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覽 頁/行  P60-LL4~P61-L2

手抄 頁/行  6 冊  P40~6 冊  P57

音檔 起訖     42A_0217-42B_0540

圓教宗 段落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業疏》云:『此門略辨三宗戒體少異,由來涉言語矣。』

啊!這個祖師用詞真美,三兩句話,可是內涵哪....。他說現在這一門略略的來辨別三宗,實法宗、假名宗、圓教宗。這個三宗當中說戒體,這個裡邊稍有不同,從上面以來叫「由來涉言語矣」!啊!要說很多話呀!這個很多話,教我們真正地,對我們真正是無比的、真正無比的價值。平常我們常常說:「啊!皈依、皈依,怎麼我皈依了半天,這個皈依心就生不起來呢?」現在我在任何情況之下,忘記掉了也就算了,稍微一提,除了這個皈依之心,找不到別的了。為什麼?一看到,啊!這個祖師的恩,他告訴我們的這個內涵,你實在是感覺的五體投地,你只有一個心—一心的景仰歸投依靠,再沒有別的了!不曉得你們有沒有這個心?如我你們自己去思惟觀察的話,一定會產生結果,這個結果,祖師尚且如此,何況菩薩、何況佛陀!

所以我們現在最大的損失就是—不要勤加思惟觀察的,這是我們最大的損失,然後我們說「哎呀,我誠心,我要去皈依!」至少以我來說就是如此,我用了多少年這個誠心去請,誠不起來,然後瞭解這個文字以後,稍微一思惟的話,由不得我不誠心、不皈依、不景仰,這個內心當中就是這樣,而且當下無比的歡喜、無比的踏實。佛法就是這樣,以眼前心裡的安寧、得歸投依靠,將來果報美不可言,一路昇上,一直到成佛為止,所以天下再沒有比學佛好了,這是我千真萬確我所感到的!那麼下面這個解釋很容易。

《濟緣釋》云:『言略辨者,示不盡故,言少異者,若據教宗名義不濫,論其業體畢竟常同,當知細色及以二非無非種子,但是如來隨宜異說耳,涉言語者言其繁也。』

「涉言」就是說,啊!還是很多。這個文字略略地解釋一下就行。在這個《羯磨疏》上面,就是我們道宣律祖下面還有一段話,那麼弘一大師沒引出來,這段話我略略的說一說,這個內涵告訴我們一下。既然弘一大師沒細說,《在家備覽》沒細說,所以我也不細說,不過今天在座學的大部分是出家的同修,所以我覺得我們還是應該略略一談,至於在家居士,我想你們諸位都有心,至少將來一定會上來,也許下一生,也許下下生,那沒關係啦!今天我們把那個因種一種。

祖師怎麼告訴我們呢?他說現在學的人,都只知道依這個「隨戒」,換句話說,學的人都只依戒相,這個戒體,法體部分並不清楚,而這些人都是好心哦,很認真學哦!於是到那時候就說他叫「忪棾守護」,那個還是很努力、很認真,但是做的部分非常的狹窄,就是這樣。下面有兩句話很有意思,

「不知戰競,本有何意」。

他要想真正的把那個戒相持好的話,真不簡單呀!但是他們這個很用心,所以戰戰競競非常努力,但是並不瞭解這麼戰戰競競,為什麼原因?因此最後得出什麼結果呢?

「空奉外儀。」

就是外面那個儀表,沒有實在的內涵。

於是在這種情況之下,下面的流弊就產生了,什麼流弊?叫「或以污心」。雖然戒相弄的很好,可是真正戒的本體在你的內心哪,於是這個內心沒弄清楚,或者是污心,污心是總的。下面又開出來

「為名為利,諂狂無慚,詐現持戒,心為業本,終墜生死!」

這是說由於這個不瞭解內涵,所以難免,或者是無明所覆,或者為煩惱所覆,種種這種情況,而不瞭解戒是要轉化這個染污之業,變成功清淨的不思議業,而不曉得心是業本,所以忙了半天,是終墜生死,還要墮落下去,

