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覽 頁/行  P57-L8~P58-L6

手抄 頁/行  5 冊  P281~6 冊  P11

音檔 起訖     40B_0000-41A_1607

圓教宗 段落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原文:△業疏續云:『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攝律儀,用爲法佛,清淨心也。以妄覆眞,不令明淨,故須修顯,名法身佛。』

濟緣釋云:『三舉因果以細勸三:初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先知來意:眾生識體,本自清淨,離諸塵染,由妄想故,翻成煩惱。又復本來自在,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由妄想故,翻成結業。又復本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差別,由妄想故,翻成生死。今欲反本,故立三誓:者斷惡誓,受攝律儀戒,修離染行,趣無作解脫門,復本清淨,證法身佛,名爲斷德。二者立修善誓,受攝善法戒,修方便行,趣空解脫門,復本自在,證報身佛,名爲智德。三者立度眾生誓,受攝眾生戒,修慈悲行,趣無相解脫門,復本平等,證應身佛,名爲恩德。然此三誓、三戒、三行、三脫、三佛、三德,隨舉一誓,三誓具足,三身、三德,一一皆爾。言有前後,理無各別。如是心受,即發圓體;如是心持,即成圓行。華嚴云:戒爲無上菩提本。淨名云。能如此者,是名奉律。涅槃云:欲見佛性證大涅槃,當須持戒等。皆此意也。    初釋律儀戒又二,初標因果。即之一字,點小爲大,圓宗融會之意。智論以八十誦即尸羅波羅蜜,勝鬉謂毗尼即大乘學,須得此意,可通彼文。律儀禁惡,止業破惑,徹至究竟。清淨心者,即法身體。以下,次明所以二,初二句敘昔迷。不明淨者,貪染所障,失本淨故。次二句,顯今悟。須修顯者,稟戒破障即能顯之因;法身即所顯之果。』

淺釋本文標舉受持戒法的因行是成就佛果的主要條件。最初先說明如法奉行攝律儀戒,是未來成就法身佛的因行。

《業疏》續云:『是故現今已受戒的行人,在明白前文所談持犯的深義之後,在二六時中能夠恆常思念此行(此處是指依《四分律》白四的羯磨所得的聲聞戒,但這二句在文義上是通菩薩三聚戒),是未來成就佛果的主要條件。即是以攝律儀戒作爲修因,用來成爲()法身佛的果位,還復本來所具足的清淨心也(此心,即襌宗所講的本來面目,唯識宗所說的眞如佛性)。以(因爲)虛妄的五住煩惱蓋覆了眞如佛性,不能使令佛性恢復到本來的光明清淨。是故必須禀受攝律儀戒來修持離染的因行,依此來顯發恢復原本的清淨心,所成就的果地即名爲法身佛。』《濟緣記》釋云:『在解釋圓教宗所受戒體的第三段文,是舉出受戒爲因,奉持戒法所證的三身佛爲果,以(用來)詳細勸勉行者,文中可分成三小段:初攝律儀戒,即願斷一切惡;二、攝善法戒,即願修一切善;三、攝眾生戒,即誓度一切衆生。

在各別詳細解釋奉持三聚戒爲何能成就三身佛之前,首先總說相關的問題使令行者能知來意(指:熟知三聚淨戒整體的意義):眾生的識體(眞如佛性)本自清淨無染,遠離諸(一切)塵緣染污;但由於妄想(五住煩惱)分別的緣故(指:以妄覆眞,不令明淨),將清淨的佛性,翻成無明的煩惱。又復眞如佛性本來自在無任何繫縛,具足無量方便的智慧、威神與德用等;但是由於妄想分別的緣(指:以妄覆眞,絕於智用),就將自在的佛性,翻成結縛的惑業。又復眞如佛性本來平等一如,無有彼善此惡、人我愛僧的差別;但卻由於妄想分別的緣故(指:以妄覆眞,妄緣憎愛),就將平等的佛性,翻成六道的生死。以上說明迷眞成妄(背覺合塵)的情形。

今欲反()歸到本來清淨、自在、平等的眞如佛性(指:背塵合覺),是故在受戒時立下三種誓願:

