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期        2019/03/11 (複習)

廣論頁/行 P103-L2~P103-L3

廣論段落  故於初時修心稍難...然隨念佛終不退失。

手抄頁/行  6 冊 P133-L8~P135-LL1

手抄段落  故於初時修心稍難...豈不是百分之百啊!

音檔起訖    44B_2036~44B_2900

 2019  03月
 
 
 
 
 
 
 
 
 
 
 
 

 

【故於初時修心稍難,後時於彼能任運轉。】

所以修的時候,開始比較難。為什麼?因為開始的時候,你認識也不夠,力量也沒有,起心動念無非都在染污當中。假定你覺得這個困難而停在那裡不動的話,你永遠沒有機會,這個是難點。所以我們首先始終要了解,不要覺得:「哎呀,最好坐在那裡天上掉下來。」絕對世間沒有這樣的事情,何況佛法!如果你等在那裡,坐在那裡掉下來的話,你完全錯了,完全錯了。所以的的確確我們要有了這個認識以後,努力去行持,這樣的話,對了。同時當你覺得難的時候,也正說明,欸,現在對了。為什麼呀?因為你原來是(p134) 什麼?染污的,換句話世間來說來一種惰性。現在真正要修,就是修改,否則什麼叫修?所以修是修改嘛,原來這個狀態不對的,你把它改變過來。試想看,世間哪一件事情不是如此?所以你了解了這個,你很清楚很明白。

平常我們常常覺得,哎呀!心平氣和覺得滿好,到了那時候稍微一點境界現前就不行了,那個是對真正的行相不認識。行相真的認識了以後,你會了解,真正最好的修行是什麼?就是就你心裡煩煩躁躁,你認得了,然後你提起正念來,那最好的時候,最好的時候。所以到那個時候,你能夠克服它的話,你又衝破一個難關,這個才是真的,這個才是真的,這樣。所以你們看那個木頭,這個木頭夏天長得很快,但是夏天長的那個木頭是很鬆的;那個冬天長得很慢,冬天這個木頭很紮實的。就是經過這個嚴格的考驗過來的,它才行,那我們修行現在修行也是如此。所以你們看哪,那個豆芽擺在桶裡邊哪,想盡辦法保護它長出來,對不起!這個豆芽也只能做豆芽用,沒有其他用場。你放在太陽裡面一曬、風一吹、雨一淋,好了!不是枯掉就是爛掉,它長不出什麼結果來的。我們現在真正要修學佛法的人,千萬不要學豆芽,這個要注意!

或者我們應該這麼說,除了這個豆芽以外,更進一步來說的話,我們的的確確真正重要的,一定要自己在境界上面去歷練。所謂這個境界不是外面的,就是當境界現起的 (p135) 時候,你內心當中注意到,它是什麼狀態,那個時候有了正法的認識以後,你了解了:「欸,它又跟著外面走了。」你把它拉回來,然後你覺得拉回來,拉不回來的時候,這個時候困難發生了,或者你要提的時候提不起,那時候難了,那真正的用功就在這個境界上面,就是這個時候。你能夠這樣地一段努力以後,到最後,欸,「後時於彼能任運轉」,慢慢、慢慢越到後來你越一提,就提起來了,到後來不提也起來了。等到你一提,提起來的時候,那個時候你可以深入了。

所以說,假定你把前面的這個對於知識的淨信,暇滿人身,念死無常,以及苦等等,都經過一番練習以後。然後你坐在這個地方,如果說坐了一下以後,你心裡面胡思亂想的話,你隨便把前面的那個概念,一提,馬上提起來了。要昏沈的時候,你提起暇滿人身的難得,啊,覺得自己:「沒錯,得到了,慶幸啊!趕快努力啊!」這個昏沈就沒有了。如果說到那個時候你那個掉舉又來了,這個又放不下,那個又放不下,馬上你想到死、苦,喔喲!這一想到要死苦,那個時候這個貪著一下子都去掉。到那時候它昏沈也去掉了,妄念也去掉了,當然你要得定就很容易了,這樣。所以他前面的這個次第,它有這樣的好處在啊!好,我們繼續下去。

(p136) 【又若能念,願我當得,如所隨念,如是佛者,是發菩提心,】

欸,妙了!我們現在說菩提心、菩提心,菩提心到底是什麼呀?儘管說了很多,真實的內涵還不一定真正了解,這樣。到這裡為止,如果我們真正地對皈依這個概念有了正確的認識,第一步下去,那我們想:「啊,沒錯啊!現在我們皈依佛,佛是這麼圓滿,這是我們的目標,這是我們的歸投,這是我們的依靠啊,我也要學佛。」你能夠照著這樣地念,說:「我也希望像我所念、所歸投依靠的佛那樣,也想得到這個。」這個是什麼?這個就是發菩提心。所以菩提心什麼?為利益有情願成佛!唔,我為了要解決一切眾生的痛苦,我也要成就佛,這個就是菩提心了。所以剛開始你就是在皈依這個時候就相應了。現在譬如說我們看,說念佛的人哪,假定能夠發菩提心的話,那個力量大得不得了。那菩提心是什麼?好像講講可以,真正要相應很困難,現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初步已經可以相應了,就有這麼多好處。你能夠這樣地隨念,發這樣的心,那麼

【一切晝夜恆得見佛,於臨終時任生何苦,然隨念佛終不退失。】

因為你這樣地隨時在繫念三寶,那麼不管是白天、晚上,「恆得見佛」。念佛見佛嘛,現前、當來,當然你必定能夠見佛,必定不會退失,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章〉, (p137) 在這個地方和盤托出,告訴你。我這是剛開始的時候—當然層層深入,這意義還有不同的、深廣的意義在裡頭。因為你一切時候,一直在這個憶念,那麼到臨終的時候,不管生起什麼苦來,你念佛絕不退失。

為什麼到臨終的時候生苦能夠不退失呢?這個是個重要的概念哦!我們以前說平常高高興興、舒舒服服嘛!念佛滿好的,稍微有一點煩惱嘛,這佛號就丟掉了,稍微一點痛苦嘛,丟掉了。平常一點痛苦都丟掉了,生了病更不談;生了病都丟掉,到臨終的時候,那更談不到。它現在卻是臨終的時候,仍舊能夠念得很好,不退失,為什麼呀?為什麼呀?欸,這也就是你只要回過頭去稍微一看,這個理路就非常清楚。

現在這裡我們為什麼要念佛啊?說念佛是什麼?皈依了以後自然要去念。為什麼皈依啊?皈依只有兩個原因嘛,因為你苦要脫離,要想脫離苦唯一可以依靠的就這個。說這個苦正是策勵你走到這條路上去的主要的原因,所以越是苦,這個皈依的心是越是切,對不對?到臨終的時候,正是苦的時候,當然你的皈依的心更切嘛!所以你真的懂得了這個道理,開始第一聲念佛的時候就這樣,當苦越逼得厲害的話,這個佛號是越相應了。所以小苦念小佛,大苦念大佛,臨終的時候正好去嘛,豈不是百分之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