「不如不受。無犯持也。但順故業。減損集因。」

不如不受!不如不要去受,為什麼?無犯持也!你不會犯呀!所以它下面「但順故業,減損集因。」你不妨照著老辦法去做,老辦法去做的話,至少你不會犯戒呀!你多多少少聽見了這個道理以後的話,那麼多多少少行十善業呀!你能夠慢慢把你以前那個染污之業減少。

所以我們要想真正學習出家的話,一定要瞭解正確的內涵,瞭解這個出家殊勝的功德,然後觀察自己的內心,發這個誓願,決心要這樣去走,於是這個無價之寶在我們手上。我們同樣的得到這個人身,你要想達到這樣的一個功效的話,除了這個戒,再沒有第二條路了!所以《廣論》上面特別開出來,特別告訴我們,假定這個具戒真正的目標,為了證羅漢的話,對不起,那個事情有點問題了。這個具戒那麼難行,證得的果只要證一個羅漢,實際上證羅漢你八戒都可以證得,你要辛辛苦苦持這麼多戒,所以它究竟這個戒的意趣是為了什麼?為了成就你圓行,當初如果不瞭解南山圓教宗的話,我們看《廣論》上面的這個文不太清楚;現在瞭解這個圓教宗的內涵,回過頭來看《廣論》,是不是很清楚呀?囉!你看祖師是無論中外,不管是哪一個,他只要究竟認識清楚的話,這個說法是完全相同,對是不對?不是很清楚嗎!

所以我們說到這個地方,我們真正感覺的慶幸呀!所以我一直說,我絕對不是說只有宗喀巴大師,我們宗喀巴祖師哪有不好的呢?可是現在最大的可惜,換句話說,這個師承就斷掉了,我以前一樣看,看了半天就是不懂,我想你們跟我一樣的,對不對?現在看起來還是不懂,那是因為我的老師跟我講,講完了這個道理,我在這裡看看,嘿,也是一樣嘛!反過來說,說不定過了幾年,人家這本論都不認識了,《菩提道次第廣論》完全不認識,我們看懂了以後,這個回過頭去一看的話,覺得,嘿!這個論也看懂了,就是這個!這個你只要有正確的師承,告訴你正確的內涵,圓滿的,然後你弄懂了那個,回過頭去看的話,這個內涵也是如此,所以最後隨便說這個地方,我們就瞭解真正它這個祖師的用意就在這裡。

下面有很多話,這個我不細說,它這個裡邊有引一段話,都是南山祖師說的,這個元照律師《濟緣記》上的話,我就不再細引它了。南山祖師又引說「故《百論》中」,《百論》就是龍樹菩薩的三論,這個《百論》,不曉得是龍樹菩薩造的,還是提婆菩薩造的,我也弄不清楚了。《中論》、《百論》等等、《十二門論》通常我們說三論,三論,那麼這個三論是不是這個三論,在我們中國是這個三論,實際上在印度當年的話,它不僅僅是,換句話說,中觀宗最主要的論典,他舉出裡邊「《百論》中,罪福俱捨」,這個南山祖師就告訴我們說,真正持戒你要怎麼持法?「罪福俱捨」,這樣才可以。如果你這個弄不清楚的話,那怎麼辦呢?罪捨掉了,福不捨!那是「為天持戒」,你要求這個戒不清淨,這個戒不清淨。

不過我們聽見了以後,不要說那我們這個也捨掉,這個《廣論》上面告訴我們的,說我們修這個八因要用這個三緣,到了這個三緣當中開,萬一這個做不到,退下來,這個再做不到退下來,記得不記得?就是我們理論上面瞭解的最圓滿,行持的時候找到現在的下腳點,然後從這個地方一步一步的上去,你瞭解了這個不會停在這裡,這是我們真正的重要。

至少對我來說,現在叫我說「罪捨」,我倒當然叫我想盡辦法要去捨掉它,因為了 解了這個罪將來一定要苦啊,這個「福」要我捨掉,對我來說,我現在捨它不得,我還沒真正得無分別智,理論上面曉得,可是推動我們的真正重要的是這個,所以這個我們每個地方要曉得,怎麼去善巧的利用。這個經論上面也告訴我們,說不要貪,但是它有很巧妙的名字,再告訴我們「善法欲」,請問欲是什麼?嘿,這個還是,不過同樣的這個叫做心,這個心裡面你用在上面,對你有害的叫做貪,同樣用這個心,對你有利的叫做什麼?善法欲,那我們也不妨這樣說吧,這個罪福要捨掉了,這個善法欲不要捨,就這樣。

