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期        2018/06/12

廣論頁/行 P68-L4~ P68-LL4

廣論段落   第二如是次第引導...勵力令發,

手抄頁/行  5 P32-L1 ~ P39-L7

手抄段落   第二如是次第引導...那就是佛子。

音檔起訖    34A_0407~34A_1042

 2018  06月
 
 
 
 
 
 
 

 

【第二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分二,① 正明因相, ② 所為義。 今初】

那麼,下面就告訴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去三士道引導的原因,第一個是「正明因相」,二是「所為義」。第一個先說明這個原因,那麼第二個就說明他這樣去做有什麼好處?產生什麼功效?今初,

【◎ 轉趣大乘能入之門者,謂即發心於勝菩提。】

真正地進入大乘的門是什麼?就是發殊勝的大菩提心。這個我們要正確地認識哦, (p40) 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真正學大乘佛法的根本,換句話說,在什麼地方?就是發大菩提心。你什麼時候開始發了這個心,然後你修這個行,都是圓滿佛果的真正的資糧;否則,如果這個心沒有發的話,不管你做多少好事情的話,欸,那還在門外轉。所以那一天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不要說你沒發,你發了,忘掉了以後去修,尚且是錯的,這個第一個概念。這個重要的概念我們先要認識,後面所有的講的那些道理,就是把這個,現在那個基本的列出來的宗旨,讓我們產生確定不移的認識,以及告訴我們如何步步地修持的方便。

【若於相續中生起此心,如《入行論》云:「若發大心剎那頃,繫生死獄諸苦惱,應說是諸善逝子。」謂即獲得佛子之名,或菩薩名,其身即入大乘之數。】

只要我們身心當中,什麼時候生起這個大菩提心,那個時候我們就算是菩薩,這個菩薩才真的佛子。所以佛經上面通常說佛子的話,通常指的是發大菩提心的佛子,或者叫菩薩名,那個時候我們真正入大乘之數。上面就引那個論來證成,《入行論》上面告訴我們,說我們哪怕才發這個大心,剛發起一剎那,那個時候的的確確我們還是個凡夫,所以仍舊繫在生死輪迴當中,還是有種種苦惱,這個就是佛子,這個佛子。不過這個發大菩提 (p41) 心,我們不要誤解,說:「啊,我現在發心了!」還沒有!我現在說發心了,只是我們剛開始的種子,說:「啊,我現在發心了!」雖然說真實地還不相應,但是這一個心的的確確是第一個種的因,你有了這個因,然後你努力去做的話,達到某一種程度,那可以。所以這個地方說的這個發大菩提心,我們稱它為叫世俗菩提心。這個世俗菩提心的內涵,本論講到共上士的時候,一開頭的時候告訴我們,一開始告訴我們,我們必定要認識這一個,那個時候才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否則的話,沒有正確認識,我們誤解,總以為發了一點心啊,覺得我是一個發大菩提心,然後我就是菩薩,我就可以修這些大法,對不起!沒有用、沒有用。

所以這個《阿底峽尊者傳》上面就有這麼幾個公案,說有的人修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已經能夠把生起次第修起來了,對不起,不相應、不相應!乃至於你還要墮落,因為什麼?你的「根本」根本沒有!所以現在由於我們現在很多學密的這個同修們:哎呀,密教最好的。然後呢他也要修「四加行」什麼,弄了半天,不要說四加行,你修個四百個加行,如果你菩提心沒有的話,那個還在空轉、還在空轉!所以我前面一路上面,常常提出來,你必定要了解,它要你這個內涵是什麼?不是你念這個儀軌,照這個儀軌念一遍,這個不夠的,這我們務必要了解。我們繼續下去。

(p42) 【若退此心,亦從大乘還退出故。】

什麼時候你退的話,你就退下來了。

【是故諸欲入大乘者,須以眾多方便勵力令發,】

所以我們真正想學大乘的人,要怎麼辦?要用很多方法,努力修學這個方法,發起這個大菩提心。這句話實是大有道理在這裡,假定說這發菩提心,就像我們現在的這種錯誤的見解,覺得:「哎呀!我現在發大菩提心,要救一切人哪!」一個念這麼一動就算發的話,這句話變成多餘的、這句話變成多餘的。但實際上呢,因為真正要想發那個大菩提心,不是像我們現在想像嘴巴上面說一下,真正的內涵哪,要了解很多的善巧方便。那個善巧方便,你還要善巧地聽聞、研習,單單了解了,還不夠,還要努力地照著它下去做;做了以後,那個心理的行相跟它相應了,那個時候才是真正地發,真正地發。

譬如說,我們來受戒,那受戒儀式很容易,你跑得去剃光了頭,跑得去換件衣服,那好簡單,要不了一、兩個鐘頭。但是,你真正要得到戒體的話,哇!那不簡單。所以你現在的這個發菩提心也是一樣,真正發菩提心的時候,那個時候內心當中,跟我們業種子相應的一種,非常強有力的一種誓願,這個發起來的話,那是不得了、不得了的!一旦這個 (p43) 發起來的話,那的的確確,這經論上面就會說明,它這功德之殊勝,你簡直無法想像,那就是佛子。