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期:           2020/03/04

廣論頁/行: P155L8~P156L3

手抄頁/行: #9 冊 P129L4~P139L2

音檔起訖:   68B_1731~69A_0024

 2020  03月
 
 
 
 
 
 
 

 

b The actual meditation on suffering is explained in two parts:
1. Reflection on the universal suffering of cyclic existence
2. Reflection on specific sufferings
【第二正修苦諦分二:? 思惟生死總苦,? 思惟別苦。】

把這個苦的總相,說明一下。第二呢?個別地說。

1 Reflection on the universal suffering of cyclic existence. Th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1. Reflection on the eight types of suffering
2. Reflection on the six types of suffering
3. Meditation on the three types of suffering
【初中分三,? 思惟八苦,? 思惟六苦,? 思惟三苦。今初】

先說那個總相,總相當中平常我們常常聽見說「八苦交煎」,乃至於下面的,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Meditate in accordance with what is said in 《N?g?rjuna’s Friendly Letter》: Your Highness, be disenchanted with cyclic existence, which is the origin of many sufferings—being deprived of what you want, death, illness, old age, and so on.
【◎ 如《親友書》云:「仁和應厭於生死,欲乏死病及老等,無量眾苦出生處。」應如是修。】

所以菩薩呀!這個你應該了解,去生起厭患的啊!對於這個三有生死輪迴這個內涵,你應該認識而生起的厭惡。要曉得這個裡邊快樂是一點都沒有,你要想的東西都得不到, (p130) 恰恰相反的是什麼?死、病、老,各式各樣的痛苦都從這個地方來的,這是我們應該認識,應該這樣去修的。

Here, cultivating a sense of disenchantment with cyclic existence means reflecting on it as the origin of many sufferings. The eight types of suffering include the four that N?g?rjuna states explicitly—being deprived of what one wants, and so forth—as well as the four that are indicated by the words ”and so on.” The Bhagavan taught these eight in many discourses when he identified the truth of suffering.
【此中修習厭生死者,謂思惟彼是眾苦根源。苦者,謂已顯說欲乏等四。等字攝四,共為八種。此八種苦,是薄伽梵於多經中,明苦諦時數所宣說。】

前面告訴我們苦啊,就是說明了什麼?「欲乏」,就是欲樂缺乏,沒有好的,沒有好的那就是壞的嘛!「等」,這個等字包涵了下面,生老病死。那麼現在共分八個項目。這八個項目,世尊在很多經典當中,不斷、不斷地告訴我們。他為什麼要不斷、不斷告訴我們哪?用多方面的策勵,總有一點一下觸動你的心,然後你從這地方拼命進入、努力,就行了,就行了。現在我們也是這樣,所以不要說稍微看一看,哎呀,看了沒有勁,你要努力去看。那裡看到了跟你相應了,那你就拼命在這地方把握住,去努力,那個時候就有機會,就有機會。否則只是在這外面轉,好可惜啊,就把這個暇滿的人身就浪費掉了啦!

During every session in which you meditate on the teachings shared with persons of medium capacity, take up as well the shared teachings that I explained in the section on the practices appropriate to persons of small capacity.
【◎ 修共中士一切所緣法類,如共下時所說共法,此亦應取。】

那麼,現在我們這個地方開始修中士了。說這個中士跟前面的下士,是次第相關地向上進步。所以前面共下士的,這個地方還是應該取來修習,等到這個堅固了,然後呢走上 (p131) 去。所以:

As for the teachings that are not shared with persons of small capacity, if your mind is strong, sustain them in meditation in exactly the way that I have written them here;
【諸不共之修事,若有慧力,如下所寫皆當善修。】

那麼,不共呢?就是指中士道,這個中士道對這個下士來說,不共的。有很多人他的目的在上,那麼是共同的;有很多人目的只求下,所以對下是不共的。所以假定他把前面那個基礎修好了,進一步修上面這個,那麼那個時候,如果有慧力的時候,那麼照著下面的所做。換句話說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什麼?如果你的力量不夠,暫時不必忙,先把基礎弄好。所以說:

p. 156

if it is weak, then leave out the scriptural citations,
【若慧劣弱,可暫捨置所引教文,】

如果你的力量不夠的話,暫時不要先忙,忙下面深入的。

and only meditate on the meaning of the points I have outlined.
【唯當修習應時義體。】

就是應該修習跟我們相應的、合宜的這個。我們總要步步踏實,這樣深入,這個是它最重要的!那麼照著這個次第上來,就步步地。所以我剛才說,我們懺悔有人見效,然後呢,讀了文有人見效,最近有好幾位同學。以前哪就有一位同修,他常常歡喜講道理, (p132) 最近他認識了,他常常說:「哎呀,我已經錯了,我感到真高興!」我實在讚歎,我實在感謝!因為什麼呢?我們大家共同研究,他轉過來了,他得到功德,然後呢我也沾了他的光,我一天當中為了他歡喜,啊,我覺得真歡喜啊!

