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覽 頁/行  P57-L8~P58-L6

手抄 頁/行  5 冊  P281~6 冊  P11

音檔 起訖     40B_0000-41A_1607

圓教宗 段落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已上業疏文、由戒是警意之緣起、至此段止、共七段連續、科判繁雜。今別錄科表於下、以備對閱。
初敘立教本致 初標示
二正釋
二根器差殊 初敘鈍者妄計
二敘利根易悟
三所受體 初約圓義以示體相 初希求脫離
二反觀往業
三如緣納法 初示作業
二正明無作
二約隨行以明持犯 初明謹奉 初躡前受體
二正敘隨行 初明力
二明能
三明用
二明慢犯 初反上三用
二反上三用
三舉因果以細勸 初攝律儀戒 初標因果
二明所以 初敘昔迷
二顯今悟
二攝善法戒 初敘迷
二顯悟
攝眾生戒 初敘迷
二顯悟 初修因
二感果

57頁,昨天已經把前面這兩項講過了,這兩項講過了以後,第三個,第三個就是“舉因果以細勸”,前天、昨天、今天這個三個,這是南山一宗全部的精要,諸位我想聽完了以後,回去好好的複習一下,把它弄懂,你這個瞭解了以後,以後對我們行持的根本,才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曉得如何下腳,那麼今天我們看57頁第二段,先看一下這個,

三所受體中三、初約圓義以示體相。

就是說所受之體甲乙丙,第一個約圓義以示體相,這個已經說過了,

二約隨行,以明持犯!

那就是上一堂昨天講的,今天

三舉因果以細勸。

在《南山在家備覽》59頁上面立的表,跟現在黑板上寫的稍有不同,那麼這個黑板上把它的整個的,我們講的內涵,更仔細分三部份,我再說一說,第一個【總說】,第二個【以三聚例明】,就是說「三聚淨戒」→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或者說饒益有情),那麼說明這三個戒,最後【問難釋疑】。這個問難釋疑,我們有的時候把這個叫做結攝,就是結論,最後這個結論的時候把這個叫做結攝的話,(攝就是提手旁三個耳朵),說凡是前面不清楚,有疑難的地方,總在這個地方說一說,那麼這麼一來,所講的內涵整個的就比較概括圓滿了,現在我們看文

《業疏》續云:『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攝律儀。用為法佛清淨心也。以妄覆真,不令明淨。 故須修顯。名法身佛。』

這個《業疏》上面,先說瞭解了前面這個道理以後,所以我們真正修行的人,就瞭解,噢,如果說照著前面這樣走,是輪迴生死;現在我們瞭解了,痛苦的根源在這裡,因此要想反轉痛苦的話,必須勤加觀察,不讓無始無明有一些的機會繼續增長,所以我們必須“常”,這個常是恆常,不是像我們常常,這個常常沒多大的用場,種善根有!因為無始以來習染的力量非常強大,儘管我們現在做是做不到,不要說諸位,對我來說,我也瞭解,我並沒有真的做到,可是概念清楚,清楚了以後,不斷的積聚資糧、淨除罪障,增長這個能淨除這個障一步一步的向上,到後來我們一定能夠如我們所瞭解的做到,假定前面不瞭解的話,那根本不可能,這個是最重要的,所以這個常字是指恆常,所以我們真正修行人哪!恆常!那麼現在我們恆常是什麼?常常努力在正知見上面,一切時處,這個是我們絕對應該的,我們也做的到作累了休息,休息的時候你雖然把這個放掉了,可是它這個內心當中緣念正法、正知見的心,還在恆時隨轉,這是眼前我們正做的到的,常思此行,這樣做就是攝律儀戒,這個攝律儀戒,做為法佛的清淨心,法身佛的清淨心。