然後這個善法欲,我們要把它看得準,這個善法欲有個特點—不是看見的天,這個善法欲看見的—佛,然後這個時候你佛看得太高,你曉得天具的一切,佛樣樣都有,所以當你看得高不可攀的時候,你覺得,不要想到,欸,這個佛太高了,所以你覺得,看看天,你就想到「那我要的這個,比他還要好啊!」這個是我們平常應該用上的,而且是一個非常的善巧方便。你有了這個,我們能夠眼前很多事情擋的住,否則一點小名小利就擋不住,所以不要說不貪,我要,善法欲,我要看大的,看見了大的,眼前這個小的,你自然而然就不會被它所牽走了。這個是簡單的說一說。

上面是說引《百論》,那麼下面又引《成論》,《成論》就是《成實論》,《成實論》上面怎麼說?

行者深心不樂為罪,名淨持戒!

第一個說,不樂,對這個罪沒有好樂之心,這個「不樂為罪」,表面上面去看的話,我們誰都不願意去造罪,但實際上呢,我們往往難免。原因何在?這個《廣論》上面處處告訴我們,就是我們看見眼前的很多東西,看見它的淨相,看見它的美妙相,怎麼辦?我們深深的瞭解業果,就是把那個因果關係看得遠的話,當你看見前面美妙東西,你緊跟著看見這個美妙的事情背後,它的因何在?說,得到這個美妙果的因需要這些,反過來,現在有了這個,你檢查一下,現在你起心動念,因是什麼呢?你立刻感覺到,現在起心動念,這個因是造惡果受苦果的因,於是眼前這個美妙相消失掉了,你只看見這個的因果相,那時候你就能夠從這地方慢慢的把它改善過來。

凡是這些都必須要正確的認識,這個認識還不夠,這個認識還要思惟、觀察,當這個思惟觀察有力了以後,隨遇任何一個境界,你怎麼去用?嘿!這個境界就牽不住你,這是我們現在正確應該瞭解的,這個就是我們目前該做的地方。那麼所以說「深心不樂為罪」,這個我們要瞭解,這個深心,平常我們講深心,主要是把那個心想得用了很大的腦筋,用得個頭暈腦脹,對不起,還停在那個地方。它那個深心要用智慧這樣地深入,前後的因緣、因果當中去觀察。不要你頭痛,你會心安理得的把問題真正解決,這樣才是什麼?持戒,真正的「淨持戒」!

下面又引一個,上兩個是引的論,最後又引一個經,說「《持世佛藏》」!這個是《佛藏經》!「若不為除我倒而持戒者」,這個叫做「破戒人」,「廣訶如彼」,這一個《佛藏經》,如果你們有因緣看一看,這個倒是非常好,說真正的持戒目標幹什麼?要破我倒!這一切煩惱真正的因就在這裡,這個才是我們持戒的根本意趣,它後面前面很多地方都勸我們。

所以到這個地方為止,我們回過頭去想一想,當年論上面告訴我們說,持戒萬一你不能圓滿那怎麼辦?告訴我們立出四點,「正見、尸羅、軌則、淨命」!這個時候正見不能破,下面容或做不到,現在瞭解了吧!是不是很清楚了?所以講了圓教宗以後,我們就完全清楚了。那麼這個正見是什麼?這個正見是「 正見我倒」,這個地方就不叫正知見了,這個都在論上面告訴我們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是!我們一開頭就想做圓滿,沒有這樣的事情,如果有這樣的事情的話,那不是佛法。佛真正偉大的地方,是看得非常透徹,沒有一個例外,一定要如此因、如此果,從無始的染污當中要一口氣成佛,哪有這樣的事情!所以一步一步的來,既然一步一步的來,剛做的時候一定不能兼顧,那麼在這個裡邊,本末一定不能顛倒,然後這個地方的根本是正見,現在我們找到了,這個是我們最重要的一點。

