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覽 頁/行  P55-L1~P55-L10

手抄 頁/行  5 冊  P168~5 冊  P178

音檔 起訖     37B_0741-37B_2635

圓教宗 段落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業疏續云:『愚人謂異,就之起著,或依色心及非色心,智知境緣本是心作,不妄緣境但唯一識,隨緣轉變有彼有此。』

說由於根性不同,比較差一點的人覺得佛說了各式各樣的道理,於是不同的話起不同的執著,因此或者有的人執著這個色心,有的人執著非色心,這個就是前面兩部份,有智慧利根的人曉得一切的境緣本來就是我們內心所作,既然是內心所作的話就不去妄緣外境,而只是心識當下隨緣轉變,由於不瞭解然後隨緣所以產生這樣產生那樣。

《濟緣釋》云:『二根器差殊中二、初敘鈍者妄計。竊詳此文、正決當今所受之體。前明細色已破有宗、今此唯決四分作無作耳。

那麼說看第一個呢!敘說鈍的人計執有一點點偏差,下面的“竊詳此文”,那是元照律師說,我思議覺得這個內涵是正式說明抉擇我們所受的,我們所受的就是這個四分一宗,前面在三宗一宗一宗上來的時候已經說明了,有宗計色,它根據實際上說,原來這個有宗所根據的是細色,所以有宗立的這個色是有錯誤,那麼前面已經說過,這個地方前面細色已破,有宗就是指前面這段文,今此唯決四分作無作耳!所以現在前面說或依色心或非色心哪,就是四分當宗所判的,作戒體是依色心,非色心就是無作戒體,說

作戒心造,彼兼色故。

這個作戒是由心造,

無作心種,

由於作以後留下來這個心裡的種子,

彼謂非色心故,

那個時候是分通大乘強號二非,這個前面也說過,

此由佛世機悟有殊,致使滅後分宗各計。

為什麼要有這樣的差別呢?那是由於佛世的時候,那些隨佛所學的弟子們根基不同,所以佛在世的時候,大家沒話說,各修各的有問題,跑到佛陀他老人家前面,三言兩句解決了,反正你們修,等到佛涅槃滅度以後,那就不一樣了,所以叫分宗各計,個人的見解,個人的體驗,是不一樣,所以各有各的計執,實際上這件事情佛陀早就知道,所以在好幾個經論上面都說明,這特別說明說

故涅槃云:我於經中或說為色諸比丘便說為色,或說非色諸比丘便云非色、皆由不解我意。謂不知佛方便說,

《涅槃經》上面早就說明,我說色,那大家就以為是色,我說非色,大家以為非色,並不真正瞭解佛所說的內涵,那個是什麼?“鈍根”。那個就是前面這個《業疏》第一段文當中,就之起著,或依色心,及非色心,那麼智下面,

故智下次敘利根易悟,

敘利根易悟,利根易悟!那個就是前面根器差殊當中,第一個甲鈍者是妄計,乙是利根,利根是容易明白,那麼現在利根易悟是什麼?文是55頁5行,

二、初明因教悟解。境即情與非情二諦等境、緣即隨境所制塵沙等法、二皆心。作則一切唯心。

第一個,由於佛所說的教誡,那麼了悟了,理解了佛說的內涵,境即情與非情二諦等境,緣即隨境所制塵沙等法,二皆心,作則一切唯心。那麼前面就是說,智知境緣本是心作,那個就是說境是我們心識所對的這個,這個對的內涵,這個上面說情與非情二諦等境,包含了世間所有的萬法,都不外乎這個,二諦就是真諦跟俗諦,或者叫第一義諦,或世俗諦,那麼緣呢!就是隨境所制的塵沙等法,換句話說,這兩樣東西都是心作的,所以不像前面或計色心或非色心等等。再下面,