下面說“以妄覆真不令明淨”,我們無始以來,由無明的妄火把它覆蓋了,這個清淨的本有的,或者空性,不管用哪一種解釋,那沒關係,我所以說連舉三名的話,因為宗派不同,這個沒關係,宗派可以不同,持戒是一個,哪一派用它的名字解釋,到最後修行的時候,還是這個內涵,我們總是想辦法把無始無明積累的髒垢,把它弄乾淨,所以經過了這樣,故須修,修就是修改,把它錯誤的弄掉,來恢復光顯原有的這個叫做法身,那麼下面法報化立為三身,這樣來說,這個所以科判上面,是根據《業疏》來說的分為三科,我現在這個上面,總說,三聚例明,以及結攝(或者是問難說明),是連加上這個《濟緣記》,乃至於《芝苑》等等,所以這個科判的內涵,你們兩個互相對照的話,那就會圓滿的認識,繼續我們看《濟緣》的解釋,才能夠瞭解這個《業疏》所說的內涵,

《濟緣釋》云:『三舉因果以細勸分三,

因當中修什麼行?然後果位上面證什麼德?成什麼身?就是這樣所以這個“舉因果以細勸”,就是這樣很認真的瞭解了,然後細細的認清楚我們求什麼果?應該行什麼行?這個分為三部份

初攝律儀戒,

就是我們的別解脫律儀戒,

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

,而這個以大乘具戒為最圓滿,攝善法戒!那這個更進一步,饒益有情戒,三個叫三聚淨戒,再下面

先知來意,

這句話,這個“先知來意”,就是下面整個告訴我們這個科判上面,“舉因果以細勸”的總說,你先要瞭解它為什麼要舉這三個細勸?勸些什麼內涵?我們先瞭解一下,所以先知來意,下面那一段也就是這一科當中的總說,瞭解了這個總說,然後再細分這個三聚,我們就很清楚了,如果這個分了三聚以後,下面還可能有一點疑難,那麼最後第三科說問難釋疑,有的時候稱這個結攝就是結論,把沒有說清楚,或者抉擇,還有一點點迷糊的地方再弄清楚,現在看文看下去

眾生識體本自清淨,離諸塵染,由妄想故翻成煩惱。

說我們眾生的本性,這個唯識上面說這個是圓成實性,這個叫識體,然後有些地方說我們的真如本體,有的地方是空性,不管什麼名字這個沒關係,而這個根本是“本自清淨”,裡邊本來就沒塵染,法爾如是!本來就是如此,就算是在我們眾生份上,這個本身它還是並沒有染污,這個可以舉一個簡單的比喻,比如說我們的水,那個水呀!儘管弄髒了,你看又髒又臭,是!我們看起來這個水是又髒又臭,但是從那個水的本質上面來說,它髒不髒?臭不臭?那是容在水裡的那一部份,現在我們去看看水怎麼不髒呀!我們不妨用另外一個眼光去看,現在我們念過書,在化學上面告訴我們這個水呀!水有水組成的內涵,從化學上面說,這個氫二一氧所謂氫二氧,你從這個角度去看,這個氫二氧兩樣合成水,它有沒有髒臭爛呀?它沒有耶!是不是這樣?但是對不起,在我們看起來就是有!所以這理論上面告訴我們,隨緣是不變,儘管是如此,對不起,我們在真正迷當中,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可是道理我們曉得的。那為什麼它說“本來清淨離諸塵染”?而現在這樣呢?下面說一個原因→“由妄想故翻成煩惱”!由於我們妄想!這個妄想,換句話說,無明,這個無明是虛妄的,因為這個虛妄的無明所以你有種種的妄想,而本來這個是我們智慧本身的本有功能,所以我們稱這種作錯的本有功能,叫做惡慧、邪慧,就是這個意思,它本來是沒錯,你把它弄錯了,所以把蠻好本自清淨的東西變成煩惱,這是第一個,其次呢!