不過說到這個地方,大家不要說「 啊!那你得到了正見就好了,那其他的就不要去 管啦!」請問這個是不是正見呀?證得正見的人會不會這樣呀?那是種邪見,是藉口呀!這完全是百分之一百的邪見,可是現在這個時候有很多人就誤解,這樣。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而且這種地方完全是看你自己,所以自己務必要辨別,否則你跟著別人走的話,弄的不小心就走岔掉了,弄的不小心就走岔掉了。不要說跟著不相應的人,就是跟著相應的善知識,還是不一定真正能夠走的很好。因為真正的,我們跟真正所謂的善知識,他用的都是用的心地功夫,就是這樣,這個叫善知識。所謂這個心地功夫並不是像我們現在 說:「喔唷!這個人府城很深哦,這不露在身上面。」不是這個心地功夫噢,現在我們瞭解的就是,當你根對境的時候,真正主要的問題在哪裡?不在這個境上面,完全在你的內心上面,懂不懂這個?這個叫做心地功夫,你不要誤解,不要誤解說這個人城府很深,老在那邊動腦筋害人,這個叫心地功夫,錯了,就是這樣!

當心境交涉的時候,普通我們世間不瞭解,隨順著無明轉。現在善知識心境交涉過程當中,拿正知見淨化我們自己內心的煩惱,從內心上面去看,唯識來說這個都是心,中觀來說這個緣起,這樣,說一切都是空,都是緣起,所以「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所以這個心境的交涉當中,他一定不管外面,只管你自己,所以講心清淨及加行清淨,對不對?在這個情況之下,你從那個表相上去看善知識,你能看得見嗎?如果你看得見,對不起,那你比他高明,他就不是你的善知識,如果說善知識他比你的高明,你就是看不見,對不對?這個要懂得這個道理噢。

所以以我來說,尤其是最近,說我自己....,因為說實在的,得到了一點師長的多多少少的指導,可是我自己本身哪,說實在的福德不夠,自己也覺得業障很重。我覺得如果說讓我最高興、最歡喜的,我巴不得跟在我的老師後面,一天到晚被他罵,那我才高興,今天坐在這個上面,承蒙你們說教授和尚,不過我心裡面常常想到這個,自己很慚愧,這個很恐怖。好在我現在多多少少,這個師門給我一點踏實之感,要是以前的話,我絕對不敢坐在這個上頭,我覺得就是這個,我只是盡心盡力,把我的錯誤拿給你們,消除我的罪障。

那麼周圍呢,在這個地方跟很多同學,有的時候我的感覺,唉,實在是苦不堪言。可是現在慢慢、慢慢的,這個心情改過來了,當我開始看到說跟我的同學差距的時候,我立刻想到,原來我並沒有看見我的師長,那內涵究竟是什麼?這樣。所以心裡面很清楚,一看他,我就自己馬上看見自己,原來是這個,就深深的瞭解,這是我們真正以後應該修行的時候,所以我說平常固然一般的人,我們從表相上去看,不瞭解,就是你跟到了善知識,對不起,還是要不斷的去思惟觀察,如果說你單單的從外面,單單看那個行相,看不清楚,所以學任何東西都是告訴我們,不要「淺嘗輒止」,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真正要親近善知識,有一件事情要注意噢—不要怕失敗,不要怕訶斥!我們往往是一被訶斥,下次乖乖地在那個後面,等在那兒不敢上去了,這個是一個損失。如果訶斥了以後,你還在那兒滴咕的話,那就完了,真正的善知識,他的力量非常強噢,你像個卵一樣,以卵擊石,一碰,你是非碎不可,這個的的確確,法相如此,所以這個後面我在學《廣論》的習慣,《廣論》上面告訴我們,菩薩,不要說我們凡夫喔,菩薩發了心以後,一般來說不會墮落,最可怕的,對一個同發心的人,如果你起一念瞋心,那很可怕!如果這是你的尊長善知識,不要說起瞋心,你有一個非理作意的話,這個損害非常嚴重,可是不幸的,這個善知識的行相,我們就是看不見,我們就是拿我們自己的心去看,這是所以說到這個地方,我們今天有幸瞭解了這一點,這是平常我們應該注意的地方,這是目前我自己一直警策自己的。

所以現在大家不要說找不到善知識,找不到善知識正是好處,眼前這些人都是善知識,我們能夠在這些人上面磨鍊,把自己的內心當中磨鍊的話,第一個,慢慢的你這個生煩惱減少,人家是非不管,你對境的時候,你能夠不生煩惱,能夠增長的話,當然遇見善知識更容易,第一個,是不是這樣?