不下次明思惟觀察。既達唯心、則隨所動用不緣外境。攝心反照但見一識。識即心體、不守自性、隨染淨緣造黑白業、成善惡報、故有生佛依正十界差別、故云有彼此也。

因為瞭解了以後,是不妄緣境這一段話,次明思惟觀察,那麼我們看看,在沒有看文之前,我們不妨先把那一段“利根易悟”當中立出兩個來,分兩部份,先因為佛教的,所以我們領悟瞭解,瞭解了以後,下面要思惟觀察,這兩科它有很重要的內涵!瞭解了以後,進一步怎麼辦?思惟觀察。這個停一下,前面我們曾經說過業,造業的工具是身口,可是真正造業的主宰是什麼?是不是意業?是不是思心所?對,所以說離思無業,離開了思惟,對不起,這個就不是業,現在你用錯了,造妄業,用對了呢,善淨之業!妄業是輪迴生死,善淨之業呢,反過來,跳出生死輪迴,都是靠它,這個概念大家現在清楚了,所以說修行修行,就從這個地方談起,因此在這裡,假定修行而第一個不求瞭解,第二個不思惟觀察,至少到現在為止,理路上面瞭解行的通行不通?行不通。那麼其次呢,講思惟觀察,思惟些什麼事情?如何去觀察?前面佛告訴我們這個內涵,我們是領悟瞭解了,我想我們不要一定說佛,因為好像我們的感覺當中,我們沒有見到佛,實際上我們見不到佛,佛是見到我們的,像所有的經教,就像等於佛親口說的一樣,說實在的,雖然從我嘴巴裡說出來,我曉得說對的部份,絕對都是佛的,絕對不是我的,我的部份都是錯的,那我跟你們學也是這個樣,然後經過了,或者是由於僧寶也可以,或者是你的師長善知識,不管用什麼,就是這樣說明瞭解了,瞭解是瞭解了,真實說起來,這還是他們的,還是人家的,還是佛的還是祖師的,還是僧寶的,還是師父的,不是我的噢。要怎麼樣才變成我的呀?下面思惟,你不經過思惟就不是你的,但是如果去思惟,不去觀察是,思也思不起來,你思惟些什麼?思惟是不是不離開你所了悟的這個內涵,這個內涵,請問離開了這個境,有沒有內涵?沒有內涵。既然沒有內涵的話,所思惟的是不是一定有它特別的東西?這個把我的心去看那個境,看那件事情就要觀察,這個思惟觀察實際上是運用,不經過運用,不可能正慧的瞭解,所以在這裡我們不要,喔,很高興我們瞭解了,宿生有善根又是利根,實際上這個利根,還有很多內涵在。真正說起來,不怕利鈍,你只要真正走上去,沒有一個人例外的,從最起碼的凡夫,達到最究竟圓滿的佛法,所以現在不一定真正的因為自己不行而覺得鈍,不一定覺得自己行而傲,那個沒關係,真正重要的認識這個路,一步一步走上去,所以在這個地方我特別說明,“因教悟解”,這個是佛來告訴我們的,這個是前面的障礙除資糧積了,他容易瞭解,然後他下面瞭解了以後,下面還要去思惟觀察,因此我們現在目前真正重要的這個思惟觀察,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是我在這裡多說一下,那麼平常我在這裡經常也是策勵勸勉乃至於強調,大家討論討論這個是幫助我們思惟觀察的一個絕佳辦法,只是如此而已。