又復本來自在、足具方便智慧威神德用,

它本來自在的,而且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這個自在就是說不受任何縛,愛怎麼它能夠具有什麼?具有種種方便種種智慧,以及威神德用,像這個就是佛,佛具有種種的智慧一切智慧,以及種種的方便種種的威神德用,哪!那是本來具足的,現在為什麼我們沒有?

由妄故翻成結業。

因為妄想,同樣的妄想翻成結業!他本來的大威神力,現在反而變成綁住我們的結,這個結就是繫縛,繫縛我們綁在生死當中受痛苦的,本來是受用的種種方便智慧威神,現在把我們綁在生死當中,最後呢,

又復本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差別、由妄想故翻成生死。今欲反本、故立三誓。

它本來平等無有彼此的,啊!彼此愛憎這個差別,同樣由妄想故翻成生死,這個是一切眾生的本性,那麼現在要想返回來,今欲反本故立三誓!現在要想恢復我們原有的說本來說清淨的實體也好本性也好空性也好那怎麼辦?故立三誓!這個誓就是一種非常強有力的一種願力,否則的話這個力量不強,因為無始的無明非常強盛,所以我們也立非常強盛的誓願,哪三個?

一者斷惡誓、受攝律儀戒、修離染行、趣無作解脫門、復本清淨、證法身佛、名為斷德。

一者斷惡!這個第一個誓,斷惡誓!受律儀戒修離染行!這個要斷一切惡,為了對一切惡所以受這個律儀戒,受律儀戒主要的就是斷一切惡,然後修改修改什麼?離染!前面本來清淨受了塵染所以藉這個律儀戒來清除它斷一切惡,因地當中得到這個然後趣無作解脫門復本清淨證法身佛名為斷德!修這個行到最後成就的趣向於無作解脫門,這個叫做三解脫門,空、無相、無願〈解脫門〉!那麼這個三解脫門我們這裡不細說它,然後到這時候恢復本來清淨,這個本來清淨就是法身佛,如果從德修過了以後是有所得,這個是功德這個叫斷德,因為這個德是從斷除一切塵染恢復清淨來說的,所以叫斷德,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呢!

二者立修善誓、受攝法戒、修方便行,趣空解脫門、復本自在、證報身佛、名為智德。

其次呢!不但斷惡還要修一切善,於是這個時候就受攝善法戒,受了這個戒!修就修那個方便行,立誓是我們內心當中策勵自己然後受這個戒戒體願體,修這個行呢!這個隨行,一步一步叫發心立行,在《南山在家備覽》一開始的時候就說先簡單說一說,使我們後進者興建有託,大家還記得這兩句話吧!它說明了以後然後使得我們發心立行就有所寄託,那麼這是一開頭的兩句話,現在處處地方都是如此,說瞭解了啟發了信心,信為欲依欲為勤依!所以認識了去追求,然後追求受戒,然後受了戒修行,修了行以後呢!將來可以得到什麼?

下面“趣空解脫門,復本自在,證報身佛,名為智德”!那這一部份呢!得到了空解脫,恢復本來的自在,這個證得的是報身佛,它本來我們自在,這個自在具有方便智慧威神,這個也就是報身佛顯出來的行相,這個叫做智德,這個智慧種種的功效,就是這種德行叫智德。第三呢,

三者立度眾生誓、受攝眾生戒、修慈悲行、趣無相解脫門、復本平等、證應身佛、名為恩德。

下面那個要攝一切有情戒,濟度一切眾生,發了這個誓,受了這個戒,然後修的行叫慈悲行,這個是對眾生來說,對自己的塵染來說,那麼這個時候受的“攝律儀戒”,修離染行,那麼其次立修善,這個誓願所以受“攝善法戒”,種種方便善巧,現在的諸眾生所以要受“攝眾生戒”,修的慈悲行,這三個互相呼應的,同樣的彼此間有前因後果的重重關係,於是前面這個發心,受戒,起行,證得後面趣無相解脫門,復本平等證應身佛名為恩德!這個文就是這樣,下面比較重要我在這裡說一說。

