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覽 頁/行  P61-L4~P61-L11

手抄 頁/行  6 冊  P76~6 冊  P88

音檔 起訖     43A_0559-43B_0107

圓教宗 段落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那麼這個精進一度當中上頭為了大家,幫忙大家建立這個強而有力的概念,你們不妨翻開《菩提道次第廣論》311頁,這個地方特別說,你真正要修那個大乘行,這條路實在是非常難非常難,所以特別說破除,破除那個怯懦心,說怎麼破除它?前面那個你們自己有機會仔細去看,看了以後不斷在內心上面去思惟觀察,這個概念建立起來的話一定破得了,現在我們不說這個我們說什麼呢!就是311頁上面,最後倒數第三行,最末一句,“又念成佛必須圓滿無邊資糧”,這個很難,我不能說這個你不要怕,怎麼呢?它說“若為利益無邊有情”,現在的的確確,就在這個發圓宗三聚戒的時候,它一定是在利益無邊有情這個上面下手的,而這個包含了前者,因為要利益無邊有情,所以你必須要成佛,我們自己沒有這個本事,所以利益一切有情,所以要成佛。

要想成佛的話,應該怎麼辦呢?要“住無量劫”。這個無量劫幹什麼?要“欣樂修集無邊資糧”,換句話說,淨除無邊的罪障,然後積聚無邊的資糧,那個時候要怎麼辦?要“受律儀”,這個律儀現在就是我們的圓宗三聚,受了這個律儀以後,下面來了“則於一切”換句話說,任何時候,“若睡未睡,心散不散”,你只要正得了這個戒體,在這種狀態當中,你睡著也好,沒有睡著也好,心散亂也好,不散亂也好。

再翻過去“乃至有此律儀之時”,只要這個律儀戒的戒體還在,不破壞,那麼“福恆增長量等虛空”,這個福永遠在增長它不停的,別的事情還可以停這個事情永遠不停,因為這個心識永遠不停,而增長的內涵是什麼?像虛空一樣因為你是遍緣法界,它這個功德有這麼大噢!所以在這個方面,大家就可以瞭解,這個戒的真正的功德就在這個上面,所以說修行,修行而不要以戒,不要出家,根本的原因在這裡,這個修行有沒有效?有。但是效果,對不起,那就差的十萬八千里,當然你證了道以後,發了菩提心,見了這個空正見以後,那那個心裡面的那個跟法界相應,那當然不談了,在我們凡夫位上,要想真正修的話,這個是原因,當然前面說一個一個,有各式各樣的在家嘛!有很多困擾,出家這個沒有,而且幫助我們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這裡,所以它下面有一句話說“故無邊資糧非難圓滿”哪!即前論,這個論就是《寶鬘論》,這個《寶鬘論》是龍樹菩薩寫的,“如一切諸方地水火風空,無邊如是說有情亦無邊”,一切這麼多的地水火風空,還有同樣的有無量無邊的有情,“菩薩普悲愍慈無邊有情慾度諸苦厄,安立於佛位”,這個菩薩的發心是這樣的,然後“如是堅住者從正受戒已”,由於這樣堅住兩個字很重要噢!對這個有正確的認識,產生了勝解,然後一心要去追求,先發願心,後發行心,這個就是正受戒已,“隨其眠不眠”,睡覺也好不睡也好乃至於“放逸而住,如有情無邊恆集無邊福”,它既然無邊的福一直集的話,“無邊福非難證無邊德佛,若住無量時,為無量有情,求無量菩提,而修無量善,菩提雖無量,以此四無量資糧,非久遠如何不得證”,妙了!從你發了這個心以後,那這個時候開始,你就可以依這個四個無量,得到一個無量的佛果,所以四比一的這個比例上來的話,當然這個成功的可能就這麼大,而真正重要的重點在哪裡?就是發這個大菩提心,然後修圓修這個三聚淨戒,所以這個並不難哪!

