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期:           2019/11/19 (複習)

廣論頁/行: P137LL5~P138L5

手抄頁/行: #8 冊  P66LL4~P77L4

音檔起訖:   58B_2228~59A_0307

 2019  11月
 
 
 
 
 
 
 
 

 

This being the case, there are four side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ing projected and being completed.
【由如是故,共成四句。】

因為這樣的關係成四句,就是引業善,然後呢滿業善跟不善;還有呢,引業惡,是滿業是善跟不善,有這麼樣的四種,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記得這個故事嗎?到我們中國來最早期的譯經大師—朱士行(編者按:似應為安士 (p67) 高),他是一個修行人,結果到中國來,這壠庭湖神(編者按:「壠」音洪,坑也),這個公案你們知道不知道?他是西域的人,他宿生是個修行人,然後呢他結果最早把佛法傳到中國來,而且翻譯了很多最早期的經典,這個人非常精彩的,翻譯的經也非常好。

那麼那個時候,中國有一個地方叫壠庭湖,那個湖邊上有一個湖神,那個神非常靈異喔!你只要祈禱的話,只要祈禱的話,他一定有感應。感應到什麼程度?譬如說你祈禱他,他一定幫你一陣風。結果呢一個船向那邊開,一個船向那邊開,對開,照理說,有了東風就沒有西風,有了西風就沒有東風。欸,妙咧!他你只要去祈禱的話,向東開的有西風幫助,向西方開的有東風幫助,兩個船互不影響,這麼個神奇法!喔唷,所以這個廟裡的香火是非常盛、非常盛!

結果那個朱士行大師來的時候,那一天晚上,那個廟祝就夢見那個廟神就告訴他,說明天來這兒有一位高僧,你請求他超渡,我這個地方有很多人家供養我的財物,你就交給他,讓他超渡我。那麼這個廟祝醒過來了以後,第二天盼望,說照著那個廟神所指示的,果然來個船,一看,有一個和尚。那麼就請那個和尚上來,告訴他。告訴他了以後呢,那個朱士行大師就超渡,那個大師是已經有成就的喲,他的本地風光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但是的確有成就的。因為他……我想你們在座的已經聽說過他的故事,等一下我還會 (p68) 再多說一點,說明這個人的成就,那麼現在我們繼續這個故事。

於是他就超渡,超渡完了以後他就說了,那過兩天你們會發現這個裡邊有條大蟒蛇,那個大蟒蛇是什麼呢?就是那個壠庭湖廟的神,牠因為經過超渡了以後,得脫惡趣。果然沒有錯,朱士行大師走了以後就發現一條大蟒蛇,幾個山頭,哇,不得了!我們不要說那個大山,要我們那個後山,一個山頭,要多少長,不得了地大,死在那個地方。那麼什麼原因呢?他是宿生他們兩個一起修行,都是修行人,都是修行人。結果呢,朱士行大師是福慧並行,那個人他福是修了,這慧可沒有,慧可沒有。於是他的引業是造惡業,慧就是正知見,沒有正知見,所以結果引業很可怕,掉了,墮落旁生當中;但是滿業,他也做了很多喔,於是得到這麼大的福報。所以不是我們現在說,哎呀,你布施、你行善哪!欸,到那個時候你會象身掛瓔珞。

我現在尤其是在西方,你常常看見宿生那種好好……這個沒有正知見的修行人。什麼人哪?狗。你去看好了,啊呀!那個西方人的狗,那個主人天天給牠洗澡,然後呢還要做了衣服給牠穿,這個出去的時候,一定捧在那個汽車裡邊,那個超級市場裡邊一定有一行,是專門賣這個寵愛動物的食品罐頭的。現在當然我們台幣升值了,以前買起來這比我們人吃的還要貴。像我們現在隨便給牠吃一點,那牠絕對不要吃。我剛去的時候不知道, (p69) 有一次剩下來一點點飯給牠吃,牠跑得去看了一下,不吃,這樣啊!這個典型的例子。如果拿這個東西跑到印度去的話,哇,那個乞丐搶來打架,那是豐富得不得了。這是什麼?前者就是引業是惡的,滿業是善的;後者引業是善的,滿業是惡的,這一點我們現在辨別得清楚。