然此三誓三戒三行三脫三佛三德、隨舉一誓、三誓具足。乃至三身三德,一一皆爾。言有前後,理無各異。如是心受即發圓體,如是心持即成圓行,《華嚴》云:戒為無上菩提本。 《淨名》云:能如此者是名奉律。

然此三誓三戒三行三脫三佛三德!就是前面說的這個三誓三戒三行三脫三佛三德。“三誓”呢,就是從前面這個斷惡誓,以及修善誓,以及度眾生誓開始;“三戒”呢,就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三行”呢,離染行、方便行、最後一個就是慈悲行,等等一路下來,“隨舉一誓,三誓具足”,說的時候一個一個分開來,可是隨便舉任何一個誓願,這個三誓一定具足,“乃至三身三德,一一皆爾”,這個話隨便哪一個,這個文說起來很容易,實際上這個內涵這裡要細說一說,看看我們眾生的實體,本來是怎麼樣?前面說本自清淨,它本來就清淨的,還有本來自在本來平等,要曉得它清淨,所以自在,所以平等,所以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清淨是必然平等,平等是必然自在,自在是必然清淨,否則的話就不清淨,從這個角度去看,看見清淨那一面,那個角度去看,看見自在那一面,從這個角度去看,看見平等的那一面,所以這個從它塵染的方面去看,說離諸塵染叫清淨,從它具足的方便去看,叫本來自在,所以它有智慧瞭解一切,它有方便可以使用智慧解決一切,它有威神,能夠把這個智慧方便產生應有的功效,本來平等的話,本來就這個樣,它不會說有人我彼此,這是本來的狀態,現在為什麼不行呀?有妄想故!一句話,總一句話!或者這個妄想,我們用另外一個名字取代→無明!就是無始無明,這個就是凡夫,所以把本來清淨,沒有塵染的,變成煩惱煩煩惱惱,本來自在,這個自在能力變成繫縛我們生死輪迴的染污之業,本來平等的在這個地方的種種差別愛憎、生死,現在要想返回來所以才立這個誓,整的內封返回來,就是把這個無明轉成智慧,可是由於它所顯出來的這個面,是三個面,所以這個時候立的誓,對於這個,染污這一方面要把它斷除,所以這個時候叫立斷惡誓,然後對於不自在那一方面要想把它轉回來怎麼辦呢?就是第二個立修善誓,還有一個本來平等的現在變成種種的愛憎,於是立度眾生誓,所受的戒呢!就是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修的行呢?就是離染方便慈悲三行,於是在這個因地上面每一個前面,前面是後者的因,這樣的展轉的增上。

總結起來呢?立三誓受三戒修三行!這個又是大的因,證得後面趣三解脫門,復三個本來面目,證得三身佛這個是果,所以趣無作無相空三解脫門,恢復本來的自在平等,然後證得一佛,這個佛是法報化三身,然後這個我們給它另外一個名字,這個名字叫做什麼?名為斷德、名為智德、名為恩德,所以這個上面所以說這個隨具一個都是具足圓滿的,下面說乃至三身三德,一一皆爾,言有前後,理無各別!這個道理現在瞭解了,瞭解了下面有一句話很重要,如是心受即發圓體!你瞭解了這個然後受這個戒,那個戒才是真正我們這裡的說的圓教的戒體,這個對我們非常重要,如是心持即成圓行!你瞭解了這個認識然後受的時候受的圓體,然後持的時候就是圓滿的修行,平常我們說天台隨成一行是圓滿的,說了半天,圓了半天,不曉得圓在哪裡?現在戒上面有個基本概念,真實的內涵還要下面噢!