所以它下面又有一段話,你們自己去看,它這個下面的話就是說如果對這個不瞭解,我們不妨到了這裡再看一看,“是故若由最極猛利大慈大悲”這個真正的內心就“菩提心”說為利有情願成佛“衝動其意”,這個對他內心,也必不急待這種為了利益有情,所以希望成佛,這個非常難得,下面一句話,這是剛才我們說的應該警惕檢查的,“若未近此之方隅”,如果關於上面這個正確的條件不認識,“僅由見於極長時劫須正修學無邊諸行及多難行”說,哎呀,看見這個修學佛道,這麼長還要修這樣啊,這個世尊,那我就要“故妄說云求速近道”,那麼於是自己說我求一點快速的道路,要曉得“此於願心間接損害”噢!這個願心前面的願心已經間接受損了,“正損行心”,行心的話,就是你要去真正要行救無量有情,實際上現在你說怕這麼長遠,你這個心到底是要救無量有情而去救他,還是自己逃走,趕快自己求自己利樂?所以這個我們一定要瞭解,這個時候根本大乘的重心哪!已經差了,所以對成佛反而是更遙遠,凡是這種地方都需要用論來抉擇,本來比較好的,這個我們可以用《大智度論》跟《瑜伽師地論》,可是這兩本論加起來200卷,我想你們看過的人曉得,這兩本看起來實在是難懂極了,那麼現在這個上面,《廣論》上面就把它簡單扼要,實際上這種內容都出自於這種大論上面,所以說這個概念,我們在這個地方要弄清楚一下,那麼談到這裡剛才有個問題,現在用上去就很好了。

這裡有一個人問,上一次因為我們曾經談過說,這個別解脫戒這一生,它下一生不會再生起,下一生有兩個,一個要期誓受!是受這一生,然後雖然這個,習性還在,可是下一次因為身體換了,所以對不起,它那個戒體沒有,那麼就有人就問了,嘿,那菩薩戒盡未來際的,難道這個身體不換嗎?身體還是換的,他為什麼得到呢?他提這個問題,非常好的好問題。這個我說在這裡,平常大家不大習慣,我以前乃至於我現在,譬如我現在在山上,福智精舍,我們的同學之間都知道,我就鼓勵他們,你們只要提出問題來,來把我難倒,那對!實際上也就是,他真正的深入的話,一定可以找到問題的,這個我隨便一句話,換句話說,你們諸位將來真正要深入學習的話,這種地方是應該著眼的地方。

對呀,這個菩提菩薩,我是盡未來際的,下一生怎麼辦呢?那麼這個地方解釋一下,這個菩薩戒不會失去,可是比丘戒會失去,這個原因要曉得兩點,我們要從真正的著眼點去看,真正那個比丘戒,最早的著眼點,你看那個比丘戒在《毗尼母經》上面決定的很清楚,別解脫戒正規的是跟什麼人?跟聲聞乘的人說。聲聞乘的人最早的發心要急求解脫,急求解脫的人,如果他想,哎呀,我這個等到下一生,對不起,他那個心願根本的心已經錯了,可是這個聲聞乘的行者,他一定要急求了脫,必不急待的這個心情,哪還能夠等到下一生,這一生他就希望,如果今天能夠了決的話,他要等到明天絕忍受不住,他這個心急到什麼程度呢?唸唸如救頭然!這個是聲聞乘的行者,所以基於這個理由,他一定是什麼?他這個戒的本身重點就在這裡,他這一生一定要求解決,所以他立這個誓的話盡形壽,菩薩戒!菩薩的特徵是什麼?他要解決一切眾生,如果說整個法界當中還有一個漏掉,對不起,他就不成佛,這個是菩薩的發心,這一生能成就嗎?所以說漏掉一個,對不起,這個就不是菩薩戒,就是這樣!所以在這種情況,我要想這一生究竟行嗎?不行啊!所以這個是用心呀!我們要曉得你有這樣的意樂,然後這個意樂這個願心,然後下面為了滿這個意樂,這個行持,所以發了出離心,然後去受這個出離的戒,這個出離的戒,別解脫律儀!發了菩提心,然後修這個菩提的戒,這個就是我們的三聚淨戒,儘管佛的密意出世,使一切眾生究竟圓成佛道,可是走上去的的確確,他一定是跟著這個次第來說,親近善知識,然後瞭解了以後,說念死,然後這個念死當中要求下一世,從這個地方瞭解業果,然後再從這個瞭解了以後,才曉得一定要發出離,發了出離推己及人,然後進入菩提心,這個時候才正得這個菩提心,究竟圓滿,所以次第如此!

