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期:           2020/02/10

廣論頁/行: P149L8~P150L1

手抄頁/行: #9 冊 P18L4~P23L6

音檔起訖:   65A_2817~65B_0804

 2020  02月
 
 
 
 
 
 
 
 

 

The 《Collection of Indicative Verses》 says: The unruly may speak at length on what is reasonable, Yet they do not act accordingly. Like herdsmen counting others' livestock, they do not attain the fortune of virtuous practice.
【《集法句》云:「若人宣多如理語,放逸而不如是行,譬如牧人數他畜,彼非能得沙門分。】

就是這樣,講了很多話,但是不照著去做。就像給人家,代人家放牛一樣,對不起,你一天到晚看著牛是人家的,你得不到,這個真正的沙門—這解脫的果,你得不到,因為你沒有如理行持嘛!

Those who practice the teach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instructions and eradicate attachment, hostility, and ignorance attain the fortune of virtuous practice, though they may speak little of what is reasonable.
【設雖少說如理語,然能正行法隨法,及能遠離貪瞋癡,此等能得沙門分。】

這反過來,就對了。那麼正式的行持是什麼?「遠離貪瞋癡」,要注意喔!所以黑板上這一個,真正懺悔,說來說去就這個。如果說我們對於這個三有這個,是不能認識它的真相,生不起厭離心來的話,你什麼都沒有用。所以這個檢查自己最簡單,一看!看看你這個心,你什麼心?如果你攀緣心,趕快把它拿掉它,趕快把它拿掉它!

一看!看看你這個心,你什麼心?如果你攀緣心,趕快把它拿掉它,趕快把它拿掉它!如果不是這個,你真的利益他的心,你把它增長它,對了。但這個地方很細緻喔!我們到現在為止,說實在的,教法沒有正確認識之前,檢點不出來的。所以眼前真正重要的事情,對我們諸位住在這裡,我也是如此,我也不敢出去。儘管我跟你們講,但是我不敢出去的原因哪,我曉得,到現在為止,還沒辦法如真實的認識,還沒有辦法檢點自己的內心。一出去,儘管我說弘法,對不起,不知不覺當中在損法,跟這個東西相應了。跟這個東西一相應的話,你就完了!這一點我們要了解的。下面說:

p. 149 (10)

Through delighting in conscientiousness And fearing unruliness, Monks pull themselves from the miserable realms, Like elephants pull themselves from the mud.
【苾芻樂防慎,深畏諸放逸,自導出惡趣,如象出淤泥。】

我們真正的出家人,應該努力地去防護,謹慎地防護。還有一個「樂」,欸,妙咧! (p20) 你剛開始防的時候滿苦的,等到你真的防出味道來是越作越快樂,啊,越作越快樂!在座的同修當中已經有幾位,這個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我的確鼓勵你們哪,不要說你們,下面那個正覺寺的女眾,她們聽見了以後,她們一再說。哎,我真讚歎!我們這裡,上面沒有自修,她們自己就開始自修起來了。你只要肯如法地去做,剛開始的時候是覺得,嗯,覺得不是味道,慢慢、慢慢地快樂來了,到後來是越來越快樂,到後來教你不走這個路是辦不到!人人都是這個經驗,所以這是快樂的事情。

深畏諸放逸,你體會到了這個味道,那個時候你會感覺到,這個放逸原來這麼可怕。可是現在我們沒有懂得道理,最好信得過佛語,喔,這個放逸這個事情啊,很糟糕、很糟糕!你只有這樣地努力啊,那麼自然你造什麼業,感什麼果。所以要想跳出惡趣,還是你自己把自己引導出來,那個時候就把我們從淤泥當中救出來了。

Through delighting in conscientiousness and fearing unruliness, Monks shake off all sins like the wind shakes leaves from the trees.
【苾芻樂防慎,深畏諸放逸,能抖一切惡,如風吹樹葉。」】

前面是象出淤泥,噢,這個很辛苦哦!到後面哪,「風吹樹葉」,啊,那個很輕鬆哦!是的,剛開始的時候是難的,到後來很輕鬆,風一吹,那個樹葉是紛紛都掉下來,這個惡業馬上就消得乾乾淨淨。