所以下面這一部份都是非常重要的,或者三天或者四天或者五天,我原計準備五天當中把那一部份把它說清楚,因此有了這個,有一部份不太瞭解的,等一下下面還會講的,所以《華嚴》上面說戒是無上菩提本!這個根本的原因就在這裡,然後《淨名經》,淨名經就是說維摩詰大師《維摩詰經》,有的時候叫《無垢乘經》。那個他說能如此者這個叫做奉律,哪,這個究竟圓滿的戒是這樣的。它的的確確是無上菩提的根本,同樣是無上菩提的根本,這個《法華》當中有很大的差別,《法華》當中說,乃至於一舉手小低頭,將來都是無上菩提之本,這個菩提之本你只是種個種子,你到底什麼時候成就,那對不起,要看你的內涵,弄的不好的話,無量阿僧祇劫以後,你再慢慢的一步一步上來,現在《華嚴》無上菩提本跟《淨名經》上面說,能如此叫做奉律的話,這個就是你現在瞭解了這個道理開始,發心起行,現在你這個發心起行,你認真去做的話,或成龍女或成善財,就是不能一生取辦的話,你一生一生上去中間不會間斷,你一直上去,從發心第一步開始每一生每一生增上,不會說發了一個心一下下去不曉得掉到哪裡去!然後在六道當中,不曉得轉到何年何月又碰到再來,這個完全兩件事情。這是我們要瞭解的,所以真正這個南山一宗出這個緣起的究竟意趣在這裡。下面在那個結示,就是那個問難釋疑當中,它有很重要的說明,那一部份等一下下面又有文,因為有文,所以我留到下頭說,

《涅槃》云: 欲見佛性證大涅槃、當須持戒等 。皆此意也。

凡是大乘經典開權顯實,最後決了的這個戒的內涵都是這個,所以我剛才講那個,絕對不是說反正你碰到一點,種一點善根將來都有的,這個差別我們一開頭務必要弄清楚,不過對於一般普通人來說沒有機會,那說好了,你只要到廟裡皈依一下,拜一個佛,怎麼辦?就是遷就他那都行,這兩者當中,雖然說皆已成佛道,這個內涵我們自己一定要弄的很清楚,關於這個瞭解了以後,這個就是總說,詳細說明,再下面看文,57頁最後一行。

初釋律儀戒又二,

那個時候就用善戒來說明了,就是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戒,那麼這個攝律儀戒,就是前面“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攝律儀,用為法佛清淨心也”!這個裡邊分兩部分,

初標因果。

這個因果關係,

即之一字、點小為大、

上面說行人常思此行,戒攝律儀戒就是即之,就是前面說用大決小是不待受大〈見53頁最後一行〉同樣的意義,就是點小為大,

乃是圓宗融會之意。

能夠開權顯實這個真正的內涵,你瞭解了這一點,那就曉得這個特徵是什麼,所以現在我們透過了祖師,這樣的一層一層的深入告訴我們。

南山律在家備覽 41A

《濟緣釋》云『三舉因果以細勸三、初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先知來意。眾生識體本自清淨、離諸塵染、由妄想故翻成煩惱。又復本來自在、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由妄故翻成結業。又復本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差別、由妄想故翻成生死。今欲反本、故立三誓。一者斷惡誓、受攝律儀戒、修離染行、趣無作解脫門、復本清淨、證法身佛、名為斷德。二者立修善誓、受攝法戒、修方便行趣空解脫門、復本自在、證報身佛、名為智德。三者立度眾生誓、受攝眾生戒、修慈慧行、趣無相解脫門、復本平等、證應身佛、名為恩德。然此三誓三戒三行三脫三佛三德、隨舉一誓、三誓具足。乃至三身三德一一皆爾。言有前後、理無各異。如是心受即發圓體、如是心持即成圓行華嚴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淨名云、能如此者是名奉律。涅槃云、欲見佛性證大涅槃、當須持戒等 。皆此意也。 初釋律儀戒又二、初標因果。即之一字、點小為大、乃是圓宗融會之意。


須得此意、可通彼文律儀。禁惡、止業破惑徹至究竟。清淨心者即法身體。 以下次明所以二、初二句敘昔迷。不明淨者貪染所障、失本淨故。 次二句顯今悟。須修顯者稟戒破障即能顯之因、法身即所顯之果。』

