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期:           2019/08/12 (複習)

廣論頁/行: P122L1~P122LL2

手抄頁/行: #7 冊 P118L3~P129L3

音檔起訖:   52A_2444~52B_0811

 2019  08月
 
 
 
 
 
 
 

 

2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effects of actions. There are three parts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effects of actions: 
【決擇業果分三,】

這個分三部份:

1. Nonvirtuous actions and their effects 2. Virtuous actions and their effects 3. A presentation of other classifications of karma 
【① 顯示黑業果,② 白業果,③ 業餘差別。】

這個黑業,業跟果;白業,業跟果。以及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些相關部分。那麼了解一下。

(a) Nonvirtuous actions and their effects These are explained in three parts: 
【初中分三,】

關於黑業果分三部份。

1. The actual paths of nonvirtuous actions. 
2. Distinctions of weight. 
3. An exposition of the effects. 
(i) The actual paths of nonvirtuous actions: The ten paths of nonvirtuous actions are as follows: 
【① 正顯示黑業道,② 輕重差別,③ 此等之果。 今初】

第一個,正式說明黑業道,這個十個黑業道是什麼;然後這個十個黑業道輕重內涵; (p119) 第三個,這樣的業感得什麼樣的果。分別來說一下,這就是所謂殺、盜、淫,身三、口四、意三,一樣樣說下去。

1. Killing. What is killing? The 《Compendium of Determinations》 teaches this in five categories—basis, perception, attitude, affliction, and conclusion. 
【◎ 云何殺生。〈攝分〉於此說為,事想欲樂煩惱究竟五相,】

殺生呢,什麼叫殺生?我們知道、了解的:殺害有情眾生。做這一件事情,這個業要經過,要有這個五樣東西的話,那麼這個殺害這件事情就圓滿了!這個是《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上面說的,但是我們也可以把它簡化一下。

However, you can condense the middle three into the category of attitude 
【然將中三攝入意樂,】

「中三」是什麼?想、欲樂、煩惱。這個想跟欲樂,「想」就是你想對、不對,這樣;「欲樂」就是你為什麼要想這樣去做;以及你心裡的「煩惱」。這個都是什麼?我內心上的心理狀態。所以把這三樣東西總攝起來,說成功「意樂」─你內心的一種意樂、好樂,從你的動機開始,為什麼要這樣去做的種種心理狀態。把這個變成功「意樂」,一樣。

and add the category of performance to give a condensed presentation of each of the paths of action in four categories 
【更加加行攝為四相,】

(p120) 然後再加是加行,「加行」就是你有了這個心理,然後開始用種種的行為去做了,變成四樣東西。那麼總攝起來:

—basis, attitude, performance, and culmination. Such a presentation is easy to understand, and there is no contradiction between it and the intention in Asanga's teaching. 
【謂事意樂加行究竟,易於解釋,意趣無違。】

如果用這個四樣東西,來說明這一個殺生的話,更容易了解,而內涵本身卻不相違背,不相違背,所以他現在下面用這四樣東西。現在一樣一樣說一下。

Among these, the basis of killing is 
【其中殺生事者,】

所以我們所謂殺生,當然那個是我們要殺,一定要殺的一個對象,對吧?就是你所說的那個殺的對象,這件事情是什麼?

a being who is alive. 
【謂具命有情,】

換句話說,有生命的東西,這個就是有情,有情。

This is in consideration of cases of suicide, and when there is a sin of commission that lacks culmination.” 
【此復若是殺者自殺,有加行罪,無究竟罪。】

因為這個殺生一定是殺的對方,所以假定說你殺的自己的話,你有加行罪卻沒究竟 (p121) 罪,因為這個四相當中,「事」沒有,你被殺的對象沒有,你殺自己了。這個它有一點,我們別小看這個地方哦!它所以對這個真正的行相,每一個地方都抉擇得非常清楚、非常細微,這有它的特別的原因在,暫時我們先不去提它。我們先了解這個行相,以後當我們學得慢慢地深入的時候,才了解它為什麼辨得這麼仔細。

Moreover, the 《Levels of Yogic Deeds》 adds the qualification "other," as in "another living being." 
【《瑜伽師地論》於此意趣,說他有情,】