As N?g?rjuna's 《Friendly Letter》 says: If you actually desire high status [as a human or deity] and liberation, You must familiarize yourself with the correct view. With wrong views even a person who acts well will have terrible fruitions in all lives.
(p21) 【如是《親友書》亦云:「若希善趣諸解脫,願多修習於正見,若人邪見雖妙行,一切皆具苦異熟。」】

前面是經,下面是論。那麼龍樹菩薩告訴我們,為什麼叫《親友書》啊?這個才是真正你的好朋友欸,這個才是你的親人欸!平常我們,我、我、我,我這個東西,我們的冤家欸!這個真正的好朋友,真正的親人怎麼告訴我們哪?說你如果要求善趣、要求解脫的話,那應該怎麼辦哪?這一句話,「願多修習於正見」。現在我們真正重要的只有一件事情,你有了正見哪,下面樣樣都來了,有了正見是下面樣樣都來了。所以現在我們真正重要的,不是說「哎呀,我要學一學定啊!」「我們要學一學什麼呀?」「哎喲,我趕快得到一心不亂哪!」不要!你得到了正見以後,去念佛的話,一心不亂一定得到。不要說一心不亂,三昧都可以,如果你壽命稍微長一點的話,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反過來「若人邪見雖妙行」,哦,如果邪見的話,他儘管他行持很妙,不管做什麼,「具苦異熟」。這不要說世間人哦,就是出家人,儘管他的行持非常好,身口七支防護得非常好,知見不正,結果還是苦的,何況是普通的人,何況是普通的人!

This being so, the proper view of dependent-arising and the causality of the two types of karma is the indispensable foundation for the practices of all the vehicles and the aims of all beings.
【此於緣起二業因果,正觀見者乃是能成一切諸乘,及辦一切士夫義利,必不容少根 (p22) 本依處。】

好!到這裡說,這個對於「緣起」—緣起的空的道理這裡還沒講,因為是共下士—由於因果的法則,然後呢苦樂的因果,你能夠如理如法一點都不錯,見到這個道理。這一件事情是什麼?一切諸乘—人天、聲聞、緣覺、大乘,以及一切士夫,所有的好處,這是「必不容少根本依處」。根本因!必不可少的。所以現在我們目前真正要修學的第一件事情,這個、這個!

Hence, using what has been explained as illustrations, you should look at the 《Mindfulness of the Excellent Teaching》, the《S?tra of the Wise and the Foolish》, the 《Hundred Actions S?tra》, the 《Hundred Bodhisattva Stories》,
【故應多閱前文所說,及《念住經》《賢愚因緣》,《百業》,《百喻》,及《毘奈耶》,《阿笈摩》中,】

p. 150

the prefaces in the discipline, and other scriptures as well to develop an intense and enduring certainty. Take this to be a goal of crucial importance.
【諸多因緣,並諸餘典,令起猛利恆常定解,應當持為極扼要義。】

所以我們應該照前面告訴我們的這個道理,還要《念住經》、《賢愚因緣經》、《百業經》、《百喻經》、《毘奈耶經》。還有很多哦,像《雜寶藏經》、本生,然後呢這個本事啊,都是這些。乃至於「諸餘典」,諸餘典就是我現在給你們看的《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神記》、《德育古鑑》啊,這些都是。你看得越多,你的印象越深,一直等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呢?「令起猛利恆常定解」,這個心裡的念頭確定不疑,而且這種確 (p23) 定不疑地繼續保持,不但繼續保持而且力量恆常,應該把這個作為我們修持最重要的,修持最重要的。

所以印光大師也告訴我們說,因果是律宗綱骨。我們講戒律,真正的這個戒律的這個綱骨,什麼?因果!整個的佛法沒有別的,就是這個。因為它有因果,所以才講戒定慧,這個都建立在這個上頭的,這是我們要了解的。現在這個地方呢,就把這個道理說明。那麼現在好了,啊!這個道理懂得了,這個質有了,第二,量是什麼呢?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