我們透過了祖師這樣的一層一層的深入告訴我們,記得不記得前面曾經說過這個是﹝超越生死,萬劫未聞。若非究我祖乘,須信投心無地﹞(54頁第四行)的那一段話,如果不是祖師這樣的精研抉擇出來的話那我們就是含含糊糊,所以它這個地方點小為大,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現在的行人就不是以前,有它完全不一樣的地方,以前或者是隨遇而安或者急求解脫,現在呢!就是要依圓心然後受這個圓戒修圓行這樣的做法,圓!有一部份還留在下面講,我們上面到這地方瞭解一點點基本概念了,那麼這個時候只要能夠恆常把握住這個,這一個念頭在的話現在離染方面就是攝律儀戒,這個就是成就法身佛,實際上你真正做圓滿的話從離染那個角度去看是法身佛,從方便那個上面去看那個就是報身佛,然後從渡生那一方面去看那就是應身佛,就是這樣!所以

《智論》以《八十誦》即尸羅波羅蜜,

這個《智論》就是《大智度論》,《大智度論》我們大家瞭解的,這個是解釋釋經論解釋大般若,大般若是佛陀真正說明出世的意趣,使得大家有了善根了,告訴我們成佛的整個的路程。八十誦律呢!這個八十誦律就是律,這個五百集結,第一次結出來這個律就是五百,八十誦因為它分為八十次,所以《智論》上面說《八十誦》,也告訴我們《八十誦》平常我們看起來說是個小乘的戒律,小乘的戒在大乘當中不能成為持戒波羅蜜的,但是他說,嗯,這個就是。這個有它很重要的意義,現在我們就瞭解了,點大為小就在這裡,所以《大智度論》上面告訴我們,你瞭解了就是小乘的別解脫律儀,就是我們大乘的尸羅波羅蜜,那麼《勝鬘》也是,《勝鬘》都是大乘經,

《勝鬘》謂毗尼即大乘學,須得此意。

這個我們應該瞭解的,

可通彼文,律儀禁惡止業破惑徹至究竟。清淨心者,即法身體。

這幾句話就是說明上面這個道理,說上面《智論》告訴我們,八十誦就是尸羅波羅蜜,《勝鬘》說毗尼即大乘,我們就瞭解可以會通,然後所以這個律儀是斷惡,然後能夠止息我們的業行,而能夠破惑達到究竟圓滿,那個是顯發我們本有法身這個清淨之心,那麼這一段就是攝律儀當中的所謂初標因果,下面

以下次明所以,

那這因果那怎麼辦呢!說明所以二,

二、初二句敘昔迷。不明淨者貪染所障、失本淨故。

我們前面看這個文,說因為妄覆,所以不令明淨,所以要怎麼辦呢?所以須要修持來淨化,使本來清淨的恢復顯發它的明淨。那這個結果呢,就是顯出法身佛,就這個意思。那麼瞭解了,下面這幾個解釋一下就行了,“初二句敘昔迷”及“以妄覆真”這兩句話,那麼不明淨者貪染所障,識本來清淨,次二句呢,說故須修顯…就是這兩句話,

次二句,顯今悟須修顯者,稟戒破障,即能顯之因、法身即所顯之果。』

這很容易瞭解,這一段就是立聚,這個三聚戒當中的第一個攝律儀戒。下面

第二 攝善法戒

繼續看文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一、攝律儀戒)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攝律儀,用為法佛清淨心也。以妄覆真,不令明淨。故須修顯,名法身佛。(二、攝善法戒)以妄覆真,絕於智用。故勤觀察,大智由生;即攝善法,名報身佛。(三、攝眾生戒)以妄覆真,妄緣憎愛,故有彼我生死輪轉。今返妄源,知生心起。不妄違惱,將護前生。是則名為攝眾生戒。生通無量,心護亦爾,能熏藏本,為化身佛。隨彼心起,無往不應;猶如水月,任機大小。」

(二、攝善法戒)以妄覆真,絕於智用。故勤觀察,大智由生;即攝善法,名報身佛。

這個釋業疏下面的解釋

《濟緣釋》云:二攝善法戒二!