所以不要說我們現在在修行喔,你一定要檢查檢查,正知見這個是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的這一點!反過來說,雖然你得到了正知見了,你不要說,哎,我只要修行就算了,其他的供養什麼等等都不要管了。那個時候就算你成就,你成就個羅漢果,倒也說起來可憐得很哪!這個概念,是為什麼這個地方要告訴我們引、滿二業,引、滿二業。下面繼續:

Among lives that are the result of virtuous projecting karma there are both results from virtuous completing karma and from nonvirtuous completing karma. Among lives that are the result of nonvirtuous projecting karma there are both results from nonvirtuous completing karma and from virtuous completing karma.
【謂於能引善所引中,有由能滿善所圓滿及由不善圓滿二類,於諸能引不善引中,有由能滿不善圓滿及由善法圓滿二類。】

就是分成四句,這個我們容易了解的。

Asanga's 《Compendium of Knowledge》says: Understand that virtuous and nonvirtuous actions project and bring to completion
【《集論》云:「應知善不善業,是能牽引及能圓滿,】

這個裡邊善業跟不善業分成兩類:一個是引業的善跟不善,一個是滿業的善跟不善。

birth in the happy realms and the miserable realms. Projecting karma projects a fruition.
(p70) 【於善惡趣受生之業,能牽引者謂能引異熟,】

就是這個引業是引你的異熟果的。

Completing karma is that by which, in a rebirth, you experience the wanted and unwanted.
【能圓滿者謂既生已,能令領納愛與非愛。」】

解釋的更清楚。

you experience the wanted and unwanted.
【愛與非愛。】

解釋得更清楚。滿業,就是等到你引生到這一界以後,你得到的可愛的或者是不可愛的;善業得到的是可愛,否則得到不可愛。然後呢,這個引滿當中,

The 《Treasury of Knowledge》 explains that a single action projects a single rebirth and does not project many rebirths.
【《俱舍論》云:「由一引一生,能滿則眾多。」】

所以由一個引業能夠引一生,滿業就是由很多來圓滿一生。

There are many completing actions, but many projecting actions do not project a single body.
The 《Treasury of Knowledge》: One projects one rebirth; Those that bring about completion are many.
【謂由一業能引一生,非能引多,亦非眾多共引一生。諸能滿中,則有眾多。】

另外一個,另外一個怎麼說呢?不是這樣的,有的是一個引一生,

p. 138

The 《Compendium of Knowledge》: There is karma where a single action projects one body. There is karma where a single action projects many bodies. There is karma where many actions project a single body. There is karma where many actions project many bodies.
【《集論》則說,頗有諸業,唯由一業牽引一生。又有諸業,唯有一業牽引多生,頗 (p76) 有諸業,由眾多業牽引一生。亦有諸業,由眾多牽引多生,】

這個解釋,各說各的。

The commentary explains Asanga's four types of karma, respectively, as a single instant of an action nourishing a seed of only a single lifetime's fruition; that action nourishing a seed of many lifetimes' fruitions; many instants of an action again and again nourishing a seed for just a single body; and many mutually dependent actions repeatedly nourishing seeds for the many bodies of a succession of lifetimes.
【釋中說云:「有由一剎那業,唯能長養一世異熟種子,及由彼業而能長養多世異熟種子,有由多剎那業,唯能數數長養一世種子,及由眾多互相觀待,而能數數長養展轉多生種子。」】

現在這個道理,這裡不詳細解釋,你只要看清楚就行,等到下面講十二因緣的時候,我會詳細地解釋。這個十二因緣,平常我們總是把它看:啊,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就這麼唸過去,大家都懂。實際上,這個是我們修行的主要的關鍵,現在這裡講業的時候我就講到。將來講到十二緣起的時候,就是說前面什麼因,感得現在的果;以及現在果現起的時候,你以什麼方式對它,能夠轉過來;以及你以什麼方式對它,跟著它走,都在這個裡邊,清楚極了、明白極了。還有,為什麼一個業,說這個種子,現在留一個種子以及什麼時候感果,感果的狀態,感果的內容,都留到那個地方再去講。

不過,為了將來我們有正確的認識起見,眼前這一部分,你們非要把它弄熟不可。你們能夠弄熟了,講到後面,一講,就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如果說真正還要修行的話, (p77) 記住,這個「四種資糧」,這個地方就那麼明白、那麼清楚了。修行的道理你懂了,相狀你了解了,方法有了,那個時候修行就很容易、很容易!那麼,這個是業的引、滿。還有呢,定、不定受,下面說,有的業是一定受,有的是不一定;什麼業是一定,什麼業是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