第二,因為這個人與人相處的話,平常我們不習慣思惟、觀察,現在這個裡邊思惟、 觀察的能力增長,是不是要靠這個?如果靠善知識前面的話,一碰,對不起,你非下地獄 不可!下了地獄你還有機會去思惟、觀察嗎?沒有耶!所以我們唯一的辦法到極樂世界, 就這樣啊!可是到極樂世界,對不起,經上又告訴我們的,極樂世界修百年,不如這裡一天。至少我們還沒有去之前還有幾十年功夫,趁這個機會好好努力修學,對不對?這否則豈不是浪費了呢?就這樣啊!何況我們在這裡修的話,對我們品位只有增高,現在又增高,將來到了那邊又省那麼事,為什麼我們不努力修呢?這是我們必須應該正確地認識的。所以雖然這些閒話,可是這些閒話當中,我覺得倒是對我們有絕對價值。

那麼我想原則上面關於戒的部分,這個前面大概如此。後面呢,還有一段話,有一段話,這個標題叫作「總結囑累」,最後總結還要一個下面的囑累,這個囑累告訴我們該如何修法。那個囑累就是有它的一個重要的內涵在,那個囑累當中元照律師尤其是說得非常多,這對我們非常重要,那麼這個留到下一次再講。

我想今天有一個事情要簡單的說一說,明天休息一天,最近大家也可以說聽的很苦,時間老是不夠用,是不是這樣呀?而且這個地方都是,就是我們整個的,從前面學到現在精華的部分,經、論到最後真正用的全部的精華,消化了以後,下面這個積累,對我們就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也休息一下。本來想昨天就休息了,後來想想昨天人比較多一點,這個難得的,他們難得地一番好心跑得來。後來想今天休息,我說我也事先沒說明,很多人跑得來,白跑一趟,所以今天上課的時候說明,明天休息,大家在家裡。可是休息的時候,我建議大家原則上面—我曉得前面的不會,趁機會趕快去重新去聽、研討,後面的幾位,如果放假的話,不要趁這機會去遊山玩水,那這個你就損失了!趕快把不瞭解的消化一下,這個輕輕鬆鬆,那麼再下面,今天是禮拜一是吧?我們禮拜三繼續。

這個地方,就是印的這個兩張表,還有一兩分鐘的時間,這兩張表當中,這個大家是不是在這裡看一下?第一張前面就是《隨機羯磨疏》,一開頭第四頁第五頁,這個前面,也就是說南山祖師告訴我們的,我們昨天曾經談到「毘尼立法,殷勤囑累。」你們看見沒有?在第五頁第一行,前面二頁這個邊上,我們看得見的「五」,有沒有看見哪!「四」,是不是!這個第五頁的第一行,我昨天已經念過了,這個說毘尼立法!就是說制教殷勤囑累,世尊一而再的告訴我們制令這個叫我們意念,

「不使遺忘。所以常爾一心,違皆制犯。故知常勤觀察,始號奉持。」

今天我們正好要講“常勤觀察”,現在瞭解了,那麼除了這個以外,我們翻回去看第四頁,第四頁倒數第四行開始說這個

「局就律宗。三輪者,」

這個三輪哪,就是我們佛的三輪,佛的三輪有的說身、口、意三業,他這個三業出現都是推轉眾生煩惱的。有很多人叫神足輪、說法輪、憶念輪。那麼「身」現的神足,「口」是說法,「意」是憶念,這樣。它有種種的說法,現在這個三輪,就是我們祖師就律來開的,「神足,為無信」,就是對不信仰的人,他就顯出他世尊不可思議的威神,啟發他們的信心。那麼現在對我們呢,我們也就是說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的四因,第一個是什麼?啊!看見諸佛菩薩的無量的威神,是不是啟發信心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 42B