所以對於建立這個別解脫律儀,這個並沒有錯,可是兩個人發心的行相不同,因此別解脫律儀,一定是說他這個原則上面的盡形壽,那麼這個菩薩的願心是盡未來際,其次呢!我們真正行菩薩行的人,尤其到後來,他一定不是以聲聞型態出現,剛開始必須要到了一個大菩薩以後,你要處處地方去救人,然後你現了這個出家相的話,一定受這個出家的限制,所以你看《華嚴》上面的種種的境界都是表法的,《華嚴》境界上面,第一個進去的善財童子,遇見了這個出家人,這個如果說在《八十華嚴》上面,德雲比丘,第二個海雲比丘,再下面那些,那就不是出家人了,一直到最後一個,他也是個比丘,最後這個現種種不同的身,才能夠在這個三有之內,這麼廣利一切人天有情,這個是他的一個特徵,這是他的特徵,所以我們瞭解這個比丘身,他下一世雖然這個影響力量在,可是下一世來了以後,如果說就是這個比丘的話,那怎麼講呢?那這個持犯什麼等等的話,很多東西都說不清楚,而且聲聞持戒,這個所謂清淨幢相,這個形象為主,這個大菩提心那個時候,以他的意樂為主,所以兩個根本不一樣的,這個清楚不清楚?以幢相為主的話,對不起,這個幢相必須有很強盛的外緣才瞭解。

譬如說在這個地方用,正確的,換了一個地方,他不一定覺得正確的,我隨舉一例:我們中國人的習慣,兩個朋友碰見一起在那兒很高興,一定說我今天請你,甲請乙,乙請甲,兩個人一直吵吵鬧鬧,乃至於吃過了以後,他還要搶來付鈔,如果兩個人是西方人,他們不是這樣的噢!我說西方人,不一定說廣泛的,譬如說這個美國,德國人他們這種作風,英國人作風都是這樣,兩個人碰在一塊兒的話,一起到館子裡,除非有特別的有什麼情況,否則的話,他一定說今天吃過了飯,這餐飯多少錢?120塊,好,你60我60。不曉得你們知道不知道?如果你在這個地方,搶著要付鈔,他們覺得奇怪了,你怎麼這個樣?反過來說,他如果說你要跟他對拆帳,跑到我們中國拆帳的話,你也覺得很荒唐對不對?哪怕窮,怎麼可以這個樣呢!

所以說對這個幢相,對外面的行相來說,他一定有他的實際的限制,這個所以說從外面來說,從裡邊來說,他一定是從這一生,換一個型態情況就不一樣,所以他那個集那個戒,當然還有其他的深厚的內涵,那我也不懂,不過大致最主要的幾個概念,我隨舉幾個這個大家瞭解不瞭解?那麼這個菩薩的發心呢,他完全是從他的意樂來說的,所以你們看那個經論上面,經論上面這個六度,任何一度,它絕對不是說你要圓滿或者佈施,它並不是說把天下救得沒有一個窮人,沒有一個窮人有這個可能嗎?如果一定要把天下人都救的不窮的話,那麼十方三世那些成了佛的,怎麼成的呀?天下還有這麼多窮人,這個不是說不通嗎?所以它是說,原來從你內心上面,把你這個慳貪心徹底斷除,持戒忍辱精進一一都是如此,所以它這個是從他內心的意樂上面,既然在內心的意樂上面,現在我發了這個心以後,換了型態以後,他這個意樂還在,所以它這個特點在這裡,何況真正的菩薩心,他的違犯與否在哪裡呢?就是他一旦對他那個菩提心損了,對不起,它那個戒就破了,否則的話,只要這個菩提心不破,哪怕犯四重罪,這個將來到菩薩戒上面再論它,還救的回來,如果說這個聲聞戒,那不可以噢!那個重罪一犯的話,那對不起,這個斷頭,那這個戒體絕對沒有,可是菩薩戒,你只要這個大菩提心,這個沒有損害,哪怕你犯了四重罪了,它還可以救的回來,因為它那個根本意趣在這裡,這個大家瞭解不瞭解?這個是它幾個特徵。