者、立下願斷一切惡的誓願,如法來稟受攝律儀戒,修持離染行(指:身業不殺、不盜、不娃,口業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意業不貪、不瞋、不)這樣就能趣向無作解脫門,恢復原本清淨的佛性,證法身佛,名爲斷德。二者、立下願修一切善的誓願,如法來稟受攝善法戒,修持方便行(指:布施、愛語、同事、利他這四攝法乃至於六度萬行);這樣就能夠趣向空解脫門,恢復原本自在的佛性,證報身佛,名爲智德。三者、立下願度一切眾生的誓願,如法來禀受攝眾生戒,修持慈悲行(指生緣慈、法緣慈乃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樣就能夠趣向無相解脫門,恢復原本平等的佛性,證應身佛,名爲恩德。

然而,此三誓、三戒、三行、三脫、三佛、三德,隨著最初所舉的任何一誓,所說的三誓都可以具足成就三戒、三行、三脫,乃至次第發願要成就三身佛、三德,一一皆爾(都是如此)。言說雖有前後次第,理論上並無各別不同,彼此之間都是可以互相圓融的。

總而言之:能以如是心來受戒,即可以感發究竟圓滿的戒體;能以如是心來持戒,即可以成就究竟圓滿的戒行。所以《華嚴經》云:戒爲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堅持於禁戒,是則如來所讚歎。《淨名經》(即《維摩詰經》)云:能如此修行者,是名奉持如來所制的戒律。《涅槃經》亦云:欲見佛性證大涅槃,當須深心修持淨戒等經文,皆具有此意也。

在總說三聚戒的修因證果後,繼續依次第來解說。最初第一科是先來解釋攝律四儀戒,解釋的文又分二部份:初標出因(攝律儀爲修因)(法身佛爲所證果)。文中即之(『即』這)字,點出這小乘律爲(就是)乘律,這乃是指圓教宗融會了大乘經論之意義。譬如:《大智度論》就以小乘的八十誦律,即大乘六度中的尸羅波羅蜜;而在《勝鬉經》中也有所謂聲聞毗尼,即是大乘的律學。學律的行者,必須曉得道宣律祖依《四分律》爲主而融會大乘義理所創出圓教宗的此意,才可以融通彼大乘經論的文義在小乘律上而不生起疑惑。

至於受持攝律儀戒的功能,是爲了禁制造作一切惡,其中包括止息一切惡業及破除五住的煩惱惑,如此才能徹底達至究竟清淨的佛果位。也就是文所說的清淨心者,即是成就法身佛的理體。

「以妄覆眞」以下的文,是其次用來詳明修因證果所以然的道理,文分二段:最初一段「以妄覆眞,不令明淨」這二句,是敘說往昔不受持戒法的迷惑相狀。而文中所說不明淨者,就是說明行者從往昔以來被妄想蓋覆了眞心,以致被貪欲的染緣所障蔽,而失去了原本清淨心的緣故。

「故須修顯,名法身佛」這次二句,是顯明今時如法受持戒法所覺悟的相狀。而文中所說須修顯者,就是說明行者現在能夠稟受戒法、如法奉持就能破除惑障,這即是指能顯發本來清淨佛性之因,而名法身佛這一句,即是指所顯發之佛果。』

註解

  三戒:指三聚戒。一、攝律儀戒,受持五、八、十、具足戒等一切之戒律者。二、攝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爲戒者。三、攝眾生戒,又云饒益有情戒,以饒益一切眾生爲戒者。此三者積聚,故云三聚戒,是《華嚴》、《梵網》、《占察》、《瓔珞》等經,《瑜伽》、《唯識》等論所説。而在此處文意則是指三聚圓戒,是説明三聚戒,一1具三聚戒而圓融無礙也。就不殺生戒而言,則離殺生之惡,是攝律儀戒;爲長慈悲心,是攝善法戒;爲保護眾生,是攝眾生戒。《參見佛學大辭典》P102P347)

三脱:是就果位立名,若從能修的因行而言,則稱爲三三昧,譯曰三定;新稱三三摩地,譯曰三等持。由此知,有漏定(指:修因的定),稱爲三三昧;無漏定(已成就的定)謂之三解脱門(解脱即涅槃,無漏定爲能入涅槃之門也)。而文意中談趣向解脱門,則必須從修因行的次第來談三三昧——