因為這個論上面告訴我們,所謂殺生的事一定殺的對方。所以說如果自殺的話,你沒有被殺的對方,所以這個罪不究竟。但是你有殺的這個行為呀,所以有它的加行,加行就是你「殺」那個行為,這個是有的,你只要沾上一點,就沾多少就有多少罪。但是究竟圓滿的話,要做事情樣樣做圓滿。意樂呢,意樂就是我們的心理,心理分成三樣,這個三樣前面說想、欲樂、究竟﹙編者按:疑師口誤,似應作「煩惱」﹚,現在我們看一看:

Concerning the three aspects of attitude—perception, motivation, and affliction— perception has four types: 
【想有四種。】

什麼叫「想有四種」呢?譬如說:

(1) perceiving a living being (the basis) to be a living being; 
(2) perceiving a living being not to be a living being; 
(3) perceiving what is not a living being not to be a living being; 
(4) perceiving what is not a living being to be a living being. 
【謂如於有情事作有情想及非情想,於非有情作非情想及有情想,】

這個我們要了解一下。譬如說我想殺一個人,或者想殺這一條蛇,或者想什麼,這樣。然後呢剛才我看見外面有一條毒蛇,我準備去殺牠,這樣。那個時候「有情有情想」。然後你跑出去,欸!沒錯,真是你要殺的,這個是「想」對了。對吧!還有呢,如果你雖然想殺這條蛇,結果你殺錯了,那這個「想」就不對。因為你本來想的當中,要想殺這個蛇,結果你殺錯了,殺了另外一樣東西,結果殺的那個是個蚯蚓,那個不對了。你本來對那個蚯蚓,並沒有起殺心對不對?殺錯咧!

反過來呢,你想去殺那個蛇,結果跑得去你看見那個繩,那個時候你眼睛近視眼,你 (p124) 以為這是蛇。這個明明非有情,你跑得去殺它,那個時候又錯了。所以這個裡邊,它「非有情是非有情想」。你覺得這個不是有情,這個是條草繩,然後你隨便去跑得去,拿一個石頭丟過去,反正丟在那個草繩上沒有關係。欸!偏偏牠是一個有情的東西,你石頭丟下去把牠打死了。雖然打死了,但是你並沒有想要打死牠呀!這個概念不一樣啊!對不對?所以它分成功四部分:有情─有情想、非有情想;還有呢,非有情─是有情想、非有情想。分成四部分。

p. 122 (6)

The first and third perceptions are accurate, 
【初及第三是不錯想,】

初是第一個,第一個是什麼?「有情有情想」,沒錯嘛!你說你想他,欸,你殺的就是他,那沒錯。第三個「非有情非有情想」,它不是有情,你做不有情想,它的確。你說這是根繩,它是繩,然後你沒有傷,並沒有錯。

whereas the second and fourth are mistaken. 
【二四錯誤,】

第二是什麼?他─你想的這個有情,結果呢,他不是有情想,你想錯了。第四,非有情有情想。這兩個。

In some cases, there may be a specific motivation. For example, someone may plan to kill only someone called Devadatta, and he or she then commits murder. However, if this person mistakes Yajñadatta for Devadatta and kills him instead, there is no actual sin. 
(p125) 【此中等起若有差別,譬如念云,唯殺天授,若起加行誤殺祠授,無根本罪,】

「等起」的話就是你的心裡面,由於你想這件事情,那麼你心裡想,你準備要殺,你就心裡面跟著這個想法而起的這個行為。譬如說你要想殺人家天授,天授。這印度人的習慣生了兒子,通常去求那個、那個天,或者求什麼祠堂,結果求到了,所以叫天授,是這樣,然後求那個祠堂的叫祠授。他要殺的那個人叫天授,結果殺的人殺錯了,殺到另外一個人是祠授,那沒根本罪,因為你的「想」不對啊!但是,其他的罪還有哦!

Hence, such an action of killing requires an accurate perception. 
【故於此中須無錯想。】

這個是「想」。第二呢?