那麼其次呢!還有一個,一定要層層深入噢!這個聲聞說要這一生急求果報,所以他是唸唸如救頭然,菩薩他要救一切眾生,會不會唸唸如救頭然哪?我們以為不要,錯了,聲聞只救一個人,尚且要唸唸如救頭然,現在菩薩要救法界一切眾生,能夠不這麽著急嗎?救一個人尚且要唸唸如救頭然,救法界眾生更是唸唸如救頭然,不過他救頭然是忙什麼?不是忙他自己!忙一切眾生。

所以他那個出離心遠比二乘人要來的強,為什麼遠比二乘人強呢?二乘人只幫自己一個人出離,他要幫法界一切眾生出離,結果發現那些人是難出離,所以他這個真正的厭離心的力量,不管哪一方面來說,都比二乘人強,所以他這個唸唸如救頭然的心也強,不過他的目標是要救一切眾生,所以他的時間不計較,至於說能夠成就固然好,不能成就無量劫他也沒關係,他的重點把一切眾生救出來為主,所以他那個真正的重心,剛才開始發心做不到啦!實際上這個願心都不一定真正能夠發的起來,何況行心,雖然有了行心,時時會有損害,真正到什麼?發勝義菩提心的時候,那就不損害了,勝義菩提心證了空性,證了空性的時候對那個型態形體,對他已經那個假象都已經識破了,當假象識破,生死對他有沒有關係?沒有關係了,對不對?所以那個禪宗的祖師,這種境界來的時候,生死!生死有什麼關係,生死由他生死,他已經瞭解這個本來就是假的嘛!就像我們上舞台一樣,今天一下扮演皇帝,一下扮演乞丐,這個衣服脫掉了,脫掉就脫掉了,跟我了不相關呀!他已經見到了這個,所以這個生死輪換的時候,到這種情況之下,他菩提心會不會失?法爾不失,這樣。

然後這個因地當中前面發的心,跟果地上面這個,所以說我們瞭解真正的菩薩發菩提心的究竟的時候發心是什麼?從勝義開始的,這是我們要瞭解的,那麼願菩提心呢,也就是他的行菩提心的因,行菩提心證得的,剛開始的時候就是,所以這個發心究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初心難,這個發心是指什麼心?就是證得見道這個時候的這個心,但是我們從因果上面推,回過頭來,有了,這個前面這個行心一定有見道的,然後這個行心要靠願心,你這樣去推的話,才是說,啊,現在我們種下一個種子來,那個是最重要,是這樣講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 43B

現在我們種下一個種子來,那個是最重要,是這樣講的,所以它那個答案是這個樣,現在大家瞭解不瞭解?所以它那個真正的盡未來際發了以後並不是現在我們發了菩提心就算,實際上我們發了菩提心到底真的有沒有?還是個問題耶!這是嘴巴上面發耶!這個心上面還是一片無明,這個是對他的問題的正答,我們深一層去看就是這樣的,這個是它的內涵,所以當你瞭解了以後的話自然而然曉得怎麼樣去認識這一件事情,而這個認識最最重要的就是對我們行持來說,我們曉得喔!我們行處如何?那麼它這個裡邊還有一些問題,還有一些問題,等到後面談戒相的時候,我們再來談噢,否則的話,到後面戒相又要提到。現在我們看這個文,看《在家備覽》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