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期:           2020/05/23

廣論頁/行: P173L3~P173L8

手抄頁/行: #10 冊 P42L4~P46L10

音檔起訖:   74A_0155~74A_1138

 2020  05月
 
 
 
 
 
 
 
 
 
 
 
 
 
 

 

b How you thereby accumulate karma
【第二彼集業之理分二,】

這個就是集諦當中,這個「集」的意思就是造集、集起來。通常它意思就是說,凡是一切有漏的種子,能夠造聚感得生死輪迴苦性的這個特質,這個叫作集。那麼集裡邊通常我們,生、集、因、緣四相,這個我們現在暫時不去說它。總之,由於這樣的一個內容,一個法,它就會感得生死輪迴,換句話說這就是苦的因,那麼關於這個道理我們了解一下。

1. Identifying the karma that you accumulate
【① 正明所集之業,】

先了解說感得生死輪迴的因是什麼,是業,先說明一下業是什麼。以前我們曾經談過業,曾經談過業,只是說明業的特相,說業決定一切,然後增長廣大,做了不會失去,不做不會碰到,但是業的本身是什麼呢?那個時候並沒有說明,現在這地方了解了。

2. How you accumulate karma
【② 如何集業之理。】

(p43) 怎麼集起來的?現在看看。

(a) Karma that is intention (b) Karma that is the intended action
【初中分二,① 思業,② 思已業。今初。】

看解釋。

The 《Compendium of Knowledge》: What is intention? It is mental karma that involves the mind; it acts to engage the mind in virtuous, nonvirtuous, and ethically neutral activities.
【◎ 如《集論》云:「云何為思,謂令心造作意業,於善不善及無記中,役策心為業。」】

這個「思」,思就是我們通常所謂的心所法之一,這種心理狀態。這一種心理狀態,使得我們的心意去造作,就是這樣的。我們心裡想:欸!看見了,這歡喜這東西。那時候我們心裡面就會歡喜,然後我們就想辦法去獲得這個我們歡喜的這個東西。你討厭,那個時候你會覺得要去排斥你所討厭的東西。所以我們種種的行為,都由於這種心理狀態而來。或者你不大歡喜,你就想辦法:嗯!怎麼辦法去逃避它,就是這樣。輾轉地由於這個相關的想很多—心理,這種是思。那麼這一個思,就是在造了種種的心理的行為,身心行為,這一個行為會感得善、不善、或者無記。什麼是無記呢?它就是沒有辦法分別得出來是好、是壞,換句話這個力量比較弱,這個力量比較弱,這樣,那麼這個叫作無記。這一個心理狀態叫作業。

Thus, intention is mental karma, a mental process that moves and urges the mind with which it is associated toward objects.
(p44) 【謂令自相應心,於境轉動之心所意業。】

就是此說自己的「相應心」,自己的相應心。什麼呢?就是你這個所起心動念的這個煩惱,跟你心裡邊行為相應的,這樣的相應心,這樣。那麼這一個心裡邊,對於所緣的境界,譬如說你看見:欸!這個你歡喜,然後呢,你心裡面就跟著它跑了。那麼那個所對的境界,你就會心就在這個境界上面去東想西想,所以攀緣這個境界,那地方所謂的「轉動」,這一個心理狀態,這一個心理狀態叫思,這個思就是心的業。

Karma that is the intended action. This is the physical and verbal action motivated by intention.
【第二者謂彼思發起身語之業,】

那麼其次呢?就是由於你這個心裡的這種思心所,緊跟著身、口啊,就跟著種種的行為來了,那麼這個叫作「思已」後所發起的。

The 《Treasury of Knowledge》: Karma is both intention and what intention produces. Intention is mental karma; What it produces are physical and verbal karma.
【《俱舍論》云:「業謂思彼起,思即是意業,彼起身語業。」】

下面又引《俱舍》,換句話說,各家各派的說法,指這個特點都是這樣。業是什麼—「思」跟「彼起」。思本身我們了解了,彼就是思所起的。所謂思就是這個意業,彼起,起的什麼呢?這個由於這個思而引起的身、語之業。這個文字是這樣,那麼這個內 (p45) 心的狀態,我想我們很容易地明白的。你看見了歡喜的,你就想去獲得它,因為想去獲得它,你就站起來,要走過去做種種行為,然後呢你會開口說話什麼等等,目的無非是怎麼樣想辦法獲得你的東西。所以說「思、彼起」,整個的業的內涵,就是如此。

The Vaibhāsikas divide physical and verbal karma into two types, the perceptible and the imperceptible,
【於身語業分為二種,有表無表。】

更進一層,說在這個身業跟語業當中,又分成功二類:一叫有表,一叫無表。什麼叫有表呢?有一種是可以表示出來的,有一種沒辦法表示的。意業本身沒辦法表示的。身業的話,譬如說你站起來走路,你講話,那個是表示得出來的;但是有一種就沒辦法表示的,那麼這個叫無表業。這個

and hold that both types always have form. Vasubandhu refutes this, asserting that physical and verbal karma are intentions that work along with perceptible physical and verbal behavior; thus, both forms of karma [intention and intended] are actually intentions.
【婆沙師許唯是有色,世親論師破之,許為與身語表俱轉之思,故二種業俱說為思。】

那個就是不同部派的見解不同。所以見解不同的話,由於他了解的程度的深淺,那麼這一個地方我們不詳細說它,將來我們如果深一層地正規地去學的時候,或者學《俱舍》、或者學唯識,它這地方都會有詳細的說明。所謂「婆沙師」就是有部,有部通常說婆沙,他是說一切都有,他就是比較偏重於基礎方面的。那麼到後來一步一步地深入,而世親菩薩的話,我們曉得那就是大乘,進入大乘唯識的。那這個婆沙師說這個都是色,不 (p46) 管是有表、無表都是色法。什麼叫色法呢?那就是我們看得見的有質礙的,因為身、語的確,你可以,身體的行為,你可以看得見,嘴巴講的話,你可以聽得見,所以有所對的,可以表示出來的都是色。

那麼世親菩薩怎麼說呢?說不是,這是什麼?「與身語表俱轉之思」,說這個業,是跟身業、語業可以看得見的,同時的心裡的這種思心所,這個才是,這個才是。那麼,所以這兩種,不管是有表、無表都說是思。雖然身語兩個好像只是在外面的,但是它真正產生業,一定同時那個時候的心理狀態跟它相應,所以雖然是身、語,卻也是思,所以說兩種「俱說為思」。那麼這地方,我們關於這一點只要了解一個大概就行,或者已經學過會很深刻地了解,或者將來進一步去了解去,因為在這地方還並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暫且不去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