這個攝善法戒有兩部分,

初二句敘迷

下面顯悟,那麼初二句敘迷是什麼?

絕智用者,愚癡所障,遺本明故。

我們看前面的文,說這個攝善法戒分成兩部分,第一個先敘迷,迷什麼?“以妄覆真絕於智用”,這個前面我們看一看,“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攝律儀,用為法佛清淨心也。”同樣的也可以說,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善法戒,用為報佛…,什麼方便智慧,這樣這個要清楚,下面就是說為什麼得不到呢?因為我們“以妄覆真”,因為既然妄覆真了,所以他智慧的德用顯不出來,這個是前面以前不瞭解之前的狀態,那現在要怎麼辦呢?所以“故下顯悟”,下面呢,我們瞭解了怎麼樣能夠反轉來,反轉來就是“勤觀察者,修善破障,此即是因。”,修了這個因“報佛是果”。所以現在我們瞭解了,應該怎麼辦呢?故勤觀察,這個昨天講隨行的時候已經說過了,真正修行的話要勤,這個勤是勤精進,精進在哪裡?思惟觀察抉擇!這個智慧就從這裡生起來的,那麼這一部份就是叫“攝善法戒”,將來成就果的時候就是報身佛,這個對我們非常重要對我們絕端重要。

我們整個的問題在哪裡?無明。要想淨除無明,唯一的正對治,除了這個沒有別的了就是智慧,要想智慧的必須勤觀察,所以現在我們修行人往往是非弄不清楚,我們說不要分別,為什麼?智慧叫無分別智,這個是一個我們絕大絕大的誤解,我最早的時候也是這樣,我就想起一件很好笑的事情來,這件事情離開現在快三十年了,現在那些老人大概一個都不在了,那時候在台北,台北有一個在家居士,辦一個叫蓮緣念佛團,那時候叫松山,那個時候還是個鄉下,現在究竟怎麼樣我不知道。那個時候我剛出家的時候,我就跑到蓮緣念佛團啊,念的好起勁,來這個蓮緣念佛團的團長是個李xx老居士,往生淨土的,那個老居士非常精采,走的時候非常好,就在禮拜天跟大家念佛,念完了以後說:「那我要走了。」然後就到那個房間裡,大家覺得,老居士今天那個時候,先他說要走了,以為要回去了,結果想不到他那個走,不是回到娑婆世界的家,是要回到極樂世界的家。「哎呀!快來快來!」結果跑進去,老居士他就坐在椅子上就走了。這一下我名字我都記不起來了,報紙還登出來這個,那個念佛團就是他老人家創辦的。