一、空三昧:與苦諦的空、無我,這二種行相相應之三昧也;修行此三昧的行者,能觀諸法爲因緣生,了知無我、無我所有。因爲空去了我、我所這二者,故名爲空三昧。

二、無相三昧:與滅諦的滅、靜、妙、離,這四種行相相應之三昧也;修行此三昧的行者,能獲得涅槃離(指:解脱的相狀是遠離了)色、聲、香、味、觸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爲相(指:爲生、異、滅三相)等之十相,故名爲無相。因爲以無相爲緣,故名爲無相三昧。

三、無願三昧:舊云無作三昧,又云無起三昧,是與苦諦的苦、無常二種行相,以及禁諦的因、集、生、緣四種行相相應之三昧也。苦諦的苦、無常,及集諦的四行相,皆可厭惡;而道諦的道、如、行、出四種行相,也如渡河船筏,到彼岸後,就必須捨離,總不願樂。因爲是以此等行相爲緣而修三昧,是故名爲無願三昧。(請參見《佛學大辭典》P282283)

三佛:此處是從天台所立的三身佛來説明--一、法身佛:指中道之理體,本有之三千也。名爲毘盧遮那,譯言遍一切處。二、報身佛:指因行功德而顯佛之實智也。可分爲二種身,自受内證法樂之身,名爲自受用報身;對於初地以上菩薩應現之報身,名爲他受用報身,此與應身佛中的勝應身,是同體異名。名爲盧舍那,譯言淨滿,又譯曰光明遍照。三、應身佛:又云化身佛,指自理智不二之妙體,爲化度眾生應現種種之身也。也可分成二種身,對於初地以上菩薩應現者,名爲勝應身,即報身佛中説的他受用報身。應現於地前凡夫及二乘者,名爲劣應身,即指釋迦牟尼的丈六金色身。釋迦,譯爲能仁;牟尼,譯曰寂默。(參見《佛學大辭典》P3O3

三德:此處是指諸佛自利利他的三德。一、智德,破一切之無知而具無上菩提者;二、斷德,斷一切之煩惱而具無上涅槃者;此二者屬於自利。三、恩德,具大悲而救濟一切眾生者,是利他之德也。(參見《佛學大辭典》P三五六)

八十誦;指八十誦律,爲根本之律藏也。如來滅後結集三藏之時,優婆離尊者於結集(夏九旬之間,八十番。番,即次也)升座誦出之,故名八十誦律。至其後(指佛滅百年以後),《四分律》、《五分律》等諸律,由此分立,此根本律遂世無存者。(參見《佛學大辭典》P一一九)

 

原文:△業疏續云:『以妄覆眞,絕於智用。故勤觀察,大智由生。即攝善法,名報身佛。』

濟緣釋云:『二攝善法戒二,初二句,教迷。絕智用者,愚癡所障,遺本明故。故下,顯悟。勤觀察者,修善破障,此即是因,報佛是果。』

淺釋本文說明如法受持攝善法戒,是未來成就報身佛的因行。

《業疏》續云:『以(因爲)妄情(五住煩惱)覆了眞如佛性,絕於智用(斷絕了眞如本有的智慧作用)。是故行者受戒後,必須在二六時中從內心深處殷勤觀察所持的戒行,由於清淨的戒行開發了襌定的力量,無漏的大智慧便由此而。依此來修行,即是以攝善法戒爲修因,所成就的果地,名爲報身佛。』

《濟緣記》解釋云:『在舉持戒因行來成就佛果的第二科中,是說明以攝善法戒爲修因,能圓滿成就報身佛的果位。文分二段來敘說:最初二句「以妄覆眞,絕於智用」,是敍述未受戒前迷惑的相狀。即文中所說絕於智用者,是指由於愚痴所障,所以遺失本有佛性所具足的智慧光明的緣故。故勤勸察以下,是顯示得戒後了悟的相狀。即文中所說勤觀察者,說明已懂得藉由願修一切善法,來破除無明的煩惱障;而此修善破障即是所修的因行,報身佛則是未來所成就的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