If at the time of performance the killer has a general motivation, thinking that no matter what happens he or she will kill, an accurate perception is not necessary. 
【若其等起於總事轉,念加行時,任有誰來悉當殺害,是則不須無錯誤想。】

這個「想」是─說你準備想這個,結果殺錯了。如果你想的時候,你想:不管什麼人來,反正來我就要殺。結果來了一個人,你就把他殺了。那本來你的原意就是這樣的,所以那個時候不管他誰,都有根本罪。

Know this to be the case for any of the remaining nine nonvirtuous actions. 
【如是道理,於餘九中,如其所應,皆當了知。】

(p126) 上面這個道理,說下面的都是這樣的。

The affliction is any of the three mental poisons, 
【煩惱者,謂三毒隨一,】

煩惱就是貪、瞋、癡。就是你殺的時候,的的確確有不同的心情。有的是為貪而殺,譬如說吃葷的人,欸,歡喜:「喔唷!看見這個地方有一隻什麼東西,正好弄來吃啊!」他就殺牠,這是為貪心。為瞋心的話,這個我們容易了解。為癡心,還有一種什麼叫癡心?譬如印度的外道說:「哎喲,殺了這個東西以後,會得到什麼福報啊!」這個為癡,為癡。就是你不了解,到殺的時候並沒有貪、瞋之心。乃至於現在有太多的,「啊,這個動物本來是天生來要被我們吃的!」就是這樣。他心裡面並沒有貪、瞋之心,那個就是為癡。

and the motivation is the desire to kill. 
【等起者,謂樂殺害,】

「等起者」就是說,那麼由於這個煩惱,煩惱相應的這種行為,就是說不管是什麼,你自然而然對於這個殺生很歡喜。有很多人哪,欸!他歡喜了,尤其是小孩子,他看見這小動物,他又跑得去要弄牠,把牠弄死。就是你問他心裡面為什麼,他也說不上為什麼耶!的的確確你問他現在的心理,他也並沒有貪什麼,也並沒有對牠瞋什麼,也沒癡什麼,這種心情什麼?叫煩惱的等起。就是說由於這個煩惱的心,他現在心裡面並沒有直接 (p127) 的這個煩惱的行相,確實由這個而來的,所以這個叫「等起」。

As for the performance, 
【加行中能加行者,謂若自作,或教他作,】

那麼我們加行要……這個去殺了。殺,誰來殺的?能作殺的這個動作,或者自己,或者教別人。

it makes no difference whether the performers do it themselves or cause someone else to do it. 
【二中誰作,等無差別。】

真正殺的時候不管你自己作也是,你教別人作也是。

The nature of the performance is killing by way of a weapon, poison, a spell, or the like. 
【加行體者,謂用器杖,或用諸毒,或用明咒,隨以一種起加行等。】

加行的本體是什麼呢?那當然你殺人的時候,或者是你用刀,或者用杖把他打死,或者用藥把他藥死,或者用咒,「隨以一種起加行等」。

The culmination is 
【究竟者,】

什麼叫究竟呢?

the death of another on account of the performance, either at that point in time or at another point in time. 
(p128) 【謂即由其加行因緣,彼爾時死,或餘時死。】

因為你這樣傷害了他,那個時候死了,死了嘛!對了。殺生的意思是什麼?把他的生命殺死,結果到那個時候他死了,那你的罪行就圓滿了。什麼時候死,什麼時候就圓滿。所以當你殺的時候圓滿了,就殺的時候圓滿;殺了以後沒死,到了後來死,那死的時候,你這個殺生這個罪就圓滿。

Further, the 《Treasury of Knowledge》 says: If the killer dies prior to or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victim There is no actual infraction, since the killer has then assumed another life. I concur. 
【此復如《俱舍》云:「前等死無本,已生餘身故。」此中亦爾。】

這個什麼意思呢?這個譬如說我,我去殺一個人,傷害一個動物乃至於。結果我傷害了他,被傷害了,他沒死;結果他沒死,我先死了。結果我先死了,這根本罪沒有,根本罪沒有。為什麼?我雖然傷了他,可是我已經死了。所以如果我死了,那麼這一生我造的業到此為止。因為我到此為止之前他沒死,所以這根本罪沒有,這樣。實際上呢,這個是小乘上面,當然現在是照《俱舍》上面。「已生餘身故」,因為你這一生已經完了嘛!你到下一生,到了中陰身也不曉得到哪裡去了!

所以實際上,真正的律部當中,它有各部的開合,各部的不同,這上座部怎麼判的,大眾部怎麼判的。譬如說以我們現在來說,我並沒有仔細認真地研究,據我所了解,譬如 (p129) 大眾部,根據南山道宣律祖說它的戒體的話,經過《法華》、《涅槃》開權顯實以後,這個說法跟上座部的很多,它有一點不太一樣。這我們這裡不談,在真正談到戒的時候,我們仔細研究。第一個殺,第二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