看見諸佛菩薩無量的威神,是不是啟發信心的?對!啟發了信心。第二個呢,「說法」,他為什麼有,我們為什麼沒有?那要懂得那個道理,所以呀,「無解」!你要發了這個心以後,雖然有這個好心,你不瞭解不行呀!這是第二段,「說法」是就解。第三呢?「憶念」,這個真正的憶念就是佛陀的這個憶念,他憶念攝持,由於他的憶念攝持,我們能夠步步上昇,現在我們這裡的憶念呢,「為無證」,也可以說佛陀跟我們,生佛互相呼應的,由於佛的不斷的憶念、加持,然後使我們步步上去。從前面的信、解到這個地方開始來行、證,這個憶念是講行、證部分,「由此三種運轉不絕,故並名輪。」!

那麼現在這個地方,就行、證部分來說,我們世尊才立那個毘尼一藏,清楚不清楚?這樣一來呢,信、解、行、證—經、律、論三藏,這個根本的意趣。再下面看另外一頁,第九頁,實際上兩個對在一塊兒,第九頁跟第十頁,第十頁的另外一面用不上,所我們把它疊掉了,第九頁的最後三行,

「余老矣!恐徒移日晷,妄損正功,耽滯無益之辭,以送有涯之命,誠不可也。大集法行之言,律頒常一之教,此而不審,餘竟何言?」

這是道宣律祖說的,道宣律祖說我老了,道宣律祖他三十幾歲的時候,這個《備覽》後面有律祖的年譜,你們自己看一下,他三十幾歲的時候就寫了《行事鈔》,一直到後來好幾年以後再寫這個《羯磨疏》,《羯磨疏》中間又經過重修,真正修那個《羯磨疏》最後決定的時候,已經大概五十幾歲了,這個確定的年代,翻一下就曉得。所以說「余老矣」!

恐怕「徒移日晷」,換句話說這個白忙,所以「妄損正功」。與其多說「耽滯無益之辭,以送有涯之命」,這個生命是有涯,然後我們要學的東西太多了,所以不要說空話呀!所以他是警誡我們的。那麼警誡我們的內涵呢,他引那個《大集經》上面,《大集經》上面叫法言,這個菩薩要修法──如法行,那麼這個律上面叫我們「常一」,常一就是前面憶念輪,就是我們前面剛才念的這一段話,常爾一心,這個「此而不審」!如果這個不仔細的審查,那麼其他的還說什麼呢?

因此後面也特別的引,那個前面有一段文跳過了,「四分大小持犍度」,「持犍度」就是《四分律》上面的一個法聚,就是特別講持戒,講持戒那一部份講的,我們修行要怎麼辦呢?「初夜後夜、精進覺悟」!這個律上面告訴我們,真正的休息只有中夜。所以乃至於夜裡了,初夜還要努力,早晨一大早起來的話,後夜還要努力,幹什麼呢?要精進!要把我們的無明迷惑消除。到了晚上如此,白天呢!不管你行住等等,「常爾一心,念除諸蓋」,只有一件事情要做的,就是這樣,這個是律上面。「經稱法行,旨在修行。律制常一,意存攝念。苟不體此,則失宗要」,它的真正的中心就在這裡。於是「被物無功,終成浪述」,你這個把握不住的話,那其他的都說空話,「故云:此而不審等。仍知今疏,專被攝修。」所以現在我們祖師這個疏是專門用來修行的,

下面兩句話是我們現在真正用的上的,「講學討論,勿忘斯意」!我們要想真正地 去修行,必須經過前面的聞思的認識。單單這兩句話我們都會恐慌,我們都會恐慌,至少 我非常恐慌,因為我做不到。現在我了解了,要做到後面這個,要經過前面的聞思,要聞思必須要「講學討論」。但是講學討論的目標是幹什麼?是這個!那麼這樣一來的話,我們不會「多聞不善於修要」。然後真正要修的時候前面有這個,因此我們現在前面走的,變成功共下、共中,直通大乘。不要說出家部分共中,就是在家部分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