現在我們思惟些什麼觀察些什麼?就是既達唯心則隨所動不緣外境,瞭解了原來這個心那這個隨又什麼動用,不管在任何情況之下不隨著外面境來轉了,這個文字是這樣,在以前我們溫習廣論的時候,已經說過了對吧!遇到任何一個境,現在我們瞭解了啊!以前真顛倒,明明是最好的境界,你把它看成壞的,反過來,你瞭解了境界再壞,碰到你一定是好的,實際上這個是什麼?都是不是在我們內心當中去轉?喔!碰見一個不如意的事情來了,嘿,這個好成就我的忍辱,還我的宿業,就是這樣,或者你看的空緣起,是不是都在我們的內心當中在動呀!這個境,不管它怎麼樣,我內心當中緣著這個正法,那再一步一步的改善,那我們現在為什麼這樣動?腦筋當中這樣想!這還是我宿生接下來的這個業習氣,是妄業這個業種在腦筋當中,所以這個法一步一步的淨化淘汰,那麼這個淨化淘汰的內涵,說起來就是思惟觀察嘛,這個思惟觀察能力,能思惟能觀察還是我們本身的識,不同的是以前以妄會錯誤的無明邪知邪見,現在佛告訴我們的正知正見,拿這個正知見,所謂修行就是修改這個,現在我們的心裡的行為瞭解了,把它改正修行就是這個,這麼一來就是攝心返照。對!攝心為戒就是這一個,喔,內心不要弄錯了,不要跟著去回過頭看看,但見一識!弄來弄去,原來我們自己的心裡自己在那邊鬧鬼,所以祖師們說一個故事,說修行是怎麼一回事情呢?有很多人到了晚上在牆上面亂畫,畫這個鬼來,就對著害怕,有很多人畫出來,畫了一個官,他自己覺得高興,弄來弄去,還是你自己畫耶!然後畫壞了,你自己害怕,然後畫對了,你自己高興,其實你自己在那邊空忙,你瞭解了,不管他怎麼說?說來說去就是這個,說但見一識識即心體,你因為不守自性隨染淨緣,造黑白業,對了就是這一個,然後造了黑白業就成善惡報,於是就有生佛依正十界差別,由於這個業的不同,所以最後就有怎樣的差別,最壞的到阿鼻地獄,最好的圓成無上佛道,不出這個十法界,所以說這個一識前面隨緣不同而轉變,於是有彼有此,或者這樣或者那樣,這個是真實狀態。再看下面,

無始不了、遍法界境造虛妄業、出沒生死。是故如來如法界境、制無邊戒。戒無別體、即虛妄業。如婬盜等、豈別有戒。縱妄成業、禁業名戒。

對以前一向我們從無始以來根本不瞭解,於是遍緣法界一切的境界,都是在這個無明當中,所以造的這種錯誤的虛妄之業,於是出沒生死,現在如來如法界境制無邊戒,就是對任何一個境,於是制各個戒,實際上戒是從境界的緣上面來制,真正制的還是從正知見上面,從能緣去看當下的是心,所緣境去看無邊的法界,所以戒無別體啊!這個戒還是沒有別的,還是這個虛妄的業,不過以前是虛妄業的業體,現在跟正知見相應的,這個叫做無作戒體,如此!就是這樣像婬盜等,作錯了就是婬盜等,反過來的話就不婬不盜,所以我們造種種惡業的根本貪瞋癡,反過來,善根叫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豈別有戒!縱妄成業禁業名戒,沒有別的,你放縱了隨著妄去,就是輪迴生死之業,然後你認識了,禁戒去做,就是所制的聖法戒法,

故事鈔云、未受已前惡遍法界、今欲進受翻前惡境並起善心、故戒發所因還遍法界。

所以行事鈔上面說,你沒有受戒以前,遍法界都是造惡,現在要想返回來受戒,就把前面的造惡的境界,整個的翻回來,毫無例外的並起善心,所以我們這個羯磨的時候,要遍緣法界,而且從惡改為善,所以說第一番羯磨的時候,這個法界戒善在動了,反過來的意思就是動,所以這個戒子啟發之處還在什麼?還由以前造業之境,

又善生中、眾生無邊大地無邊草木無量海水無邊虛空無際、戒亦同等。並此意也。』

那個《善生經》當中說,這個無量無邊的這些有情、無情等等,乃至虛空遍緣這個,戒也是!以前以無明之心去緣,現在以正知見去緣,只是如此,這個無明之心去緣,拿十二因緣當中就是愛取,現在正知見善法欲去緣,就變成戒定慧,那麼這個是說,由於根器不同,利鈍所計,由於這個根基不同所計,所以說明了以後,究竟決了了,最後就說明現在圓教一宗所說的戒體,這個所受之體,還分三部份來說明它。繼續的看下面,這是55頁的第二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