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期:           2020/03/05

廣論頁/行: P156L3~P156LL4

手抄頁/行: #9 冊 P139L3~P143LL3

音檔起訖:   69A_0024~69A_0937

 2020  03月
 
 
 
 
 
 
 

 

For, as 《Engaging in the Bodhisattva Deeds》 says, there will be little result from any virtuous practice if the mind is distracted。 The One Who Knows Reality has said that prayers, austerities, and such— even if practiced for a long time—are pointless if done with a distracted mind.
【《入行論》云:「雖長夜修行,念誦苦行等,若心散亂修,佛說無義利。」此說一切散亂善行,其果微少。】

喏!引論上面告訴我們。雖然你長時候地修行,念誦、苦行等等,這個各方面的,但是你的心如果散亂的話,這樣也沒有多大的利益。要怎麼辦呢?就是照前面說的,令其識明淨,這樣的。「此說一切散亂善行,其果微少」,他得到的果非常少、非常少。

說到這裡我們也同時可以回想一下,所以前面說,我們修行雖然是要靠人身, (p140) 就是得到了人身還要最圓滿的德相。所以外面的身一定要選這樣的,說六道當中只有人道,人道當中還要這樣的圓滿的德相。不是一般的在家,不是受五戒、八關齋戒,乃至於沙彌,要具足戒,而且在具足戒上面,還要受菩薩戒等等。然後呢,心裡邊是要什麼狀態?也要身心一一相應,明跟淨,那個時候才真正應得上佛告訴我們的戒。佛講的戒,總括起來就這麼三句—以「自淨其意」作為它的中心,然後呢,由於這個心體上面,形之於身口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然後進入定慧,這個是必定不能動的一個道理。

Also, the 《S?tra of Cultivating Faith in the Mah?y?na》says: O child of a good family, from this enumeration you should know that faith in the Mah?y?na of the bodhisattvas, and all that emerges out of the Mah?y?na, comes from properly contemplating the meaning and the teaching with a mind that is not distracted.
【又《修信大乘經》云:「善男子由此異門,說諸菩薩,隨其所有信解大乘,大乘出生,當知一切,皆是由其不散亂心,正思法義之所出生。」】

  前面是論,那個地方是經,也告訴我們,由於上面所說的這個道理,各式、各方面,「異門」是各方面不同的種種門當中說。修、修大乘的,「信解大乘」就是初步的信,由如何認識,啟發信心,然後呢,深入增長見解,如法行持。一切大乘的功德,從開始到圓滿出生,都從這個地方,什麼?「不散亂心」,那個不散亂心幹什麼?用這個心「正思法義」。是,前面所說的,我們現在的一切時處,不管是善、不善、無記等上,不要令它餘散,都安住在這個上頭。

Here, "a mind that is not distracted" means a mind that does not wander to objects that are other than the virtuous object of meditation; "the meaning and the teaching" refers to the meaning and the words;
【此中不散亂心者,謂除善所緣,不向餘散,法及義者謂文及義,】

(p141) 就是這個,這個道理,我們只要自己內心上面,一觀察就很容易了解。現在很多人來了,大家覺得:哎呀,來是來了還滿好,心裡面就是煩煩惱惱啊!那時候你要清楚喔!修學佛法沒有別的,佛法的真正的中心就是對治煩惱,就是對治煩惱。如果說你不能對治煩惱的話,在任何地方,就是跟著佛身邊也沒有用!就是跟著佛身邊也沒有用,這是我們千真萬確必定要認識的。我們所有學的東西,只有一個目的,什麼?淨除煩惱,如此,因為這是根本嘛!所以不散亂,正思法義,法的特質指的是什麼?就是指這個,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

and "properly contemplating" means analyzing and reflecting with discernment. This shows that any achievement of a virtuous quality requires both undistracted focus and analytical discernment.
【正思惟者,謂以觀慧觀察思擇,由此顯示隨修一切功德之法,皆須此二。】

然後呢,你照著他的「正思惟」,如法地、一點不錯地思惟。那麼這個思惟什麼?就是以觀察的慧,就是我們的心裡面觀察、抉擇。這不是糊裡糊塗的喔!這個慧就是智慧,去觀察、去思惟、去抉擇。從這個地方說,一切的功德都這樣來的,都這樣才來的,以不散亂的心去正思惟,然後深入。

Therefore, the Buddha says that any achievement of a virtuous quality in the three vehicles requires a state of mind that is both (1) an actual meditative serenity, or a similitude of it, which rests one-pointedly on its virtuous object of meditation without wandering from it; and (2) an actual insight, or a similitude of it, which carefully analyzes a virtuous object of meditation and distinguishes both the real nature and the diversity of phenomena.
【故說引發三乘一切功德,皆須二事,一除善所緣心不餘散,專一而住真奢摩他或其隨順。二善觀察善所緣境,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毘缽舍那或其隨順。】

(p142) 那麼,這個裡邊整個的三乘的功德,主要的只有二樣:一個就是止,所謂「善所緣心不餘散」,安住在這個上頭。「或其隨順」,什麼叫隨順呢?就是你沒有證得奢摩他之前,隨於這個法,順於這個法。就像我們現在,把這個心總是種種地先集聚資糧,準備努力。所以戒是什麼?定的基礎,這才是我們學戒的真正目的,學戒真正的目的。這是我們必定要了解的。

現在我看見有一些人那真是,說起來也可以說很可憐。哎喲!他講這個戒啊,這裡怎麼說,那裡怎麼說,結果弄了這個戒,到處在那裡生是非。他不曉得戒的真正的特質是幹什麼的,完全弄錯掉了。所以說,佛說得清清楚楚,十八部,哪一部……隨不同的根性—金啊、碗啊,碗裂開來了,不管哪一塊都是金啊!真正重要的,你要派這個用場。現在你弄錯了,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這個目的在這裡。那所以「其隨順」,就是你要集聚定的資糧,那麼我們目前做的這些。而定是為什麼?目的還是為了慧,所以進一步是「善觀察善所緣境,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毘缽舍那或其隨順。」那麼,這個盡所有性、如所有性,前面也簡單地說,真實的內涵等到毘缽舍那的時候,再詳細講說它。

這「如所有性」就是換句話說,一切法的真如,簡單地說。換句話說,我們就說:喏!這個一切法的真相,或者說它的本性,或者說空性,就是這個。「盡所有性」呢,說 (p143) 一切法現出來的相,那就是這些啦,或者是五蘊啦、什麼六入啦、十八界啦,換句話說這個法在圈子裡面就是這個,它就是它整個的邊際。那進一步來說,就是那一個空性所現出來的行相、法相,或者緣起,或者是俗諦,種種所牽涉的,你歸納起來,那不外乎說五蘊,乃至於到十八界等等,這一些。那麼這個呢,就是屬於毘缽舍那,所謂觀。我們現在這個也就是隨順,那一步一步我們這麼上去,這個才是我們的中心,我們的目標。做任何一件事情,修學佛法,我們始終記得這個。你如果記得這個的話,做什麼事情,慢慢地、慢慢地,越跑越近,越跑越近,越跑越上,這一點特別重要。

Similarly, the 《S?tra Unravelling the Intended Meaning》says:Maitreya, you should know that all the virtuous qualities, mundane or supramundane, of the , the bodhisattvas or the tathagatas result from meditative serenity and insight.
【如是亦如《解深密經》云:「慈氏,若諸聲聞,或諸菩薩,或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毘缽舍那所得之果。」】

喏,經上面,不管聲聞、菩薩、佛,不管世間、出世間一切善法,都是這兩樣東西所得的果,所得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