這個法,所以我這個地方特別說明:你們一定要了解,一定要了解什麼?兩件事情。哪兩件事情?這個目的何在,還有習氣是什麼。我們因為宿生的習氣所使,因為宿生的習氣所使,所以自然而然又跑到佛門當中來。但是剛才說過了,雖然來是來了,來了目的幹什麼?一下的的確確弄不清楚的,這個倒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極少數的大根性的人,他很快相應,譬如六祖大師,哦,他聽見了人家唸一句《金剛經》,行了,就這樣。可是這種人畢竟少數。我們大部分人哪,是,你看見這個廟很歡喜,你只是歡喜而已,這已經很難得了,你肯出家已經更不容易了。但是呢,畢竟我們在這個習氣當中。

所以現在眼前進來的第一件事情,你一定要把這個,如果說弄不清楚的話,千萬不要說:哎呀,哪裡有大法去求啊,哪一個什麼好啊!不是的。說主要的它的根本在什麼地方把握住,根本因,進一步是圓滿因;根本因,然後是圓滿因。就像你賺錢一樣,你先要了解你做這個生意賺錢、不賺錢,賺錢的,然後再談那個生意做下去。所以你弄不清楚,明明這個虧本生意,你拼命地做,越做啊是越虧本哪!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實際上,他 (p133) 前面告訴我們,說:如果說自己的慧的力量比較差的話,那麼應該修習應時體義。慧的特質是什麼?慧的特質是對治煩惱。你必定要認識這個東西,你才談得到對它對治,對治了煩惱,才能夠解脫生死,這個才是我們進入佛門當中修行的特質。否則的話,你把世間的事情拋棄掉了,跑到這地方來,你不顛倒了嗎?你忙這些事情幹什麼?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所以繼續,

Though these are analytical meditations, you should nonetheless arrest excitement and so forth with regard to your mental object, not taking up any object—virtuous, nonvirtuous, or ethically neutral—other than that which you are meditating upon.
【此等雖是思擇而修,然除應修諸所緣外,餘善不善無記等上,悉不應散。】

了解了這一點,那麼我們緊跟著下去。說這些,是的,修這些都要什麼,「思擇」。他為什麼不講聞呢?因為前面告訴我們,什麼?這是善知識指導正確的內容,讓我們學習聽聞;從這裡我們現在開始的是,如所聽聞的正理而來思惟啊!所以說「雖是思擇而修」。但是除了我們「應修諸所緣外」—這個很重要哦!就是說,我們現在上課的時候要聽,作早晚課的時候要隨文作觀念誦,然後呢,除此以外,「餘善不善無記等上,悉不應散」。在除了這個時間以外,一切時間上頭,不管是善的、不善的、無記等上,都不應該散亂。你說:欸,善的嘛不要散亂,不善的、無記上面怎麼不散亂哪?善的固然是不要散亂,不善的是更不能散亂哪!因為你不散亂,所以你曉得:哎喲,不善的。曉得了不善的,然後 (p134) 你對治。如果不善的現起,你一散亂,你修了個半天,是白忙啊,然後呢抵銷掉了。懂不懂這個道理?

所以你正式修的時候,一時一刻都不能放鬆,這個你必定要自己把握得住,那樣的話你才會認真地去修習。就算到那時候你出去散一下步,就算是聊一下天,你也不會走歪路。要不然的話,啊,你就算用功在這兒坐了一下,坐了就沒味道,然後跑出去想散散心,看見幾個人坐在涼亭裡,「哎呀,找到機會了!」然後就坐下來,啊!高高興興。在那裡看書,難得看它十分、二十分;這一坐啊,坐三個鐘頭,還嫌不夠,為什麼原因?就是這個。所以他這個地方你別小看哪,好像沒有深刻的道理,實際上真正的我們毛病、關鍵都在這個上頭啊!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這是我們必定應該了解的。所以說:

【當於所緣遮心掉等,】

所以我們在任何一切時候,我們這個心—在識心當中,一定有一個能識的心,去識所識的對象、所緣的。這個對這個所緣的,如果不如法的話,要遮止它。「掉等」,「等」字包括了不相應的,「掉」就是跟散亂、貪相應的這種。

Without letting your mind fal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leep, lethargy, or laxity,
【亦莫令隨昏睡沈沒增上而轉,】

(p135) 向上揚的時候嘛,掉舉,然後呢掉完了以後,向下沈的時候是昏沈,那個都是輪迴因。

meditate continually in a state of consciousness that is very clear and pure.
【當令其識極為明淨,漸次修習。】

一切時處,要使我們的心情兩個現象:明跟淨。淨是清淨的,一定是跟善淨之法,而且這個善淨之法很明。而且這個善淨之法很明。有的時候稍微一點輕昏狀態,已經不對了,一定要明淨。這個是目標,然後呢,我們慢慢、慢慢地根據了這個認識的目標,慢慢、慢慢地修習,想辦法一步一步地深入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