我那個時候去的,在那個地方已經一心一意要準備出家去了,所以空下來,總歸在那個地方,有一天早晨,那個都是在家居士,那時候因為我也沒出家啦,就是蓮友們,好像前一天晚上,不曉得什麼因緣,就住在他那個地方,反正弄晚了大家說,剛發心的時候總是很熱心,那時候年紀又輕,幫他這個忙,幫他那個忙,他說你住在這裡吧!反正還有一些事情,我也覺得很樂意,早晨起來,我有印象就做早課,做完了早課以後,他那個佛台上面供桌上面,法器上面墊的那個木魚,跟那個大磬下面,不是有個墊的嗎?那個墊的那個東西很舊了破爛了。就有一個居士說,這個很舊了破爛了,我們就換一個吧。那麼另外一個告訴他,你換它幹什麼,你不要去分別嘛!你這個不對不對,就是這樣,當時我也想的,對呀,那我們就不要去分別,佛就告訴我們無分別智,你一天到晚忙這個幹什麼?我們以前專門在這個地方去想,然後叫你去好好的用功,你不要去分別,自己還覺得很得意,我現在想起來,始終覺得又慚愧又後悔,那你說,難道這個佛說的無分別智說錯了嗎?當然不會錯。佛講的無分別智,是我們這樣的無分別嗎?我想現在你們在座的每一位都知道,絕不會像我當年的幼稚呀!我當年就是這麼幼稚,把這個跟癡相應的無記,那個無記心,完全是當作是無分別智,那這樣一來的話,這個佛法還要你來修嗎?這個佛要修三大阿僧祇劫,你只要這樣就成功的話,那這樣的話,你還要去修佛的話,還要去照他的辦法去修的話,我也未免太笨了,你只要當下就無分別了,他要弄了三大阿僧祇劫才得到的話,這個話怎麼講呀?但是我們偏偏不會仔細去觀察一下,就會這麼糊里糊塗這樣去弄,它這個無分別要什麼?善巧思惟抉擇,然後以善巧的認識清楚了,這個叫正確的認識,或者正知見、正分別,然後瞭解哪一個錯,哪一個對。有了正確的認識,把錯誤的淨除了,到最後得到的這個,這個才是!

那個要分別說,真正的本性空性,空性沒有你所分別的這個本體在,當你看到這個的時候,那個叫做無分別智,那大乘要到見道位,哪是我們現在說,不要去管了,這個叫無分別,要想得到前面一直在說,勤觀察思惟抉擇當中,所以我們現在整個的傷毀,就毀在這個上頭,因地當中修了這個,將來果位上面就得到這個,這個是對我們絕端重要的一個概念,那麼這裡隨便說一說。現在我們說的無分別智變成什麼?變成我們懶惰的最好的藉口,他本來要去弄這個東西,太麻煩了,哎呀。你不要去分別了。那最好怎麼辦呢?當時的很多修行人就是這個心情啊!都不要管了,反正這樣,好好好,你何必….還要找個最美的藉口,然後最後那個美的藉口就把佛法毀掉了,這是我當年一直在這個錯誤當中,現在我也只能說,把我錯誤的經驗告訴大家,這個是值得我們認真警惕的,這個修行,不管是大小哪一個,祖師哪一乘哪一派,精進必不可少,我們現在用了這種名字,做為一個藉口,為自己的懶惰做一個最好的掩飾,這是我們的致命傷,又保護了懶惰,然後又傷害了自己,又損害了教法。

因此我在這個地方特別說一下,祖師沒有一個例外的,告訴我們要勤加精進思惟觀察,這個時候智慧!小是小的智慧大是大的智慧,不過說到這裡要要有一點噢!這個要想這樣,上去是要聞思修沒有錯,可是這個聞思修的特徵,它這個聞思修真正的重心在得到智慧,現在我們弄的不對了,又在那兒說好好好大家努力,然後經書弄了一大堆,在文字上面鑽研,到那時候佛也在那兒叫冤了,佛說什麼?依文解意三世佛冤!我不是這個意思呀!所以這個經論上面的確不是那麼容易學,一個不小心走到那裡錯了,那說那跑到那邊,跑到那邊那樣又跑錯掉了,這是我們要注意的,所以廣論一開頭就告訴我們,今勤瑜伽多寡聞,多聞不善於修要,那現在講修行的人哪!都不要寡聞,就是真正聽聞必須要的他不要的,那麼反過來,他要的呢,廣聞的人呢,他不善於修要,聞了以後要去修的呀!那個修行他也不要了,所以宗喀巴大師,就是文殊師利菩薩的示現,實際上真正重要的,不是他是大菩薩來示現,而是那個地方眾生的根性,如果我們現在努力的話,我確信或者觀世音菩薩,或者文殊師利菩薩,他一定還會應我們的機跑得來,所以這個地方,我順便策勵諸位同修,大家共同努力,那些大菩薩佛一定會再來的,那麼這是第二段。再下面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