the best" — Such arrogance is
the root of all unruliness. Do not despise inferior monks, Or you will not
achieve liberation for an eon. Such is the way of his
teaching. (p229) 說我們現在希求好樂功德,所以離家出家。「林藪」那就是寂靜之處,就是草木叢生的地方,通常我們祖師說水邊林下,不是在鬧市區當中,這修行人到的地方。換句話說,因為我們要求寂靜之樂,所以出了家離開這個熱鬧、憒鬧的地方。那個時候你應該怎麼辦呢?一心自己如法修行,淨除自己罪障都來不及,你看人家幹什麼?看人家完全錯了,所以絕不應該看別人的過失,「不應起心作是念,我是超勝我第一。」一方面不看別人的過失,一方面不要自己貢高我慢,我行、我強,這個不可以,你一生這個憍慢心,那什麼毛病都來了。 「此憍是諸放逸本」,這個憍慢之心、自恃之心是放逸的根本,放逸的根本,煩惱都跟著這上面來的。實際上呢,煩惱的根本就是個「我」,我的行相就是憍慢,就這樣。這個憍慢就是你把他看低,把自己看高,一來,不行!所以「永不應輕劣苾芻」,再差、再差的苾芻,你不要去輕視他。你如果說你不能做到這點,輕視的話,「一劫不能得解脫,此是此教正次第。」如果你對他有個輕視的心的話,對不起,一劫你都不能……這個罪障有這麼大,有這麼嚴重的罪障。我們現在出是出了家了,或者是沒有出家修學佛法了,這個也瞧不起,那個也瞧不起,唉呀,那是我們到哪一年啊?所以從現在開始了解了以後,趕快好好地懺悔,第一件事情,這樣的我們有機會。看下面祖師的行持的準則: p. 109 We should train ourselves to practice like the Precious Teacher
[Drom-dòn-bal] and Nal-jor-ba-chen-bo, who, if they saw a mere scrap of
yellow cloth on the path, would not step on it, but would dust it off and
carry it to a clean place. 那個敦巴尊者以及大瑜伽師,就是阿底峽尊者的兩個最親近的大弟子。他們在馬路上是看見黃布—黃布是什麼意思?就是那袈裟,袈裟的顏色。他因為這個是清淨幢相,清淨幢相的顏色就是這樣的,所以一看到那個,乃至於黃顏色,他就想到:哦,這個是僧寶的清淨幢相!馬上拿出來,然後呢弄弄乾淨放在乾淨的地方,他這樣地恭敬法。那塊黃布現在做了袈裟披在身上,是人,我們還去輕視他呀!所以我們不成功。這是我們應該了解,應該照著這樣去隨分隨力地學習的。 For, as much as we respect the three jewels, so will living beings
respect us. The 《King of Concentrations Sūtra》: You will obtain a result
similar to the kinds of karma you
do. 你自己能夠這樣恭敬,那麼人家也這麼恭敬你,經上面這麼告訴我們,這樣。當你能夠圓滿地達到了,你就是佛;反過來說,那個一切的痛苦就解除。所以我們正規修行,應該從這個地方去觀察,然後呢如理如量地、隨分隨力地行持。這個是別學,三樣東西應該遮止,三樣東西應該努力地學習。別小看喔!這個三樣東西哦,如果我們現在能夠真 (p231) 正如理如量去做的話,有不得了的好處。這個道理說起來是簡單極了,然後你真正去行持的話,這個裡邊學問大得不得了,大得不得了。所以古人都是什麼?「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去做了以後,那個時候你才會體會到,這個東西完全要做的,完全要做的。 現在我們平常啊,說來說去毛病在這個上頭,就是這個業障非常地重。這個業障分兩方面,一個呢就是自己的見解,總覺得自己的見解礙在這個地方;一個呢自己的情緒、自己的習慣,自己的習慣。所以這兩樣東西,很厲害地障在那個地方。目前我們最重要的,就要首先要認得這個東西,然後呢怎麼樣去對治它,怎麼樣去對治它。而要想把它淨治也好,要想增長功德也好,最重要的就是從這個恭敬三寶開始,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功德,都從這個地方增長,都從這個地方增長。 所以像我們眼前,我們看得見的很多同修,都是各人有各人自己善根。但是呢往往就沒有顧全到那個前提,或者偏在某一方面,就是這樣。譬如說我隨便舉一個例子,我們每一個人來了以後,一定房間裡馬上布置一個好好的地方,供一個佛像;然後呢要找這個去什麼上香、上水弄半天哪!房間裡要弄的,但是跑到大殿就不管!這個很有意思,這個很有意思。你到底是供佛,還是供你自己啊?那很清楚、很明白地你看得出來,這樣。然後呢自己修行很重視,常住的事情不管;你一個人很照顧,僧伽團體不管。佛告訴我們的什 (p232) 麼?僧伽,要你皈依的三寶啊!三寶當中,僧伽很明白—眾,如法和合之眾,這個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尊敬皈依之處啊!但是他為什麼自己房間裡?那就是他自己,是有一點善根,可是他那個善根,因地當中就弄錯了、做錯了,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所以我們早晨一開始敲鼓的時候,剛開始以前我還不懂,現在越想越有道理。敲那個鼓,「公事辦、公事辦,公事辦了辦私事」,當時我想,這個東西好像世間的事情嘛!啊!現在了解了,這個法則是通於共世、出世的。世間的事情辦完了,只是世間共同好;佛法裡面辦了以後,那個時候真正大家好。所以在這個地方,我提到這一點,從這個簡單的量則,衡量衡量自己。你如果能夠把這個三寶的地方,能夠如理如量恭敬做到的話,眼前本身就淨除了很多障礙,集聚了很多功德;將來你就能夠感得,你在一個正法的團體當中進去的,修學佛法你不要愁沒有善知識。這是我們眼前最起碼的地方,應該注意到的。 上面是講這個別學,這個別學的話,就是分開來各別各別的,分佛寶應該怎麼樣,法寶應該怎麼樣,僧寶應該怎麼樣,分開來講。那麼共學呢,那個就是不分佛法僧,不分佛法僧,那共同的,這樣。這個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所以共不共,這個地方指的共不共。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